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采访使者》教材(30页).doc





《小学校本课程《采访使者》教材(3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课程《采访使者》教材(30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校本课程采访使者教材-第 29 页校本课程教材采访使者目录第一讲 新闻的基础知识(1)3第二讲 新闻的基础知识(2)6第三讲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记者7第四讲 当好小记者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9第五讲 如何积累素材11第六讲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2第七讲如何准备背景资料14第八讲采访技巧(采访礼仪)16第九讲采访技巧(采访礼仪)17第十讲采访的技巧(提问技巧1)20第十一讲采访的技巧(提问技巧2)24第十二讲采访的技巧(笔记笔录)26第十三讲如何写采访稿29第十四讲如何写采访稿31第十五小记者采访写作的十个要点33第十六讲小记者职业道德准则35第十七小记者要掌握的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一)36
2、第十八小记者要掌握的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二)37第十九小记者要掌握的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三)39第一讲 新闻的基础知识(1) 记者,很多同学都很羡慕的职业,自已也想当个记者,好让自己写的文章、拍的照片登在报纸上,让自己的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看到,那该多神气呀。可是,当个记者并不简单,除了日常的学习任务外,还有参加社会活动、发现和报道新闻的责任,而且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写的文章要经得起千百万读者的审阅,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所以,你如果有这个美好的愿望,从现在就要努力,了解当一名记者的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培养自己的新闻意识,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你才能从今天的小记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记者。这一
3、课将向你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即什么是新闻,新闻的体裁、基本要素和如何积累写作材料、选材等。一、 什么是新闻(一)、什么是新闻有人说“新闻就是新鲜事。”有人说“人们最想知道的新鲜事就是新闻。”也有人说“被报纸报道出去的就是新闻。”西方人才逗呢“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对“新闻”下过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其中美国纽约太阳报采访主任博加特曾有趣的定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最简洁概括普遍认可使用的是陆定一下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新+事实+报道)这里有三个“要点”,一个是“新近发生”,一个是“事实”,一个“报道”
4、。这是把握什么是“新闻”的关键。 1、新闻首先应该是“新鲜事”新鲜事一定要新奇,要是过去大家从来没听说的事情。如果都发生过许多次了,人家再听起来就不会感到新鲜了。大家可以看下面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新闻: a、上学路上,我看到了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b、昨晚的月亮格外亮。c、今天上午学校来了许多成人记者,来采访一个36岁还来补小学课程的阿姨。d、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e、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第一件事不是新闻,如果老爷爷领着一只大老虎那就是新鲜事啦;第二件事也不是,除非连续数个月人们都看不到月亮,此时月亮出来格外亮可以说是新鲜事;第三件事是新鲜事,因为36岁的阿姨还来补小
5、学的课程,又吸引了那么多的记者来采访,肯定不一般;第四件事不是新闻,爬树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新鲜事的,除非他爷爷现在每天还爬树;第五件事应该是,因为据我们小蜜蜂侦察到的情况,过去小学生课间能喝上热水都不简单了2、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新近发生”,是说新闻发生的时间,表现在事实发生或被发现的时间上要新,而不是历史,一般来讲,新闻越新越好。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记住,越是新鲜的事情,越是早一点告诉读者或是听众、观众、越能吸引他们。 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判断一下哪个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哪个不是? a、天上正在下雨,并且还伴随着5级的风。b、路上的车跑得飞快
6、。c、昨天我们班得了8面流动红旗。d、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跑道。e、去年的这个月我家买了小汽车。现在,让我来看看你的回答是正确呢?第1件事,虽然是正在下雨刮风,是正在发生的事,可是这不属于新鲜事啊;第2件事,路上车跑得飞快,只要是没有超过标准时速数倍,也不属于新鲜事;第3件事虽然是昨天发生得,但距今天并不遥远,也可以看作是新近发生得事情;第4件事是正在发生的新鲜事,铺塑胶毕竟是从来没有的事,又是正在进行的工作,所以这是标准的新闻;第5件事如果发生在最近,在一定的范围说应该算是新闻,在更大范围内就有算不了什么了。因为现在家庭买车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正确答案:第3、第4件是,别的都不是。衡量和判断的
7、标准:它们都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新闻是事实”不是我们写作文,更不是自己随意编纂的故事,它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且不能都是鸡毛算皮,应该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我们新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用事实说话。3、新近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是新闻,必须经过报道出来的才能称之为新闻,即“报道”,指选用恰当的新闻体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以上三个方面是构成新闻定义的基本内容,缺一则不能构成新闻。作为一名小记者,因为受到年龄和校园环境的限制,所以,报道的内容常常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新闻,是大多数同学都关心的新闻,也有人管这们的新闻叫做校园新闻。例如:北京小学的小记者就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的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教育部
