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第 5 页请莫在“生成性”课堂中迷失 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关于课堂教学,有一位教育专家曾作如下阐述: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艺术,乃是因为课堂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这一论述,为课程实践者们热衷追求课堂动态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课堂教学必须注重“生成性”,已经成为课改教师的一种意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往往能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然而,物极必反,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常常会被“途”中的一些错误资源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甚至迷失,从而导致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
2、最终沦为“无成”,这一切,着实不让人为之叹息。迷失一:生成场面看似热闹,却偏离于文本的教学目标。【案例一】:小学语文第八册五彩池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的描写,充分体会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生:水要清、要干净。师:对!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什么呢?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
3、游泳。师: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看见过石笋,长长的、尖尖的,在这样的池里游泳就会有危险。生:五彩池根本不能游泳。文中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这样的池怎么能游泳呢?生:(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师:你很会读书,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同意!师:(面对提问的学生)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师:还敢吗?生:(学生用手摸着头,有点难为情地)不敢了。【反思】:初读这个案例,颇感新奇,这样的教学亮点是可遇而
4、不可求的,既然萌生了,是有必要好好演绎一番的。可细细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案例中,我们并不否认学生在探究和交流中,弄懂了五彩池不能游泳的原因,通过引导也打消了学生想游泳的念头。不过,那么美的五彩池,形奇、水秀、环境美,学生想游泳也不失是一个真实的想法。然而,事实上如此奇丽的一个自然风景区有人游泳显然不妥,教师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了,并尝试着通过对话让学生深谙其理。可教师引导后铭刻在学生心中的又是什么呢?不是美的向往,而是畏缩和无奈的问避五彩池连游泳都不能,因为有尖尖的石笋、石钟要刺破脚,这样的五彩池有什么好的?更值得质疑的是教师最后的补问:“你还想游泳吗?”“你还敢吗?”从学生的回答中也恰好证实
5、了这一点。本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并由此而产生赞叹、向往之情。教师的追问生发,使得整个教学与目标相去甚远。从师生对话和引导结果不难发现,学生不但没有足够地去品味、涵咏文本语言,而且连最起码的、蕴含文中的人文情怀也从学生心中被刷除了。教师心中只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压根儿就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者说也没意识到将生成的知识、思维、情感等如何有效地纳入到开放的教学目标中,导致预设与生成失衡,使生成引导步入误区。因此,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语文这一学科性质的基石作用,关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及时
6、地抛弃或转化一些教学意外的“事故”,使之不至演变为教学的“垃圾”。语文毕竟是姓“语”名“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课程的中心任务。所以无论是开拓课程资源也好,还是加深学科整合也罢,都应该合乎学科本身的性质,都应该围绕语文的课程目标来进行。教师如果对这种“生成性”问题,顺其自然,过于纵容,必然会使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科知识;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像,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
7、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迷失二:生成结果貌似创新,却偏离于文本的价值取向。【案例二】:滥竽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一学生站起来出语惊人:“我觉得南郭先生其实也很聪明。”老师一脸愕然,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教师表扬道:“听你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谁也赞同这种看法呢?”“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乘机混了进去,很聪明。”“南
8、郭先生很知趣,一看齐泯王的爱好同他的父亲不一样,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避免了出洋相。”“南郭先生自己知道自己的底细,还能顾全大局,不争着出风头。”老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反思】:虽然新课标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寓言这种文体,更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旨在告诫人们“不管做哪一行,一定要有那一行的真本事才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最终不会有好下场的”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当然,
9、我们也可以把本文解读为南郭先生的虚伪作假,感悟成齐宣王的智慧聪颖,但赞扬南郭先生聪明过人显然有违编者及文本的本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这并非是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而是曲解文本,游离文本,是一种负效、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纵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林黛玉”或其他的什么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主体“哈姆雷特”,将他“读懂”,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在这基础上,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多元理解而不离文本,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而不胡思乱想,这才应该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果我们能根据课
10、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那么,生成出的价值取向定会走向与文本的契合。迷失三:生成信息形似有效,却偏离于文本的精神核心。【案例三】:课例小珊迪(教者引导学生感悟全文,体会小珊迪的悲惨命运。板书:( )的小珊迪。)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你认为小珊迪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你对小珊迪的感情。(学生默读课文,并作相应记号,片刻后反馈。)生:我感到小珊迪很冷。(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应句子。)生:小珊迪很可怜,他又冷又饿,为了一个面包,苦苦哀求“我”买他的火柴。师:你真善于发现,你怎么看出他是在苦苦哀求“我”呢?(指导学生阅读小珊迪与“我”的几次对话,练习分角色
11、朗读。)生:我觉得小珊迪很诚实,他被车撞了,还不忘让弟弟小利比来还“我”的钱。师:你能看出小珊迪的诚实,你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生:小珊迪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自己很小,还要照顾弟弟,被车撞了,也只能在家里等死。师:你被小珊迪的命运打动了吗?你能读读小珊迪最后的几句话吗?(指导有感情朗读。)生:小珊迪心地善良。临死前,他不关心自己的生死,只关心弟弟以后由谁来照顾。生:我有补充意见。这说明小珊迪特别疼爱弟弟,把弟弟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师: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的结局如何呢?生:(齐)他死了!(师指导学生多次重复读此句,现场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哽咽的声音。)【反思】:本课例始终处在生成的状态
12、中,教师设置了一个大问题“( )的小珊迪”作为教学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波逐流,体会到何处就读到何处,课堂教学呈现放任自流状态。如此“随缘”式的处于“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摄取的关于小珊迪的信息约有“寒冷、饥饿、可怜、苦命、诚实、善良”等词语,这些词语如蜻蜓点水般立于文本表面,无法帮助学生触及文本的精神核心。所有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清楚,小珊迪的悲剧实则是社会悲剧,只可惜这位教师碍于生成的状况,不能对课文做过多的分析,过于依赖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者的主导地位遁于无形,导致课堂的零散及教学效果大大低于预期的现实。其实教师有机会顺藤摸瓜,顺学而导,追问珊迪的死
13、因,从而使文本的精神核心掌控在学生手中,使阅读与对话变得不仅有感情,而且有质量。可是,教者主体意识的失落,教学时的随波逐流,致使生成远离了文本的精神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有主次之分,不仅仅是教师“导”学生“学”,而应是互动的教学模式,“学”与“导”是参差存在、交替进行、和谐发展的,我们一旦解决了师生的和谐发展关系,教学就变成了一种审美艺术,此时的教学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所以,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排斥教师“导”的身份的“合法性”。只有“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才能有超越预设的生成,而不是就事论事,随波逐流。关键在于,教师们要更新教学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握“导”的契机,发挥“讲”的效益。 “课堂现场生成”犹如一柄“双刃剑”,横在所有有志于改革课堂教学的语文教师面前,它可能使课堂锦上添花,亦可能只是画蛇添足,使课堂误入歧途。前者,是我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后者,我们则应该大声喊停。为实现“生成”与“预设”的有机融合,对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固守预设而失去生成的契机,也不能因为迷恋生成而自坠陷阱,迷失方向,使语文课失去其“魂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