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9页).doc
《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第 9 页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 要】本文分析了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体建构了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提出了具体实施“阅读对话”的改良策略,明晰了“阅读教学对话”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操作要求。 【关键词】阅读对话 阅读教学对话随着课改的推进,对话成了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对话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现象。本文拟从对话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廓清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内涵,提出解决策略。一、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存在问题我们通过对36堂阅读随堂课的调查,从“对话
2、对象、对话形式、对话目标”三个大类作为观察要点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不得不令我们深思。观察要点观察结果现状分析对话对象81的课(29节)只关注15-30的优生,19的课(7节)能关注大多数学生。课堂中,教师与少数学生的问答替代了全班学生的思维。对话过程中,教师关注什么?是关注结果还是学生的思维?课堂中的替代思维现象告诉我们:教师关注结果的多,关注过程的少;关注少数学生的多,关注全体学生的少;究其实质是教师对对话认识不深入,把对话看作课堂表演的“道具”,对话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假的。对话形式86的课(31节)以师生问答式对话为主。14的课(5节)能关注生生之间思维的交流、唤醒
3、、碰撞。问答式对话是一种低效对话,这种对话缺乏思维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更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究其实质是教师缺少组织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维对话的策略,缺少机智应对学生对话中生成的能力。对话目标67的课(24节)不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进行盲目对话。对话偏离了目标,就变成了盲目对话。譬如有些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倾听文本的情况下,一味让学生大胆言说,师生对话游离文本之外。这种盲目对话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结果让语文课堂变了味,削弱了其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作用。(二)理论思考要想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首先要分清“阅读对话”理论和“
4、教学对话”理论这两个概念。课标中的对话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话”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二是“阅读教学对话”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前一层含义可理解为阅读对话就是师生各自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的过程(即师本对话、生本对话)。这种对话,侧重与阅读中师生对文本的“倾听”。后一层含义,可理解为教学对话是师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的交流和分享,侧重于教学中师生对文本的“言说”(即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对话式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对话为原则,在对话精神支配下合理地“倾听”和“言说”的动态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通过与教师、与文本、与他人及自己的对话式沟通和交流,
5、是生命主体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融合。(三)原因分析上述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对话理论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教学对话”的理解不当而出现的问题,“教学对话”既不是从过去的教师满堂讲到现在的满堂问,也不是由学生静静地听到频繁的讨论。另一方面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忽视了“阅读对话”而出现的问题,用师生交流、问答等形式代替学生对课文的反复阅读,不自觉地用“教学对话”替代“阅读对话”。基于以上现状分析,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对话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构建积极有效的阅读对话教学框架。二、总体建构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如图所示,具体内涵在下文阐述。生生群体生生个体师生群体师生个体教师比照参读身份转换学生对
6、话氛围对话话题对话形式对话常规主体转换自主预习享受静场情境激趣文本三、具体实施“阅读对话”的改良策略。(一)师本对话的改良策略。1、实现从“替”到“参”的主体转换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时往往依赖教参,并用教参替代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全盘接纳教参上的“教学要求”、“教材说明”、“教学建议”,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实际上,我们要把教参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看待,拿到一篇教材,教师首先教师带着自身的素养、学识、情感、背景进入文本、理解文本、个性化地解读文本,这样才能实现教师与文本主动深入地对话。我们提倡教师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实现这一对话主体的转换。根据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作者崇拜、读
7、者崇拜、文本崇拜等不同的姿态和立场,在具体的文本细读实践中,各种姿态往往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作用和影响。2、实现读者、教育者、儿童的身份转换教师在进行与文本的对话时,应该有三种身份。一是以普通读者的自由身份阅读,保留自己最初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第二是教育者的身份,从教学的角度发现和挖掘文本的价值,确定教学所需达成的目标,教师需要思考这篇课文在哪些方面构成了独特的语文教学资源,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载体。第三是以儿童的视角来阅读,尽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特,但不能忘记学生也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为了实现这种身份转换,我们制定每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的依据中就有非常关键的一项学情
8、分析。也就是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思考孩子与文本对话时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怎么想?他们与文本对话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发展可能性具体又是怎样的?他们与文本对话的障碍点、提升点又是什么?从而让儿童立场具体化。为了实现这种身份转换,我们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案。学校:班级: 设计者:日期:学科:课题:教时:课型:教学目标:设计依据:A教材分析 B 学生分析文本的育人价值 已有基础:文本的特点 障碍点:提升点: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二)生本对话的改良策略。1、自主预习,初会文本。预习是课前学生独立与文本进行的初次对话,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练习的过程。这种
9、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课堂上师生、生生对话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它是在培养独立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撷取知识等能力。我校处于处于个私经济发达的乡镇地区,学生大多是小商小贩的子女,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我们按年段制定了学生预习的一般要求。(见下表)教师可以根据各班的情况作灵活的调整。年段朗读生字新词批注学习低段有兴趣读会圈,尝试读,尝试记。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疑难处,画出好词好句。中段读通读顺一圈、二读、三记,四查。1、标出自然段序号,自主质疑,画出好词好句。2、尝试概括段意3、尝试在关键词句旁写感受。高段读通读好一圈、二读、三记,四查。1、标出自然段序
10、号,自主质疑,画出好词好句。2、了解故事梗概,尝试理清文脉。3、在关键词句旁写感受。4、根据需要收集信息。2、享受静场,揣摩文本就目前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操作而言,“瓶颈”问题在于,课堂上留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特别是公开教学,鲜见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静场”。研究中我们发现“静场”的缺席,导致了阅读教学形式泛滥,实质走低。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呼唤“静场”的回归。研究中我们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段每节课用2-3分钟,中年段每节课用5-6分钟,高年段每节课用7-8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宁静之中“心”临其境地与文本对话,或默读,或静思、或批注、此时的学生与文本对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对话 阅读教学 实践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