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浅谈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教学(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浅谈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教学(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浅谈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教学(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浅谈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教学-第 6 页 朴实无华才是真浅谈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教学【内容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课改的“形”,更要注重课改的“神”。而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堂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强调常态课的有效教学,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常态课堂教学的时效,关注教学的设计与改进,关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焕发出生命活力。【关键词】 数学 常态课 有效性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如今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空前
2、地得到体现。但欣喜之余,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我们过于注重课改的“形”,却忽视了课改的“神”。如一些教师因创设了与教材内容并无多大关联的情境,让人有舍本逐末之感;又如一些教师课前做了过多的预设,忽略了学生的自主生成,使教学沦为信马由缰的活动显然,以上种种情况并非是我们当前教学所需,而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堂能更深层次的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改理念,实实在在地让学生领悟原汁原味的数学知识,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常态课的基础简洁有效的情境创设创设情境是我们广大教师屡屡使用的教学技巧之一,但这一技巧如果没有运用得适时适度,不考虑教材内容的实际以及学生的需要而盲目滥用,不仅对
3、于课堂教学无益,而且会让人有无病呻吟,画蛇添足之感。如我两次在教研课中执教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第一次教学时,我从对同时同地的人影与身高的关系讨论中引入,第二次教学时我提供了跟我学数学这本书的相关信息,让学生感知单价不变中引入新课的教学。第一次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人影和身高的关系中,他们就回答了一些与教学内容全然无关的话题,最后还是我自己绕回到课题,学生显然不知我煞费苦心究竟意欲何为,也使“比例的意义”的教学显得生搬硬套。而在第二次教学时,由于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马上领悟了由于单价不变可以写成一个等式,也举一反三地说出了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比例,比例意义的教学水到渠成。可见,情
4、境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不应只图一时热闹,而应该扣紧所要呈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再比如曾经有一位教师在猜猜是单还是双一课设计时,只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谈话作为课的导入,但他生动有趣的话语,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师:今天咱们一起研究奇数和偶数的运算规律。王老师有特异功能,你们信吗?生:不信!师:不信就试试!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伸出你的两只手,在上面写上两个数,但必须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然后左手上的数乘3,右手上的数乘2,并把两个得数加起来。你只要告诉老师得数,我就能猜出你两只手上的数分别是奇数还是偶数!这个情境创设简洁有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用寥寥数语就激起了千层巨浪。情境创设并非“高不可攀”、“
5、遥不可及”。生活中、学校里、课堂上,有许多人、事、物只要稍加以裁剪、润色便是创设情境的绝好素材,不可或缺的是要用教师的一双“慧眼”去“发现”,要用教师智慧的“巧手”去“创造”。简易、有效、自然的教学情境一定能给数学常态课带来无限生机。教学就如平常生活,简单有效,朴实无华才是真!二、常态课的精髓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活动的过程。1.真实的课堂摈弃演练和作假华东师在的吴刚平教授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
6、是为了观赏。”我在教学统计一课时的教学片断:小猪要造新房了,小猴、小虎、小熊来帮忙搬砖,你能分别数出他们搬砖的块数吗?(课件播放第一遍:速度较快)学生都表示没数清,(课件播放第二遍:速度还是较快)学生们都表示三种小动物的搬砖块数都要数清有困难。还没等我说那该怎么办的时候,一们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我们可以把一种小动物用一种图形代替,看到小猴来搬砖了就用三角形表示,看到小虎来搬砖了就用正方形表示,看到小熊来搬砖了就用长方形表示。我马上追问:这种方法真好,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好方法呢?经过这位小朋友的启发,其他学生马上各抒己见,有数字代替的,有符号代替的,还有小组合作的等等,我用
7、课件播放了第三遍,学生的统计方法令我大吃一惊,有些方法是我事先没有预设到的。:1 2 3 4 5 6 7 :1 2 3 4 5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5 1 2 34 5 6 7 : : :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2.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先生在谈到数学课程改革时说:“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
8、,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具体的说就是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只是“烧中段”;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人为编造、纸上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不是学习陈腐僵化的数学。一天,我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例题是这样的:学校田径队有15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田径队的2倍,舞蹈组比田径队和书法组的总人数多4人。舞蹈组有多少人?。我从复习题引入:学校田径队有15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田径队的2倍。田径队和书法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解答后,我把题中的问题擦去,添上一个
9、条件,变化一个问题成了例3。然后,我准备带着学生读题、分析、由分步列式再到综合列式。谁知,例题刚读完,就有学生高高的举起了小手,“我知道,我知道。”怎么,没教就知道了,往下该怎么办呢?如果不让这些孩子说,不就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吗?也许还有。我示意一个孩子:“老师还没有教,你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说说吧。”生1:先求书法组的人数,再求书法组和田径队的总人数 ,最后求舞蹈组的人数。也许是受复习题的启发,学生很快在黑板上列出式子:152154。“我还有一种解法。”又传来一个声音,生2:先求田径队和书法组的总人数,再求舞蹈组的人数。他在黑板上列式:15(2+1)+4。我大大赞扬了他。这时又有一学生提出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浅谈 常态 有效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