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13页).doc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第 13 页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第一节 石油沥青类概述第二节 石油的成分与性质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第三节 天然气的成分与性质第四节 油田水的成分与性质第五节 重质油和固体沥青第六节 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等同位素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第一节 油气成因假说概述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第二节 油气有机成因有关问题一、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二、促使油气生成的因素三、有机质成烃演化过程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第三节 烃源岩研究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第四节 天然气成因及其特征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第一节 储集层(储集岩体)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
2、层第二节 盖层和生储盖组合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油气初次运移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三节 油气二次运移第四节 地下流体势分析第五章 油气聚集及油气藏的形成第一节 圈闭和油气藏概述第五章 油气聚集及油气藏的形成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第五章 油气聚集及油气藏的形成第三节 油气聚集机理第五章 油气聚集及油气藏的形成第四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第六章 圈闭与油气藏的类型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构造圈闭与构造油气藏第六章 圈闭与油气藏的类型第三节 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第四节 岩性圈闭与岩性油气藏第五节 水动力圈闭与水动力油气藏第六节 复合圈闭与复合油气藏第七章 地温场、
3、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一节 地温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七章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二节 地压力场与地层压力预测第七章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三节 地应力场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七章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四节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第七章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第五节 固态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分布第六节 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第八章 油气聚集单元第一节 含油气盆地及其分类第二节 油气聚集单元划分第八章 油气聚集单元第三节 含油气系统简介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第一节 油气分布特点概述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
4、布与评价第二节 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第三节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第四节 主要类型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第五节 油气资源评价第十章 油气田勘探第一节 概 述第十章 油气田勘探第二节 油气勘探的程序及任务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第一节 石油沥青类概述第二节 石油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第三节 天然气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第四节 地层水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第五节 重质油、沥青砂和固体沥青简介第六节 石油和天然气中的C、H、S、O、N同位素第一节 石油沥青类概述(Petroleum asphalts,Petroleum bitumens)天然气
5、、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石油沥青类。1根据在有机溶剂中的选择性溶解,将石油沥青类分为四组分:(1)油质(Oily)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部分。主要由饱和烃和部分低分子量芳烃组成的淡色粘性液体或蜡状固体。(2)苯胶质(Benzene resin;Benzene gum)用苯从硅胶中解析产物。分子量3001000,非烃、芳烃,暗色胶状混合物。(3)酒精苯胶质(Alcohol-benzene resin;Alcohol-benzene gum)用酒精苯从硅胶中解析产物。分子量3001000,非烃,芳烃,暗色胶状混合物。(4)沥青质(Bitumin;Asphaltum;Pitch)溶于氯仿而不溶于
6、石油醚或正已烷的部分。分子量更高(上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结构更复杂,非烃,暗褐色黑色沥青状无定形固体。2.用液相色谱分离可得四族分: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3、石油炼制中根据油气沸点,划分出若干种馏分组成: 馏分名称沸点碳原子数化合物轻馏分石油气530C25第二节 石 油一、石油的化学成分1.元素组成(1)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有:C、H、O、S、N重量百分比一般为:C84-87%;H10-14%;O+N+S1-4%。 S含量有环境指示意义,石油中S含量平均为0.65%(重量),其中 海相、近海陆相、陆相碳酸盐岩和蒸发岩(半咸咸水):S高(1%);内陆相(淡水):S低(2%高硫原油;S
7、0.5%低硫原油;S0.5-2%含硫原油(2)微量元素: V、Ni高且V/Ni1海相;V/Ni250)或氧化条件下,卟啉即被破坏、分解、所以一般石油中存在卟啉,说明石油形成和经受的温度都不高于250,所以地层越老卟啉越少。二、原理的物理性质1.颜色在透射光下,大多数石油是黑色的,但也有淡黄色、无色、黄褐、深褐、黑绿色等。原油颜色深浅与芳烃、非烃含量有关:若芳烃非烃含量高,颜色深;反之,颜色浅。2.比重在我国和前苏联,原油比重用d420表示,是指1atm下,20单位体积原油与4单位体积纯水的重量比。一般d420=0.750.98,变化较大。0.9重质油;0.9轻质油美国用API度(America
8、n Petroleum Institute)、西欧用波美度表示原油比重。API度和波美度与d420在数值上正好相反,前者越大,后者越小,油质越轻。3.粘度:Viscosity三种表示方式:绝对粘度:(t);运动粘度(Vt=t /(比重);相对粘度(恩氏粘度)EtA.原油的比重、粘度的影响因素:化学成分:烃C数或者芳烃、含S、N、O化合物(非烃):d420,。同C数烃的d420、:烷环烷210沸点的馏分。在沸点210以P、N、AA作为三角图解的三端元,同时参考含硫量,作三角图解。烃类成分含量含硫量类型S50%AA50%P40%,且PN1%:石蜡型P40%,且N40%:石蜡环烷型PN,且N40%:
9、环烷型S50%AA50%P10%1%:芳香中间型P10%且N25%,1%:芳香环烷型P10%且N25%,1%:芳香沥青型四、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海相石油: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V/Ni1。饱和烃占2570%,芳烃占2560%;高硫(1%)、低蜡(5%)。陆相石油:以石蜡型为主,部分石蜡环烷型。V/Ni1。饱和烃占6090%,芳烃占1020%;高蜡(5%)、低硫(1%)。第三节 天然气一、化学组分分类(成分):烃气:C14为主,CH4最多,可溶有少量C5、C6等。CH495%,C25%,贫(干)气;CH495%,C25%,富(湿)气;非烃气:N2、CO2、CO、H2S、H2、微量惰性气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天然气 地质 勘探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