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对合作学习的几点观察与思考(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对合作学习的几点观察与思考(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对合作学习的几点观察与思考-第 11 页凝聚力量 提升自我 携手共进 对合作学习的几点观察与思考【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在课改精神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逐步得到转变,教学方法也在改变。目前的教育流行合作交流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正在被广泛地应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固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的启发颇多,感触较深。尤其是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思考。在此我想谈谈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的几点粗浅看法,以便更好地抛砖引玉。【关键词】透析现象、认识本质
2、、实践创新、生成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采用这一方法。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见解、解除内心的疑惑,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随处可见。 然而,当前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不容乐观,不经意中形成种种误区,迷惘中我们感到困惑。随着课改的深入,这种学习方式的某些弊端就越发地凸显出来。我们不得不自问:在热闹的场面背后,到底有多少学生发表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游离其外,
3、无所适从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平衡;一部分学生真正参与,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怎么办?一、透析现象看本质,反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现象1:表面浮华,缺少深度, 合作学习形式化片段: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背景:在课前学生已备好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和三角形纸板数张。在老师引导学生经过猜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后,师:请你用你自己的方法去验证结论 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极高,各个在那剪剪,画画,拼拼,好像非要弄一个明白不可。一会儿,师示意学生停止了验证、探索,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上的拼剪方法验证。思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操作、亲身体验的实验课题,遗憾的是:正
4、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仍然没有解放,要说合作也是在传统教学观念覆盖下的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3分钟,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的自主、合作学习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其实现在的许多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公开课、汇报课、演示课上,老师们都有意识地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然而类似这种“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现象时有发生。透过轰轰烈烈、五彩斑斓的教学活动,重新审视当前小学数
5、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匆匆过场,草草收兵”、“看似热闹,华而不实”、“缺乏思考,人云亦云”的居多。我认为小组合作活动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不仅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思维的碰撞,灵感的顿悟,感知的提升。现象2:不加挑选,随心所欲,合作学习泛滥化片段:五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共组织合作学习次数4次,占用时间近30分钟。思考: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像刚才这节课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悟自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类似这样的课堂还有不少,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6、能力,有时连简单的解方程:2X+6=17 的过程格式等也要通过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好像一有问题都要让学生合作探讨才能完成一样。我们只要把握好合作的契机和合作的内容,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验、完成。不要让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负担,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障碍。现象3:任务不明确,要求不清楚,合作学习自由化片段:在一次课堂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的话刚出口,只听“叭”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师缺乏必要的计划,若无其事地在教室里踱来走去思考: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
7、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一般表现为,有的小组里你说他也在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是谁的思维严密、谁的思维缺乏条理性,教室里嘈杂声一堆;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沾不上边,或者自己玩自己的,似乎讨论与己无关。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产生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思维、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效果。同样,这种自由化现象也表现在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若无其事的东瞧西看,或忙于在各小组之间巡视、赶场,但很难看见教师参与合作与引导,悬浮于表,未能真正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现象4:搭配欠
8、妥,忽略弱势群体,合作学习成了优生的舞台片段:听课学习时发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频频发言的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而成绩差或性格内向者,只是充当“听众”。无形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那一两个好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了。思考:如何调动后进生发言,是我们备课和课堂调控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对于合作交流中问题是否具有争论性,课堂调控中是否激发后进生内心的冲动等问题,都需要老师深入研究。什么样的引导方式最好,也说不准,有些时候,老师的一个微笑,对学生可能会受用终生;有些时候,同伴的一句支持,会让孩子们兴趣倍增。我们应该在每个小组中进行不同层次的搭配,让优等生教会学困生, 学生语言和思维方式比起老师
9、讲的更易于接受。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信心,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现象5:重个体,轻整体,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片段:小组活动后的一次汇报交流: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们觉得”,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然而,这样的汇报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思考: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对合作学习的结果教师一般采用对最好的小组和各竞赛组的优胜者予以表彰,这种激励方式会“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这样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团
