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案例:压缩空气给我的启示(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案例:压缩空气给我的启示(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案例:压缩空气给我的启示-第 4 页压缩空气给我的启示新课标下的科学课,以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的教材设计,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尤其是那些善于动手又动脑的“怪才”,更让一些没进过专门科学培训的任课老师在课堂上捏着一把汗。学生常有愣不丁的冒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叫人陷入尴尬的境地。而这“好事”,偏偏让我碰上了。这一天,我正在上三年级科学下册空气一章的“被压缩了的空气”。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我满以为这样的一堂课是小菜一碟。因为学生玩够了篮球、足球,知道越打足气的球,它的弹性也就越大,因为对压缩空气这一特点的知识了如指掌,课堂上应该不会出现令人尴尬的问题。根据教材进程安排,我先
2、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个篮球一个打气筒,让学生打气放气、放气打气地玩,从拍球中感觉变化,体会压缩空气的特点。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然知道气打得越多,空气也就越被压缩,它的弹性也就越强。玩够了篮球,我又向各小组分发了没针头的注射器。让他们按教材的描述,往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抽空气,然后用橡皮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来感觉压缩空气的弹性。学生抽抽拉拉,场面热烈,很快有学生举手了:生:用力一推,活塞被推进去了,一松手,活塞又被反弹回来了。生:活塞反弹时,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生:是针筒里被压缩的空气把活塞推回来的。师:(我想开放一下)还有新的发现吗?生:老师,我发现压缩空气有吸引力,它让拉开的活塞往里钻。(学生
3、们笑了起来)我严肃了起来。我小心地让这位全班有名的“怪才”冯诚同学到讲台前面来演示。我发现他并没有照书中描述的那样做,而是把活塞推到底的针筒的管口直接用橡皮塞住,再用力拉活塞,拉到一定距离时,一松手,哎,活塞果然往里钻了。我心里“格登”了一下,好在我有一点知识积累,马上意识到这不是“压缩空气”惹的“祸”。这是有关“真空”的知识。因为活塞推到底,加上管口橡皮又这么一塞,针筒里面不可能有空气。这时,一拉活塞,活塞虽与管口有了一段空间,但里面的并不是一般的空气 ,应该叫“真空”,这时一松手,是大气压强推动了活塞往里钻,使活塞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可问题是“真空”、“大气压强”不是三年级学生可以理解的,
4、但它确实与“空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讲吧,怕学生听不懂,不讲吧,又怕浇灭了学生的兴趣。如何来向学生引导这一课外知识呢?正在我犹豫不决时,学生们早就耐不住兴致了。一听说有新的发现,他们纷纷做起了这个实验。一试,也是如此。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此刻像开了水的锅,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学生异想天开,说是“我们拉开针筒活塞时,把教室里的空气压缩了,所以一松手,是教室里的压缩空气把针筒里的活塞推了回去”,对这一回答,马上有人作出否定:“不对,这样的话,我们不就生活在压缩空气中了吗?怎么受得了。”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中有了底,我灵机一动,走到他们中间问:同学们,在钢笔没有墨水的时候,你们是怎么灌墨水的?生:
5、把皮管里的空气捏出。生:把笔头浸入墨水中。生:捏扁皮管,慢慢放松。师:不把皮管中的空气捏出,墨水能灌进去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皮管中有空气。师:为什么我一松手,墨水就灌进去了呢?生:是皮管吸进去的。生:是墨水自己钻进去的。生:是空气推进去的。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有一定道理,觉得时机已到,我就说:同学们说得对。其实,墨水能钻进皮管,也是空气的功劳呀!我们的空气其实是一个又淘气又有力气的孩子,只要哪里有空间,它就会拼命往哪里钻。刚才冯诚同学在实验中拉开的针筒,里面没有空气,而是成了一个没有空气的空间。活塞往里钻,是因为外面调皮的空气想占领这个空间,而又没有缝隙可进,只得推动了活塞,使活塞恢复了原来的位置,空间自然也被占领了。 “哇,原来空气有这么多威力呀”教室里一阵欢呼。课后反思,今天遇到的“尴尬”,知道科学课程的教育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这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决定了它,尤其是它还有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育理念,更是无法预见每一个在课堂教学会出现的结果。可以说,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它将随着老师、学生的参与程度而展开。开放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学习过程,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