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寻找识字教学中缺失的汉字文化(8页).doc
《小学语文:寻找识字教学中缺失的汉字文化(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寻找识字教学中缺失的汉字文化(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寻找识字教学中缺失的汉字文化-第 7 页小学语文论文 寻找识字教学中缺失的汉字文化摘要:小学语文课堂离不开识字教学,但大部分教师的识字教学方式以识记效果为终极目标,很少或几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文化启蒙,识字课堂缺乏文化气息。这种淡化现象若是长时间如此,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会呈现出水平低下,能力严重不足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寻找识字教学中缺失的汉字文化,将汉字特有的文化知识融入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中,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先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汉字文化缺失等现状,得出教师自身欠缺相关知识素养等原因,从而从“对教师的要求”、“汉字文化识字课堂的建设”、“评价的设计”三方面
2、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 汉字文化;识字教学;小学语文一 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缺失表现(一)汉字文化意识的淡化在多次听课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经观察所得,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如下方法进行:首先时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汉字的读音,再者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笔画,最后是指导学生进行动手书写汉字。如生字“下”,只要学生能书空“一、丨、丶,总三个笔画;再如“响”字,指出左边一个“口”,右面一个“向”,是左右结构,教师就“你真厉害”地肯定。遇到难一些的字,如 “暖字,则指导反复读字正音,接着分析字形: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类型的结构,给它找伙伴组词,生字词抄写练习。从这些教师的教学过程
3、中我们能看出一个基本问题,很少有教师的识字教学的课堂富有文化气息的。这种淡化现象若是长时间如此,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会呈现出水平低下,能力严重不足的现象。学习者一天又一天,简单的拼读、抄写,周而复始地进行思考、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还没开始发展就已经被禁锢在原始状态了。后果就是使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对汉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认识像无本之木般不扎实牢固。(二)识字教学形式的单一在众多公开课中,我们也许有幸领略到丰富多彩的识字教学,然而在所谓的“家常课”中,识字教学却往往恰是显得毫无生机的。就拿认读这一环节来说,方法千篇一律为自己拼读、教师示范朗读、全班集体齐读、学生个别试读;再比如字形的分析,大部分是教师教“
4、偏旁加部首”,再者就是不要增添或遗漏笔画。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学习,学龄儿童正处于他们的新鲜感将很难维持下去,从而对汉字识字产生厌恶感,达不到教学效果。但是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是,有些教师为了降低识字的难度,提高识字教学的多样性,会采用一些儿歌和字谜等来展现剖析字形。这些方法运用起来确实大大提高了识字的趣味性,但是前提是结合汉字的字理和文化地进行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增强识字教学效率的作用。相反倘若这些字谜或儿歌是只顾字形却抛弃字义,把一个整体的汉字分成各个零部件的话,这就失去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本质意义。以“烁”字为例,有教师编出儿歌是这样的:“左边一个火,右边一个乐,孩子玩火不快乐。”这种解析字“形”
5、虽然朗朗上口,有助于学生记忆,但与“烁”字的字义没有联系。学生只记“形”而不解“义”,称不上学好了汉字。笔者认为,带来的坏影响不只是这个,更重要的是这种教法直接影响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所以,我们有必要且必须将汉字特有的文化知识融入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中,对汉字的识字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创新,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二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缺失归因(一)教师的知识素养缺乏从现今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来分析观察,其中具备汉字文化相关知识的教师相当少。教师不具备汉字文化意识,或者缺少相关的汉字文化知识,对汉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理解不足,这些都导致了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不能正确地化解学生对汉字字义
6、、字形的曲解。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中,能偶尔会提及一些关于汉字的知识,但往往都是点到即止的教师占大多数,基本是在教学一些象形字、会意字的时候,能够联系一些汉字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容易接受的汉字学知识,比如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并且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的教师较少;但是另我们深思的是,压根不会呈现汉字知识的教师也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 教师汉字文化理论知识素养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语文方向的师范生们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得到完整体系的理论培养熏陶。一个师范生在培养产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习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两门。但是在语文的特有方面,有关汉字文化教学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即便其中古代汉语和现代
7、汉语两门必修课程,但古代汉语课程大体上侧重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现代汉语也总体侧重于普通话口语等方面的内容,这两门课程都忽视了对汉字文化内涵知识的系统传授。此外我们可以发现,非师范专业甚至是非相关语文专业的学生,只要取得相关证书就可以参加教师招考或者是当一个代课老师。因此在小学校里还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非语文相关专业出身的现象,这是另一个导致教师群体汉字文化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的教师甚至是因为所在学校语文教师人手不足或者其它因素被分配去充当语文教师,这种半路“改行”,原先是教英语、历史,甚至是理工科数理化的教师。这样的结果即致使了一些教师仅仅依据教学参考书进行识字教学活动,后果就是不能够使汉字
8、本身的特点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到重视。(二)汉字的教学评价单一有些一线的语文教师持有观点:只要学生有了一定数量汉字的积累,并且能够正确书写就可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基础。虽然在2011年版的新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识字和写字。并且识字和写字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在小学的低学段中实施和开展。但是,这些教师对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是有所偏差的,一直以来,由于过度强调识字的数量和速度,识记的效果倒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绝大数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汉字的字音、字形和意义的识记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和自我理解。学生还没有理解汉字的字义,却需要完成教师提出的练习。于是学生只能依样画葫
9、芦地一遍又一遍地操练书写作业。这种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的汉字学习,完全没有任何自主创新的意识,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相隔甚远的。传统的汉字教学评价标准为“四会”,只要学生会读、会写、会认、会用,就是掌握了汉字。 金燕.汉字文化背景下低段识字教学改进三法J.学科教学,2012.5这里的评价标准根本不包括汉字自身所富有的文化知识或者是学生具体运用的能力等。这种只看到表面利益,丢弃培养语文素养的识字教学,忽略了汉字自身所富有的文化知识,太过于掌握汉字的识记技巧,完全是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缩减为零,让一节识字教学课,从本应是滋养学生精神世界的课堂变成了机械的训练课。在整个课堂中,机械死板的默写和听写是
10、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汉字掌握情况的测验模式,只要学生马上能正确的书写出来,就表明他已经学会了相对应的汉字。还有常用的评价方法是在考试中,检验汉字的方法也基本是根据字音写出字形的模式,这些都无疑体现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汉字音形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评价一种识字教学方法是否恰当与合理,教学效果是否乐观的标准,也自然而然的是采取的这种方法在使学生掌握了多少汉字,掌握的速度快不快。这些不全面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也是导致汉字文化意蕴缺失的重要原因。三 汉字文化下小学识字教学的要求与创新(一)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要求要想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相结合的课堂,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稳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寻找 识字 教学 缺失 汉字 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