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多管齐下感受古诗词魅力(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多管齐下感受古诗词魅力(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多管齐下,感受古诗词魅力-第 7 页小学语文论文多管齐下 感受古诗词魅力【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丰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古诗词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但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揣摩古诗词的言语特点;深化古诗词的品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方面多管齐下,让学生感受古诗词魅力。【关键词】意境 言语特点 品味 揣摩 审视现状触目惊心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近50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意境
2、深远,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古诗词的言简意丰、情感健康、魅力无穷,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诵读。但是,我们审视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存在着很多令人担心的问题,很多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不够重视,导致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1.重积累,轻兴趣。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老师经常把古诗词的死记硬背放在首位,要求学生机械记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反感。这无疑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重内容,轻意境。古诗词有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但很多教师只是很直白地分析诗的内容,忽视了品味诗词,感受诗中的意境,忽略了诗词最美的情感。 3.重知识,轻能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采取
3、填鸭式、灌输式,直接告诉学生诗文的意思、作者及写作背景、诗词的背诵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古诗词文学鉴赏的作用,忽视了古诗词所特有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忽视了古诗词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作用。对照标准举足轻重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这让我们开始意识到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段划分要求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
4、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从上表我们发现:古诗词教学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古诗词教学不应只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实践精彩纷呈 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古诗词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但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揣摩古诗词的言语特点;深化古诗词的品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方面多管齐下,让学生感受古诗词魅力。一、桃花潭水深千尺领悟古诗词的意境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即体悟诗人的情怀、感受诗歌文化。古诗词的言语形式、风格与学生的现有语感大相径庭。致使
5、古诗词教学只满足于疏通诗意和积累诗句,对于诗词的意境则往往少有涉及,因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只停于表面。古诗词中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意境,它往往隐藏在一个个意象之中。需要我们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捕捉诗的意象,读透诗心。1.反复吟诵,领悟古诗词的意境诗是有声的画。教学古诗词时,应将诵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正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吟诵,不仅能加强对文字的记忆,而且诗的意境也逐渐浸润于学生的脑海中。反复吟诵,重复的是文字,不同的是意境和感悟。“好诗不厌百遍读”,反复吟诵,层层深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如教学张志和渔歌子,从读通
6、读顺,到有节奏地读,再到有滋有味地读。从“西塞山前白鹭飞”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到”桃花流水鳜鱼肥”美美地读,再到“斜风细雨不须归”想象意境读。从指名读,到男女生轮流读,接着到小组赛读,再到全体师生的深情配乐、配动作表情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感受诗的意境,领悟到了诗的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意境美。2知人论世,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知人论世”是指为了理解某个诗人的作品,去了解这个人的生平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它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对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除了正确使用教材注释和教学参考提供的作者、背景的简略介绍,还要尽可能详细地、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
7、、诗人生活的时代特点、诗人创作本诗的背景等情况,让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意境。例如在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了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生平。等到我介绍了诗人生平、背景、词的主要情感之后,学生大悟“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急切地做返乡的准备,体现其欢快的心情。本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作者听闻喜讯后内心无比兴奋。”我们在赏诗品句时,可以对作者的人生经历、
8、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作品的思想情感作一个较为细致的介绍,这样为以后学生去赏读诗人之作及他们该时期的其他作品打开方便之门。3再现画面,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诗词所蕴含的意境在孩子脑海中再现出来。一现诗词的直观感受,也就是让学生重现诗中之景,把握诗词中的景和物,具体感受诗词具体、实的一面。二现作品的品味感悟,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诗词意境,生成一幅幅独特的画卷。再现画面让学生将物象结合,以“意”相连,构成画面,进一步品味出实景之后的意境和情思。如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让学生们先直观感受残月、乌啼、渔火、钟声
9、等具体景物,并要求在头脑中再现这些物象所构成的整个画面。因为画面背后深处的作者的“情”,是以这些具体的物象为依托的,不能离开物象而存在。再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品悟由物象构成的丰富意境,去品味感悟诗人人生劳顿的惆怅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充分地受到情感美的熏陶。二、千锤万凿出深山揣摩古诗词的言语特点古诗词短小精练,可谓字字珠玑。元代文学家元好问曰:“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古诗词值是得我们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古诗词语言须细细揣摩,字字推敲,方知其内涵。1巧抓诗题,理解诗中内容诗的题目往往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
10、而这些信息无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诗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张籍的秋思,诗题非常简洁,“秋”点明季节,“思”表达一种情感,既思念之情。那么诗人思什么,究竟是谁思谁,再依据季节推测,此时是秋季,秋风萧瑟,琨黄华叶,大雁南飞,最易勾起思念情怀。至此,我们通过诗题已经基本能把握诗歌的内容。2.理解词语,把握诗文句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词语的理解。有时候理解了词语,就能把握诗文句意,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赠汪伦,两首诗所表达的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我们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11、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用了“寒”“夜”“孤”“冰”等词,我们能了解到诗人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而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反映出李白和汪伦都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3寻找诗眼,品味全诗精妙 “诗眼”用字大抵都很高妙,是诗句中最精炼的字,能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找到诗眼,也就是找到了全诗的主旨,因为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这“一目”传出来的。鉴赏古诗时,应启发学生寻找诗眼,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才能更好地加深对诗句的理解,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如柳宗元的江雪堪称千古绝唱。在
