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与薪酬管理(13页).doc
《绩效与薪酬管理(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与薪酬管理(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绩效与薪酬管理-第 13 页 绩效管理系统企业为什么需要组织系统 组织分工、绩效薪酬、招聘培训、生涯规划的制度与方法,能激活企业内在的运营规律,达到利润倍增、成熟稳定。华为投入1亿元换来的是每年1000亿销量,吉利汽车从无名小卒建立管理系统到收购世界名车沃尔沃,无不在向世界证明:重视系统的建设,就是等于把握商机与实现梦想。 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工资不是绩效考核的目的,绩效管理只是一个过程,企业与个人共同的目标才是最终目的。绩效重在沟通。绩效反馈是绩效考核的最后一步,是由员工和管理人员一起,回顾和讨论考评的结果,如果不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评的员工,考核将失去极为重要的激励、奖惩和培训的功能。因此,
2、有效的绩效反馈对绩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格是绩效管理过程的最好呈现,但绩效管理千万不能变成变成填写各式各样的表格,记住,表格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不要仅仅聚焦于表面浅显的工作,管理者和员工做好每一环节的绩效沟通,才能让表格发挥更好的效力。绩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现目标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清除目标执行过程中的诸多困难,继而改进绩效,促进目标的达成。绩效仍然是大多数企业奖惩员工的基础,但是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氛围和学习型的文化。绩效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分为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绩效管理关注两点:行为改善和结果,大多数企业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只关注结果的考
3、核和奖惩。一、 绩效管理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统计类相关方法: 1. 层次分析法2. 主成分分析法 纵观以上三个管理类方法来看,比较适合培训行业的绩效管理方法是关键绩效指标KPI,我们跨考现阶段处于集体化阶段,要向规范化阶段发展,就要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持续地取得高效益。通过KPI可以落实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重点,传递企业的价值导向,有效激励员工为企业战略的实现共同努力。 $理论支持 1、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关键绩效指标,是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
4、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准比较鲜明,易于做出评估。它的缺点是对简单的工作制定标准难度较大;缺乏一定的定量性;绩效指标只是一些关键的指标,对于其他内容缺少一定的评估,应当适当的注意。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 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
5、%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是指年度经营目标的设定必须与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责紧密相关,它是预算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和公司管
6、理层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协商的结果,必须经过他们的共同认可和承诺(跨考的可以通过打印出绩效标准,发给每位员工看,再开会协商看那些可以实现的)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制定有效的绩效计划,应该严格的遵守一定的步骤,总结来说,绩效计划的制定全过程共分七大步骤: 第一步,全员绩效基础理念培训 绩效管理要想真正走向成功,真正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保障,那么就必须让每个员工都理解并接受绩效管理。实际上,绩效管理应该是每个员工都应该渴求的管理举措。很多企业,经理人或者员工抵触甚至对抗绩效管理,实际上是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当然也不乏绩效管理的推行者也把绩效管理给搞
7、错了。绩效管理的真谛不在于考核,而在于改善行为,最终提升绩效。通过正确的绩效管理,能够改善提升员工的绩效,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发展自我,更好的胜任工作。 通过全员绩效管理理念的培训,员工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绩效管理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参与绩效管理这是每个员工的权利,也是每个员工的基本义务。这样就为绩效计划的有效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诠释企业的发展目标 绩效管理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那么绩效计划也应该来自于战略。经理人和员工都应该了解企业的战略,了解企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因为,绩效计划实际上就是来源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层层分解。 同时,企业领导诠释企业发展目标还可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
8、强员工的主动精神。员工对企业发展目标了解越多,那么就越容易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通过企业发展目标的层层分解,最终就能够形成各个岗位的绩效计划与目标。比如跨考明年的目标要达到600万, 第三步,将企业发展目标分解为各个部门的特定目标 部门目标来自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不但企业的发展目标可以分解到生产、销售等业务性部门,而且对于财务、人力资源等业务辅助性部门,其工作目标也与整个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 经理人要善于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分解出本部门的目标。有了部门目标,才能够进一步分解制定每个员工的岗位目标。 第四步,员工为自己制定绩效计划草案和审核员工制定的绩效计划 在设定绩效计划之前,员工应该对本岗位
9、的工作描述进行回顾,重新思考职位存在的目的和主要工作职责。经理人可以根据岗位的实际变化调整工作职责。制定绩效计划,员工首先要非常清晰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 清楚自己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之后,员工要根据部门的目标,结合自身实际,草拟自己的绩效计划与目标。绩效计划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工作任务目标,还包括要达到的绩效具体标准,主要考核指标,工作目标的权重,工作结果测量方法等等。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培养员工的绩效计划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员工对自己、对岗位、对绩效计划的认知和定位。 有些员工制定的绩效计划不切合实际,有的偏高,有的偏低,或者不够具体等情况。经理人要善于发现绩效计划的问题所在,
10、分析员工为什么会把绩效目标定得太高,或者太低。同时,经理人还应该利用SMART原则来分析员工制定计划和目标的有效性。 所谓SMART原则,实际上就是有效制定绩效计划的五个标准。S是Specific,就是绩效计划必须具体、明确;M是Measureable,即绩效计划必须是可衡量的;A是Actionable,绩效计划必须是可执行的;R代表Real,即绩效计划必须是员工能力的真实反映,是可以实现的;T是TimeBound,绩效计划必须要有时间限制。 经理人审核员工的绩效计划,可以发现员工的真实心理,可以根据每个员工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第五步,经理人与员工就绩效计划进行沟通经理人和员工都应该确定一个
11、专门的时间用于每年的绩效计划的沟通。经理人和员工都应该高度重视绩效计划的沟通。在绩效计划沟通的时候,气氛一定要尽可能宽松,不要给员工太大的压力,经理人要把焦点集中在开会的原因和应该取得的结果上。 绩效计划的沟通,先要由员工阐述自己绩效计划制定的出发点;经理人要首先肯定双方一致的部分;经理人要就不一致部分提出修改意见,双方不断的进行友好性协商。 绩效计划过程结束时,经理人和员工应该能以同样的答案回答关于绩效指标等重要问题,以确认双方是否对绩效计划达成了共识。 经理人与员工要对绩效计划达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有: 员工在本绩效管理周期内的工作任务职责有哪些? 员工的具体工作任务目标有哪些? 员工的工作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绩效 薪酬 管理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