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草原上》教案(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草原上》教案(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音乐草原上教案-第 3 页草原上教案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歌曲 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结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是近期内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试唱教学的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们再学习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乐理知识及音高概念,在发展学生读谱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过渡作用。2、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是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可以进
2、行简单的视唱训练,但在表现音乐方面却萌生一丝羞涩。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受蒙古族歌舞的民族风格。知识目标:在视唱教学中巩固学生对音高、基础乐理的综合运用。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上。2.初步体会蒙古族民歌羽调式的旋律特色,体验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表现。教学难点:1.视唱教学中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及音准的把握。2.教学mi、sol、la,并进行以此为基础间的旋律创编。四、学法指导: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讲解法、示
3、范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交流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而学生则通过听、演、唱、说、舞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五、教学过程:1.音乐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老师要播放一段歌曲,你们能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学生聆听 (预设:这是蒙古族的歌曲,藏族的歌曲)2.揭示课题,初步聆听导语:同学们的小耳朵很灵,这的确是一首蒙古族的民歌,那谁能告诉我,蒙古族的小朋友生活在那里呀?(预设:内蒙古的大草原上,住着蒙古包)同学们说得特别好,肯定有人亲眼见过那里的
4、样子,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演唱的这首蒙古族的民歌草原上,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曲和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快乐的牧羊人的情绪有什么不同?(预设:更抒情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看歌谱,从这里找到答案。3.学习歌曲(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节奏的规律教师出示歌谱,边听边观察歌曲旋律的变化,发现节奏、旋律重复的部分。导语:请你们边看歌谱,边听老师弹奏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预设:发现重复的乐句)(2)画出旋律线,视唱歌谱中重复出现的旋律教师出示课件中的旋律线,学生一起模唱歌谱导语:让我们用手势画出旋律线,唱一唱歌谱。(本首歌曲的谱面是两个升号调。因此,提示学生第一个音的唱名是mi)(3)师生接唱歌
5、谱,巩固音准。学生演唱每一行的前两个小节,教师接唱后两个小节。(机动内容:如果学生演唱歌谱的效果较好,可以尝试增加难度!和教师互换演唱歌谱或完整演唱歌谱。)难点的解决:教师演唱的部分让学生用“wu”唱一唱,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用连贯的气息进行演唱。(4)填词演唱歌曲轻声读词,感受歌词字尾音上的押韵,指导学生开口音ao的口型及发音,特别是乐句长音的保持。4.完整的演唱歌曲并用肢体表现(1)随着老师的钢琴完整的演唱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音准或气息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2)随音乐边唱边表演5.回顾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1)聆听并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这首草原就是我的家也是蒙古族的民歌,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教师出示歌谱,学生边听边感受。(2)归纳歌曲尾音结束在la上的羽调式特点课堂小结:蒙古族的民歌有的同学也听了很多,你们关注过旋律的特点吗?比如:下次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看看它又是哪个音结束的呢?下次我们再来继续感受蒙古族的民歌,同学们再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