12、结了冰的江面上垂钓是多么令人难以理解,但这恰恰是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柳宗元报国无门,所有情感尽都在这 “钓”字之中,在此之处设疑,让学生讨论最适合不过。当学生的理解与现实背道而驰时,我们再补充本诗的创作背景,学生就会顿悟。诗人在这“钓”中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而学生在这“钓”字中品味着全诗的精妙。这看似令人难以理解的“寒江一钓”有了自己的思考、体悟。4揣摩意象,体会诗人情感意象是古诗词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古诗词中寄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这些物象,都不能只当作一般的物象,而是要结合全诗揣摩这些物象所熔铸的情感和深藏的内涵。我们进入古诗词意境,体会诗人情感,一般先从感受意象开始。因此,鉴赏诗歌
13、时反复揣摩、把握意象是理解古诗词意境的必经之路。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知道诗人正与友人送别。选取客舍、杨柳这象征离别的景物,融合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但这首诗却带来了另外一些离别诗所没有的清新,缘于一场朝雨的清洗,故而“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我们结合全诗揣摩意象,就能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由此可见,对于古诗词言语特点的揣摩,并不是只顾文字而忽视内容的深意,表面上像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古诗词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
14、,要善于从语言文字中领悟、发现、品味、揣摩。三、嫩蕊商量细细开深化古诗词的品味古诗词语言具有凝炼美、含蓄美,是“活”的语言。思考将古诗词教学和写作教学整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能深化古诗词的品味,达到“以诗促写,以写悟诗”的目的。许多诗中存在 “空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学古诗词时,如能引导学生根据理解发挥合理的想象,在空白处求精彩,就是很好的练笔。把古诗词作为学生的写作题材,既学古诗词,又练笔头,深化古诗词的品味,是很有意义的事。1续写古诗词 对于一些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来说,在领悟了古诗的内涵后,可以设计一些类似“之后”进行续写,写出有些古诗言尽而意未尽之处。如
15、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可以让学生以回乡之后进行续写,把诗人回到家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2.扩写古诗词 扩写是指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加工,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是较高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不仅巩固学习古诗词的效果,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扩写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画面。我们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训练,不断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仿写古诗词 有一些古诗词,语言浅显易懂,又容易模仿。我
16、们可以选择这类古诗词,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这里并不是说让教师指导学生学写古体诗,而是在学生有兴趣的情况下,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仿写”。如仿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可以仿写为温岭送爸爸之广州爸爸南下离温岭,畅达快客带他走。目送汽车飞离去,只见白云空悠悠。4.改写古诗词改写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可以从原诗出发,也可以跳出原诗进行改写。但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要把握古诗的原意,理解古诗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加入合适的情节。如李绅的悯农,在改写时,要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天气、人物等方面的背景材
17、料。这样,能让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四、百花齐放春满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中国的古诗词浩如烟海,灿若星汉,要想更多地吸收民族的精华,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多元的评价形式。1媒体介入古诗词是一种古代语言,短小精炼,意境深远,与当前儿童的语言形式有所不同。古诗词中个别字词,难以用言语表达;古诗词的意境和内在情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深刻的文字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借助多媒体的幻灯、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再现古诗词的画境,构成绝妙的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打开古诗词教学的视野,使
18、学生理解诗文的意境,感受到诗人的情思,感悟语言的凝练。2多元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我们在实施评价时,必须让学生个体、学生群体、社会群体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构建起完善的多向评价机制。比如:教师评、学生自评、小组评、同伴评、家长评等。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向上的热情,那在评价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化。我们可以采用诵读、默写、猜谜、赛诗、诗句接龙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评价更加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古诗词教学的评价要和古诗词的内容相对应,比如诗歌的朗读、背诵、诗意的理解、诗境的感受、诗情的把握等。除此以外,我们不仅要评价课内所学,还要评价课外的积累;不仅要评价学生理解古诗词、
19、掌握古诗词的情况,还要考察学生对古诗词的体悟和品味。评价语言激励化: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时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在与老师交流时就结结巴巴,说不出几句话,甚至难以启齿。尤其是古诗词教学,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挥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要巧用激励进行评价,多些表扬,少些批评,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古诗词是值得我们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诗词的阅读与品味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而应该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体味诗的灵魂。唯有改进古诗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管齐下,才能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语文课程论基础(第二版) 王荣生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93诗歌的情绪传达与阅读理解(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02期 袁清华)4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02期 冯爱军)5 杨丁桥:素质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N.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 3 月第 17 卷 第 2 期6 李荣英: 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N.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年第 2 期(总第 92 期)7 王妮娜,岳军荣:中国传统经典在现阶段语文教育中的作用N.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 8 月第 21 卷第 3 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