8、总督学柳斌爷爷。这一消息很快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小记者报和北京教育报小学生专刊等多家新闻媒体上见报。在当时,这条消息是新近发生的,是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事;这条消息是事实,不是虚构的事情;而且,以新闻形式报道了出去。所以,符合新闻的条件,是一条新闻,而且是一条好新闻。(二)、新闻的几种写作体裁前面提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发生后,要选择恰当的新闻体裁加以报道。那么新闻体裁有哪些呢?如何选择这些新闻体裁呢?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在这里只简单地告诉大家,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来信来电、特写、综述、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我们知道了新闻的定义和几种写作体裁,还要
9、了解一条新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简单概括起来,新闻的要素就是五个W和一个H。即“什么时候”(when)、“哪里”(where)、“谁”(who)、“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这跟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一回事的。写新闻必须具备这六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不是完整的新闻。三、学会播报身边新闻。1、每天都在发生,生活中到处都是采访线索,只要我们小记者擦亮双眼,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很多现有的新闻。下面请同学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与人以新闻的形式进行简单播报。但有个要求必须围绕今天学的新闻的定义及六个基本要素进行播报
10、。2、学生播报,集体纠正,教师指导。第二讲 新闻的基础知识(2)新闻的写作材料(一)写作材料的来源1、在读书中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章、积累写作技巧);2、自己的生活经历;3、诗句、名言、歌词、故事、童话、谚语、歇后语等。 (二)积累素材主要方法有三条:1、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做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2、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
11、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3、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我们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因此,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
12、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三)如何选材 1、选熟悉的材料;2、选真实的材料; 3、选典型的材料;4、选新颖的材料;5、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第三讲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记者1.学会交往:认识的朋友越多,新闻线索越多。2.学会观察:小记者要有一双“新闻眼”,每到一个地方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人和事,看到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发现哪些变化,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是否有新闻。3.学会聆听:小记者要有一双“新闻耳”。除了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还要注意听老师,同学,家里人的谈话,从中挖掘出一些反映人们思想动态的新闻。
13、在采访时,认真聆听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讲话,这样既尊重别人,又能采访出有价值的内容。4.学会记忆:作为一名小记者,要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形象记忆法进行记忆。5.学会欣赏:首先要欣赏自己,树立信心,喜欢自己;还要学会欣赏别人,喜欢别人。多用大拇指,少用小拇指。6.会回感谢:小记者采访时,先要有礼貌的向被采访者介绍自己的身份和姓名,在征得被采访者同意后才进入话题。采访结束后,要向被采访者表示感谢。7.学会参与:小记者不仅要采访活动,更要参与活动,从中获得亲身感悟这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体验式采访”的采访形式。小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采访新闻必须做到:“眼勤”注意观察周边的变化“腿勤”必须四处常跑动采访新人新事“手勤
14、”必须见到什么东西都要记下来“脑勤”必须养成遇事爱思考的好习惯第四讲 当好小记者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一个人,要达到一个目标,要实现一个理想,必须要有足够的条件作为基础,并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想当好一名记者也是如此。要当好小记者,首先要有好思想,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语言、最适合的文体去传播新闻的目的。小记者要能够发现、挖掘乃至争抢新闻,就要善于“听”别人说,准确深刻地理解;“说”给别人听,简洁明快扣人心弦;“读”人家的文章,能快速抓住中心,高度概括、提炼出中心;“写”文章给别人读,要条理通顺,层次清楚,直奔主题总之,要当好小
15、记者,必须具有比别人更高更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培养听、读、写能力的主要学科,主要课程。因此说,要想当好小记者,必须学好语文课,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参加“小记者”活动,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不信,你可以试一试。一、要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知识(一)读懂是关键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习语文总是要尽可能多地去阅读别人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去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谋篇布局。从而做到细心体会、深入理解,以达到与作者思想、心灵的沟通,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目的。1、学会从整体入手进行粗读
