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抽测试卷第3题分析报告(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抽测试卷第3题分析报告(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抽测试卷第3题分析报告-第 4 页二学期期终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第3题分析报告(一、对第3题的评价及改进意见1、总的感觉,这道题还是比较好的。就本题的信度来看,本题的知识分布面广,结合了查字典的方法,突出了所查字的难点笔划(第六划),字的基本意、语境意、课外积累及自主应用等项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在自主写字识字方面的能力水平。就难度看,本题的3个小题的难度分别是0.68、0.91、0.85,本题的总体难度值为0.81,体现了难度值在0.7-0.8之间的设置本意。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比如,第1小题优良有7299人,优良率为62.16%;
2、第2小题优良有10022人,优良率为85.36%;第3小题优良人数为9924,优良率为84.52%;综合来看,第3题的优良人数为10100,优良率为86.02%。就区分度看,本题能够区别优劣。从每小题“优、良、中和差” 的得分人数看,呈现正态分布的特点。比如,第1小题,优分人数为2627,良者为4972,中者2892,差者为1550,体现了正态分布的特点,中间人数多,两端人数少,并且差的人数最少,只占13.17%。而第2小题和第3小题,其优分人数均占了绝对多数,分别是9695和9200,说明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相当好。当然,反过来说,这两小题的难度系数可以适当加大。另从满分率来看,也能反映本题的
3、优劣区别性。本题中3小题的满分率分别为22.37、82.57、78.36,由此可见查字典的能力还是有高低的,而在课外拓展与自主应用上,表现不错。但本题的综合满分率却为18%,也就是说,本题中3小题同时都得满分的,大约只有2120人左右,可见这部分同学是绝对优秀。但就0.81的难度控制值来看,满分的人数稍显不足。就效度看,本题涉及的内容,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查阅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在识字写字中借助字典词典自主识字的能力要求,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第一学段提出了“按笔顺规则”书写的要求,故本题中突出了“鼎”的第六笔;并提出了“能用音序和部分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的要求。第二学段的要
4、求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不再提笔顺的要求,在独立识字能力的要求上进了一步,由“学习”到了“初步”的实战要求。第三学段只提了“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查字典、词典方面未提一字。但是第四学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全用多种检字方法”。要求查字典、词典的能熟练而灵活。由此可见,第三学段,尤其是即将升入第四学段的六年级,对于查字典、词典的要求,应该是“熟练”的,且会多种检字方法的。那么,本题所检查的方面,应是体现了课题的要求,并且有了适度的拓展延伸,由“识字”、“积词”延伸到了“用字(词)”。2、改进意见。(1)出题范围的改进。研读了课标要求,觉得本
5、题在查字典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上,积累应用的灵活性与准确性上,是否可作新的尝试。第1小题,是否可增加点“事件情境”。比如,小A和小B在读书时都遇了个难题,对于“鼎盛时代”中“鼎”的字意把握不准。不巧的小A的字典在检字表中缺少了关键的几页,找不到“鼎”的对应页。他灵机一动,采用了 查字法,先查 ,再查 ,最终查到了。而小B的字典没问题,他采用了 查字法,先查 ,再查 ,也查到了。或者,要查的字,不只查一个,比如,把“鼎”和“盛”都关注到。把音序和部首查字法都结合到同一题中,一并考查。在字的义项的选择上,可以再加词,比如“鼎立”与“鼎力”。还可变到同一句话中,选择意思。比如:在农技人员的鼎( )力
6、相助下,小A家的桃树林终于度过了“倒春寒”的难关。现在,每株桃花都至鼎( )盛时期,可漂亮了。还有一种设想,把查字典与“据意定音、据词定义”结合起来。即把要查的字,设定为多音字。在题中杂着不同读音的不同意思,结合相应的词,选相应的读音与义项。比如“鼎盛时代”的“盛”字。第2小题,从得分率与区别度看,可以再加要求,让学生写三个含鼎的成语。如果采用了如上的出题法,可加上一个限制“除题中出现之外的成语”。(2)题目表述方式的改进。如第3小题,“选用上一题的其中一个成语写一句话”。零分率高达11.28%,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题目本身表述不清所至。在改卷中发现,有一些同学,选了“朝夕相处”或“和蔼可亲
