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_碳和碳的氧化物_知识结构图(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_碳和碳的氧化物_知识结构图(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_碳和碳的氧化物_知识结构图-第 8 页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结构图金刚石:硬度大,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作钻头)物理性质 石墨: 硬度小、 有滑腻感、 能导电 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60: (作铅笔芯) (作润滑剂) (作电极) 碳单质 木炭、活性炭: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 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作燃料 2、可燃性 (1)充分燃烧(氧气充足):C + O2 = CO2 化学性质 (2)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2C + O2 = 2CO用途:冶炼金属 3、还原性 C + 2CuO = 2Cu + CO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Fe2O3 = Fe + CO2 物理性质 密度:CO2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水溶性:CO2 能溶于水1、CO2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O2 能与水反应:CO2 + H2O = H2CO3(H2CO3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H2CO3 = CO2+ H2O化学性质 3、CO2 能与碱溶液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2气体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无现象) 吸收CO2气体CO2 4、CO2 能与碳反应:CO2 + C = 2CO(吸热) 反应原理: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 +
3、 2HCl = CaCl2 + CO2+ H2O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实验室制法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CO2已收集满 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时CO2气体 用途: 1、干冰人工降雨 2、灭火 3、植物光合作用(气体肥料) 对环境的影响:CO2 不是空气污染物,CO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1、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作燃料CO: 化学性质用途:冶炼金属2、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
4、水变浑浊) 3CO + Fe2O3 = 2Fe + 3CO2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毒性: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煤气中毒的原因)碳和碳的化合物专题复习【复习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及应用。2、构建以二氧化碳为核心的物质转化图。3、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复习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情感目标:渗透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构建观、整合观。【教学重点】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化学性质和应用;知识网络的构建。【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化学性质的综合应用。【复习方法】归纳法【教学准备】PPT课件、学案【教学环节】
5、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一类物质的种类相当多,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联系,它就是碳和碳的化合物。今天,教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聆听。直接引出课题。【展示复习目标】【复习知识形成网络】1、对物质进行分类播放生活中木炭、石灰石、干冰、纯碱、碳酸饮料、天然气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图片。问:这些图片中含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涉及哪些类别呢?观看回答联系生活,从生活走进化学,激发学生兴趣。从物质类别上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2、碳单质简介: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而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等。聆听
6、认识碳的单质。过度:碳单质如何转化为碳的两种氧化物呢?一氧化碳又如何转化为二氧化碳呢?思考,回答归纳:C、CO、CO2 之间的转化。设疑,激发思考。3、CO简介: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用途。强调:化学方程式书写细节。完成练习1;复习CO化学性质。4、CO2过度: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极少为0.033%,它与我们的生存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过度:二氧化碳又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引导:H2CO3 、CaCO3又怎么转化为CO2呢?说明H2CO3 、CaCO3具有什么化学性质?1、 完成练习2、3;2、 完成练习4(学生黑板展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学纠错;分析二氧化碳C端收集的原因。)3、学生从练习题中归纳并
7、补充CO2的化学性质,同时构建CO2转化为CO、H2CO3 CaCO3、 Na2CO3 的转化图。4、学生构建H2CO3 、CaCO3转化为CO2的转化图,归纳H2CO3 、CaCO3的化学性质。通过练习、知识归纳突破重点物质的复习;提升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5、N a2CO3过度:CO2能转化为N a2CO3 ,而 错误!链接无效。俗称什么呢?设疑:错误!链接无效。又怎么转化为错误!链接无效。?强调分析:错误!链接无效。化学性质。完成练习51、完成练习6;(先小组讨论,再练习;同时学生黑板展示答案、同学纠错、补充不同答案、分析解题思路。)2、归纳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构建Na2CO3 与错误!链接
8、无效。复习物质的俗称。错误!链接无效。化学性质是重点,通过练习、归纳、分析强化。7、有机物简介:甲烷构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图。认识甲烷。8、物质转化图点拨:碳及其化合物种类很多,老师在这里只是带领大家以二氧化碳为核心构建了与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图,还有其他物质如:小苏打、葡萄糖与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请同学们下去继续完善;今天,老师要交给你们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我们要善于抓住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明确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进行归纳、整合。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综合应用】导入:知识网络图中我们要重点掌握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并能解决一些综合问题。总结:解题方
9、法。完成综合例题。(学生通读一遍题干;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同时学生黑板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路。)通过综合应用题强化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审题,分析,逐步养成正确审题的习惯;提升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结束语1、对应复习目标。2、学生交流:这节课你学到的复习方法?你在知识方面的收获、疑惑?3、小组表现?知识、方法的回顾、小结。【板书设计】知识网络图。【教学反思】【基础练习】1、 用CO气体来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如下,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为_ _。(2)C装置是对尾气进行处理,因为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 。2、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
10、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A CO B CO2 C CH4 D C3、空气成分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 作用4、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发生的方程式为 ,装置B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
11、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5、下列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 干冰H2O B 烧碱 NaOH C 纯碱Na2CO3 D小苏打 NaHCO36、把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加入一种酸Na2CO3+ = CO2 + + 加入一种碱溶液 Na2CO3+ = CaCO3 + 加入一种盐溶液Na2CO3+ = CaCO3 + 【综合应用】7、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