10、队精神、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的培养根本就无法构建起来,不仅影响团结协作性,也不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可见,在评价小组的质量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群体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表露出来的合作意识及能力、策略。反思上述种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合作学习低效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小组合作教学本身,而在于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提到合作学习,许多教师都想到小组讨论,能做的就是每节课中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地讨论。我想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合作是一种学习、生活态度,是一种文化,是现代人必备的时代精神,是每个人生存于社会的基本素质。二、实践中不断创新,生成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据有关资
11、料记载,美国科学史家朱克曼在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头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在第二个年,这一比例上升到,而在第三个年,这一比例更高达。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事实证明,合作交流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主流,当前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合作学习,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与人交际的能力已显得尤为重要。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当中的佼佼者们已经行动起来了。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虽然实践中的某些合作效果不尽人意,留下些许遗撼,但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合作学习”所展现出来的优势,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反思上述课
12、堂中出现的各种怪现象,究其缘由,我想还是我们对合作学习实质的认识不够透彻。为此,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其利与弊,走出误区,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审时度势,巧妙运用,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优势功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1、合作学习要给足学生思考和合作的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若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易挫伤学生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特别是思维能力较弱,思维速度较慢的低年级学生,他们更需要一个自我理解、思考和整理的过程,否则,又要听同学的发言,又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这对他们而言是根本无法办到的。这种小组合作交流就只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在小组交流
13、之前,应该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某些较难且重要问题,先自己想想、说说、再同桌互说,最后小组交流,让思考和倾听都落到实处。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我们也要给得非常充足,看到基本上每组都拿出了解决方案,每个人都在组内交流了想法后,才进行下面的教学。既使合作学习的学术性目标及合作技能目标真正得以达成,又保护了学生的合作热情,学生感受到一种尊重,并逐步养成对待学习严谨、认真的态度。所以说引导学生有深度地独立思考和探究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的核心。2、合作学习要把握好适当的时机,精心设计,合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
14、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当然,问题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同时“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3、合作学习要遵循“机会均等”,“活而有序”原则。每个孩子都有想表现、想受重用的愿望,也希望能受到公平的对待。这里的“机会均等”就是指给每个学生提
15、供公平发展的机会。所以,合作组长无需专人专岗,可编号各自负责组织不同的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且从小渗透了平等、民主的意识。互相轮换小组角色,又能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活而有序”是对于合作常规来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但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好的常规和习惯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所以从低年级开始我就比较注意对学生合作常规的训练。这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基础。比如:在让学生观察墙面瓷砖排列寻找规律时,我安排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交待要求:“请每个小
16、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顺序先进行观察,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由1号小朋友负责组织,安排谁先说,谁后说,要让每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发现并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这样l号同学就是这小组活动的组长,在他的督促下,每个小组、每个孩子都有序的、有效地进行了合作学习。再如当组员时也有要遵守的常规:先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避免争论和争吵。交流完之后迅速坐端正,让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你们这组的合作交流已经有了结果。4、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参与指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平等中的首席,应真正发挥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当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对学生立即说明;当小组
17、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当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当学生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和及时补漏并给以指导;当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避免虎头蛇尾的现象。5、重视合作学习之后的全班交流过程,培养倾听意识。合作学习小组每次上台汇报,我都要求他们:先面向大家站好,再齐声提醒下面的同学:“请大家看我们这里”等同学们都开始注意倾听时,再开始汇报本组的合作学习结果。并由负责组长安排发言顺序,组员在活动时就整理好自己的语言。最后,集体征询其它同学的意见“你们同意我们的方法吗?”“我们说得好吗?”“还有补充吗?”从
18、小培养孩子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人交流好的想法与方法相互促进的意识。6、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注重全员参与,人人发展。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学习的时候,大多数是那些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主导着交流的过程,能力稍差的学生只有启发式的思维,这样下去,能力稍差的学生就养成了惰性,等着别人给他提示和启发,或者干脆等着别人说答案。为此,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那么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就会不断提升,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例如: 在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学生、记
19、录员、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好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心研究,剖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能找准对应策略释疑解惑。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有些问题还一直困饶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充分发挥其作用。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有更多发现,更多成果。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参考文献:1、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赵士龙,黄耀武等,践行新课标 让学生学会体验。小学数学教育,2005.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