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单元首课教学规范的思考与探索(9页).doc
《小学语文: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单元首课教学规范的思考与探索(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单元首课教学规范的思考与探索(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单元首课教学规范的思考与探索-第 9 页掘一口井 引一泓泉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单元首课教学规范的思考与探索【摘要】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材都是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教材,其中包含的文体大致有“记叙文、说明文、古诗词、文言文”等。每组专题的第一课,在整组专题中具有领航作用。许多教师无论面对单元首课还是略读课文,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教法。纵观第三学段单元首课教学,往往有以下两种倾向:要么一味地引导学生感悟教材主题,而不谈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主题;要么任由学生自主品读,教师枯燥地教授各种表达手法。那么,单元首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什么?教学中又该如何体现其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际
2、,从“思考与探索”两大方面入手,着力呈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策略探究过程,力求引发同行们共同的关注、思考与研究。【关键词】单元首课 领航意义 教学规范 思考 探索语文教材中的单元首课好比一口井,对此类教材把握的准确程度,之于语文教师,如同“合理选址、准确测量、尽情挖掘”之于掘井人,挖掘得好,必能引导学生自如地在语言文字的盈盈泉水间畅游。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将相同主题的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意图非常明显,是想让学生通过几篇课文的学习,达到训练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目的。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部分。其中课例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途径。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
3、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果把略读看作是“三”,那么把握好精读,尤其是单元首课这个“一”,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依据以上的理论,针对单元首课教学的现状,对单元首课的特点、意义及教学规范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一、思考:单元首课所承担的领航作用(一)单元首课教学的现状众多语文教师在解读第三学段的单元首课的教材时,要么没意识到它所承担的领航作用;要么是有所意识,但在教学时却仍和其他教材平分秋色,导致单元首课在语文教学的天平中严重失衡。语文课程目标明确指出:第三学段中的阅读要求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因此,单元首课的教学须做到:语言实践扎实到位,内容感悟引导精要,学习
4、过程指导精细,把重点放在揭示认知的规律上,指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能正确地用好“单元首课”这把钥匙,改变单元首课所面临的尴尬现状。(二)单元教材组织的变化册单元教材组织的特点1-6主要把相同思想内容的课文编排在一个组。7-12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相似的专题外,从不同文体角度定专题,从文章不同的表达方式上定专题。从单元教材组织的变化上看,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从第二学段开始,教材从“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为主”向“习得阅读方法、品位文本内涵”过渡。因此,如何让单元首课发挥领航作用,让学生自主、广泛地阅读就非常值得语文老师高度关注
5、和积极探索。(三)教研经历给予的启示 2008年11月,我校举行了“第三学段语文单元首课有效引领”的探讨,并邀请了宁波市名师张老师全程参与整个活动。我代表五年级组执教了第九册第六组的首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组课文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要求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味文本。我在首次设计的时候,是这样组织教学的:首先落实初读要求,并让学生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把重心落在“课文的哪一段话集中描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重点品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
6、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这段文字。通过背景音乐的渲染,要求孩子读出读出父亲的艰难、痛苦和坚持。 课后,张老师这样评价:这堂课,从感情渲染上来说,是到位的,教师能紧紧扣住“父爱”这一主题。但从方法引导上来说,是失败的,这是这一组的第一篇文章,教师的引领要有示范作用,爱从什么地方品出来?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效仿些什么,教师缺少点拨,引领,这让学生怎么有的放矢地学习后面的*慈母情深和*学会看病呢? 听了名师的指点,我茅塞顿开,将原来的设计全部推翻,紧紧抓住首课承担的“领航”任务重新进行备课。第二次设计中,我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比”品味“父爱的伟大”,从别的父母和旁人
7、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与这位父亲进行对比,紧紧抓住“正常”与“失常”这组词进行教学,不仅从感情上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差,而且从表达的方式上让学生意识到“这样写”让文章的味道更浓烈这次教学实践,果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次教研经历为我指明了单元首课教学的方向,让我意识到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还要在实践中适当地发挥好“主导者”的作用,让学生能借助这把“钥匙”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二、探索:高段单元首课教学应具备的规范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单元首课正是教师实践这一
8、箴言的精读范本。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由于单元首篇课文类型、体裁、题材的不同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差异,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目标进行定位:第一层面是理解文本负载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层面是获取母语文化系统饱含的民族精神等人文底蕴;第三个层面是个体的情操、理想与风格。教师引导求“巧秒”,有针对性地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组合的基本要求;学生感悟求“实效”, 通过老师的点拨,感知、理解、记忆,运用,从而达到自己去感悟、体味、发现。笔者罗列了9-12册每组课文的第一课,我
9、们可以发现,文章的题材涉及到:记叙文、说明文、古诗词、文言文等。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一1窃读记1 草原1山中访友1文言文两则二5 古诗词三首5古诗词三首5詹天佑6北京的春节三9 鲸10杨氏之子9穷人10十六年前的回忆四13 钓鱼的启示14再见了,亲人13只有一个地球14卖火柴的小女孩五/六17 地震中的父与子18将相和17少年闰土18跨越百年的美丽七21 圆明园的毁灭22人物描写一组21老人与海鸥八25 七律 长征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5伯牙绝弦单元整组教学,就是诣在以首课为范例,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掌握文本解读的知识方法、技巧策略运用,获得独立
10、阅读能力的。(一)以感人至深的记叙文为主的单元首课可从“文眼”突破,引导学生品味表达方式记叙文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最多的文章。高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些真情流露、情真意切的文章,常常处于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状态。许多文章,读上一遍,学生就已经初步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内涵。因此,对于这些文章,教师大可不必反复引导学生:“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他具有怎样的品质?”“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诸如此类的提问,还不如从文章的写法说起、从遣词造句学起,这样或许能带给学生更大的收获。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第九册第七组首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时,紧紧抓住文眼“有”,让学生反复体味这一段的遣词造句,
11、从而感受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噩梦。师:请你找到写圆明园建筑的一段话,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其余同学找一找它一共用了几个“有”。 生:(指名读,其余找) 生:一共有8个有,并一一说 师:找到了一共整整8个有,我们一个个读,每个人读一个,其余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指名8人)第一个有生接:金碧辉煌的殿堂 第二个有生接:师:假如写尽园内所有景观,你认为还要多少个有?不忙回答,去文中找找答案,去课文中感悟到底要多少个“有”,说说依据。生1:无数个有,因为文中写到了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平湖秋月,安澜园他还用了一个等,所以我认为是无数个。 师:有许多名胜古迹,从名胜古迹中找到了依据。师:从天南海北中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第三 学段单 元首 教学 规范 思考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