7、”等词写了句子。这两个词是在第2题中,而非第3题的第2小题中“含鼎的成语”。就他们写出的错句看,还是写得不错的。可见他们不属于差生,起码是中上生。造成误解的原因是“选用上一题”这个说法表述不清,是指第3题中的第2小题呢,还是第2题(恰巧第2题是也有成语)?加上考试的紧张心理,就用错成语了。解决的办法,要么直接在第3小题中加上“含鼎”字样,或是去掉第3小题的题目,而在第二小题后加半句“并选其中一个写一句话”。做成如下样子:(2)写出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4分)_ _ _二、对第3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评价及改进意见第3题的三个小题的参考答案,都比较好。提出了扣分要求
8、,便于操作。三小题的给分也合理。但在第1小题的参考答案中,应加一个答案。“鼎”的第六笔,可以是笔画的样子“”,也可以是笔画的名称“竖折折”。因为改卷中发现不少的同学写是的笔画名称。但这样写的同学中,好多人不会正确读写,写成“竖横竖”、“竖折竖”或“竖竖”等的说法都有。这里既有考题本身可多义性理解的原因,还有教师读写指导不够到位的因素,值得反思。如果要补充一点要求,那得结合题目要求的改法。如是据情境练习的话,第2题的参考答案应加上“跟题中相同的成语不给分”。三、第3题的得分统计、答题情况、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1、得分统计2、答题情况第1小题,总的答题较好。鼎字的部首很明显,特殊的第六笔都强调过。第
9、2小题,写2个含鼎的成语,要求不高,学生大多写得出。第3小题,除去句子的长短差别外,写的句子本身没什么大问题。3、典型错误第1小题,在“再查几画”处,有同学填了8或9,还有填6画的。把看到8或9画的同学,是不清楚“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书写规则,把“”分解去看了。而看成6画的同学,是把“”对应面的写法看成了一笔,其实是三笔。 另,“”的笔画名称错误,已在上文陈述。 在义项选择上,没有选D的不乏其人。第2小题,把“鼎盛时代”,“三国鼎立”也当成语,被判为错。“三分鼎立、三分鼎足、鼎足而立、鼎分三足”这些可以,不应写成“三国鼎立”。这可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另有错在把鼎的部首“目”当“日”写。第3小
10、题,没理解题意,选了第2题的成语来写句子,这种答题法肯定错了。在第2小题中,把鼎的“目”当“日”写的同学,在这小题中仍然有写错。4、原因要析第1小题,答题情况为一般。因为笔画常识把握不准,根据语境选意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第2小题, 答题情况好。写2个同类的成语要求不高,同学实际积累的词汇量也不错。“钟鸣鼎食”、“拔山扛鼎”这种不常用的成语也有学生写出来。第3小题,答得比较好。选择成语写句,给了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但此之前必先看清题意,正确理解,才不会走弯路。四、改进教学的建议1、扎实书写规律,强调特殊字的书写笔顺,及正确书写。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教必有效,落实到位。2、结合查字典,指导学生正确
11、读写特殊笔画的名称。突出重点,便于识记。3、随课文结累成语。特别得利用好园地,进行同类成语的拓展积累。4、指导学生联系语境,正确理解词义,从而领会文意文情。5、指导学生写句子的方法。不能以“用上词语即可”的想法答题应试。而要关注到生活观察与语感体悟。让学生通过给定的词,发挥联想,把相应的生活情境说清楚。让语言为生活表达所用,逐渐训练学生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五、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及建议 1、对于查字典,题型当留。而对“鼎”的考查,不妨换之,或加点量。因为这个字的类似的题法,在“归类复习”等复习资料中出现过多次了。2、给出题目的参考答案时,尽量考虑周全。把可能的情况,及一些特殊情况考虑在内。3、本周每小题2分,全扣为0分,两者之间相差数在2分,不会出现由组长审定最终得分的情况。但改卷中,由于操作的失误,偶有错误给分的情况。比如副键盘中“0”和“2”相隔很近,有出现相互错打的情况。组长的改卷平台可以回改,而组员的则不能。组员改错后,也不会出现让组长定夺的情况。这就是说,对于这些同学,他们的得分是不完全正确的,有失公正。4、分几个学校合作改卷时,是否考虑将总题量大约均分的方式,由几个学校大约均摊。以避免非正常速率改卷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组长的统计数据中看得很清楚。)让大团队(题组成员学校)与小团队(相关的某个学校)相互且共同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