16、对一篇文章粗读时,应先了解一下大略,弄明白作者告诉我们些什么。这样做,便于我们调动头脑中的旧知识,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深入理解做好准备。例如,我们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粗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大略掌握作者讲述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想办法战胜敌人。邱少云就是在执行这样的战斗任务时涌现出来的英雄。这时就要弄明白,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52年,“抗美援朝”是指的美国侵略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为了保家卫国,组建了一支“志愿军”,去帮助朝鲜人民打击侵略者,邱少云就是志愿军的一名战士。战斗是在朝鲜的土地上展开的2、细读时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17、有了上面的一步工作,接下来是分层分段,逐词逐句地理解品味,弄明白作者讲了哪些内容,是在告诉我们什么。细读之后,我们才明白,在敌我交战中,敌人固守着一个高地。有这个高地的敌人存在,我们志愿军就不能顺利推进。可当时敌强我弱,要想夺取高地。我们必须先把战士隐蔽到敌人眼皮底下,待机突然攻击,才能取胜。邱少云就是被派去“隐蔽”的。读懂了这些,才能理解邱少云宁肯活活被烧死,也不动一下的原因了因为部队必须隐蔽得叫敌人发现不了。一旦敌人发现了,战友们都要牺牲,战斗也就没法胜利了。那么我们是怎样了解了邱少云的伟大呢?是文章介绍的细节反映给我们的,是从我们对具体字词句段的分析中体会出来的。 “他只要从火里跳出来,
18、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从这句中,我们就知道,邱少云不是没有求生的机会和办法。只是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宁肯自己牺牲,也不违犯纪律暴露目标。这样舍生忘死的精神还不伟大么?3、再读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手法作者热情赞颂伟大的战士,但不是靠一句两句口号,而是运用了巧妙的手法。我们在了解了故事的细致情节,并在对字、词、句、段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再读全文,会发现作者表达的这种颂扬之情是渗透在每个细节上的。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时,作者写道“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看到战斗胜利,作者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看30分种和20分
19、种,差距并不是很大。但从文章中我们却体会到,英雄被烧的那30分钟是那样的漫长。因为作者恨不得让火立刻灭掉。当战斗打响了,突然袭击成功了,战士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了,觉得杀敌人还没杀够,没过瘾,敌人就死光了,因此时间就显得特别短。由此,作者爱谁恨谁,读者一下子就全明白了。在阅读中要弄清作者写了些什么;通过这些内容,要告诉我们些什么;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二)从赏析中学写作无论是对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还是一部著作,读懂是重要的,但并非就可以结束了。我们还可以从文质兼美的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反复揣摩华美的词句。从中感悟作者美好
20、的心灵,学习作者纯熟的写作技巧,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风格。例如,尽人皆知的伟大作家老舍先生,有许多杰作被选入我们的课本。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学到的就不单单是文章中涉及到的那些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赏析这些佳作获得更多的精神财富。养花是一篇很多人都很熟悉甚至能背诵的好文章。学习养花,我们了解了作者热爱花草、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知道了作者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中,作者有腿病,写作之中常常要借搬弄花盆舒活筋骨可见,在赏析美文的同时,我们还能学习到作者的顽强的奋斗精神。1、学会“选材”老舍先生是世界知名的大作家,国家大事,世界见闻,朋友交往,可以写的内容数不胜数,可偏偏把日常生活中“养花”当成文章内容选了出来,
21、写出了那么高雅的意趣,写出了那么纯洁那么真实的内心感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一提起笔来,同学们常常就紧锁眉头,喊着“没得写”。其实,如果你静下心来想想,生活中我们有自己的快乐与苦恼;有那么多的伙伴与亲人,并且时时都有交往,能够当成写作题材的东西并不少,只是我们没有像老舍先生那样,把身边的小事认真思考过,以致把很多好的材料丢掉了。第五讲 如何积累素材积累素材主要方法有三条: 1、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
22、况;对这些事和人做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2、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3、可以从大量
23、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我们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因此,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第六讲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访前的准备 1、不说外行话了再去采访你听说过“三脚猫”吗?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俗称“三脚猫”。那么“三脚猫”和记者有什么关系?记者的职责是采访各式各样的人,为了不说外行话,不写外行文章,因此知识面就要相对宽一些,对各个领域都要有所了解。我们做小记者的,也要有“三脚猫”的本领,在学好课堂知识外,尽量通过读书、看电视、听讲座等渠道多涉猎一些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访使者 小学 校本 课程 采访 使者 教材 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