小学数学: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第 9 页小学数学论文生活:数学作业设计的魔棒【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作业静态、机械、单一,而生活实践性作业强调开放、探究、可操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生活实践性作业能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乐趣;实践性作业把静态的课堂机械性作业,变为动态的课外操作性作业,贴近学生生活,融数学知识于生活中。学生在实践中游戏般地陶醉于数学作业,学生喜欢、乐意,数学教学达到了高效轻负的目的。【关键字】生活实践 作业设计 乐学高效高效、轻负是数学教学的追求目标,怎样把师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怕做作业
2、,教师从怕改作业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我们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轻负,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课程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注重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喜欢感兴趣的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学生喜欢的作业来自生活、来自实践,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生活实践作业。如何使我们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体现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游戏般地陶醉于我们布置给他们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实践中用数学,在开放、自主、探
3、究中培养创新思维。我们不妨从新课程教材中“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做起,把静态的机械性课堂作业,改为动态的实践性课外作业。用多样性的实践作业,从多方面多渠道的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迁移性作业 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能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把学生所学的知识移植于生活,布置学生一些富有生活性的应用题目,让学生在学校在家里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独立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1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学以
4、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根据“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让学生走向社会,把在“数学小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大课堂”之中,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实践活动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就得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与生活相结合,应努力设计一些有生活价值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方案,做到数学练习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学以致用。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后,由于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并且我们家长包办过多,孩子的实践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甚至一部分小朋友从没有接触过钱,
5、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要想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单靠课堂上的认识当然远远不够,还要在生活中使用它,进而了解它。因此,教师要倡导让孩子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实际,特设计这样一份数学实践作业:活动要求: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硬币)。2.与家长一起说一说、玩一玩。比如: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50元的;几张20元的;几张10元的;几张5元的;几张2元的;几张1元纸币的;几枚1元硬币的。3.调查生活物品的价格。请家长陪同孩子去超市或商场,认识标签上的标价(比如:6.75元是6元7角5分)了解常见物品的价格。4.小鬼当
6、家。让孩子自己购买喜欢的食品或用品,自己练习算钱、付钱、找钱。在家长指导下认真填写好下面的记录表:物品名称价 钱购买的物品(打)要付几元?你付了几元?找回几元?我的收获通过自主购物实践体验活动,使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购物的快乐,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感受真实的社会生活,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将所学的数学内容运用于生活中,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进行数学学习、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魅力与内涵,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加自主地学习,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欲望。2结合体验 寻找优化
7、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一种探索的欲望,具有体验性、挑战性、开放性、思考价值的实践性作业,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任何知识只要能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结合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走出狭隘的课堂,走出校园,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发现学生在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在遇到“打折”、“满几送几”、“满几减几”的比较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解答。对于“打折”的问题学生还比较清楚,但对于“满几送几”、“满几减几”的问题学生处理起来就不是那么清楚了。因此,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如下
8、数学实践作业:题1:某品牌饮料大瓶1200ml售价10元,小瓶200ml售价2元,三家商场为了促销这种饮料,分别推出了不同的优惠策略。甲商店 乙商店 丙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小瓶一律9折满30元8折优惠六年级同学举行“六一”联欢,要为每位学生准备300ml饮料,按150人计算,怎么买较为合理?题2:元旦期间,一件标价1760元的女式大衣在以下四家商场的促销情况如下:甲商场 乙商场丙商场丁商场满100送50元礼券满200元送100元礼券一律打五五折200减50元现金你觉得到哪家商场买比较便宜?说说你的理由。数学来源于生活,“折扣”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满就减”、“满就送”其实是折扣的另一种优惠形式
9、。结合现实生活场景安排了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十分踊跃,热情高涨,通过现实体验、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学生明白了靠打折作出简单的判断是不符合实际的,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案。这种来自自己的生活,答案的最佳结果靠体验来寻找,学生一旦找到了最佳的答案,他那股高兴的劲就不必言说,学生感受到用数学创造的乐趣,提高了学好用好数学的信心,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发展。实践出真知,学以致用。知识移植性实践作业把机械性的静态课堂作业转化为多样性的动态课外作业,加大了学生的实践过程,把学生所学的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加强了对知识的巩固,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来自生活实践的作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
10、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善于去发现、去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优策略,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于实践,学生肯学也乐学。二、操作性作业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但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单就书本知识就能解决的,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就需要把课堂知识通过实践联系来解决。操作除了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了手脑并用,动作协调能力的提高,从操作中学会独立自主、综合提高。1亲历操作 加深体验通过动手操作能使抽象的东西具
11、体形象化,动手操作还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向思维活动的前沿,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去思维、去探索、去学习。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教师设计了有关“包装学问”的实践作业:题目 :怎样包装最节省?要求 :每个学习小组准备4个相同的长方体牛奶盒。如果要把这4个牛奶盒包装成一包,有多少种不同的包装方法,怎样包装最省包装纸?为什么?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计)汇总 :(1)测量得出长方体牛奶盒的长是( ),宽是( ),高是( )。(2)我有( )种不同的方法,它们是 。(3)最省
12、包装纸的方法是 。(4)我的理由是 。 (5)至少需要包装纸 。学生通过现场动手操作,探索了不同的包装方法,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实践作业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充分放手让学生经历测量、动手操作、猜测、发现、验证等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探索出了包装的最优策略。2.搭建平台 心裁别出 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上面,还要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展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外,还要增加大量的课外阅
13、读。经常利用课外作业的机会,鼓励学生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摘录笔记,积累知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数学老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要利用好数学活动课,如建立“课外数学知识”讲坛,开展“自编数学手抄报”、“写数学日记”等兴趣活动,让学生人人动手,自主操作,挑其喜欢的去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学生的一则数学日记:解方程是我们最近的学习内容。这里的未知数就跟谜一样,老是跟我捉迷藏,有一道题:鸡和兔的数量相同,鸡和兔的腿加起来共72条。求鸡和兔各有几只?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少了一个条件,平时老师说过,解决数学问题要具备两个条件吗?可是这道题,怎么只给了一个条件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生活 作业 设计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