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6页).doc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第 6 页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备课时间:2015.3复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的几个相关名词: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能画出关于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2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3能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仪器的工作原理作出定性说明。4了解眼睛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视力的矫正。 知识梳理:一、透镜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两者的特征如下表: 凸透镜凹透镜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重要的术语焦点
2、和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虚焦点特别提醒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焦距的长短,表面越 (凸透镜越 厚),焦距越短。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 。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的重点,将下列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fu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v2f投影仪uf不成像三、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
3、镜3眼睛: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镜,形成的像呈现在_(即光屏)上。形成的是_像。正常人眼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_;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_。4近视眼及其矫正:看不清_的物体;晶状体_,折光能力_,使像成在视网膜_;需配戴_矫正。 5远视眼及其矫正:看不清_的物体;晶状体_,折光能力_,使像成在视网膜_;需配戴_矫正。6显微镜:显微镜由两组透镜构成,都相当于一个_镜,物镜成_像,目镜成_像。7望远镜:望远镜可使远处的物体在_附近成实像,目镜是用来把这个像进行_,从而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典例解析考点一、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例1】(2013,株洲)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
4、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_移动。 AAO BAF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解析】当物体AB沿着主光轴远离凸透镜时,由A点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传播路径未发生改变,经过透镜后始终过焦点,而由A点发出的经过光心O点的光线角度发生变化,这两条光线的交点就是像点A的位置,所以像A会沿着AF移动。【答案】B【变式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
5、律及其应用 【例2】(2014,南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 cm)、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这是照相机的应用。故A选项正确。【变式题2】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移到距凸透镜18 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 cm B10 cm C16 cm D20 cm 实验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选用焦距f适合的凸透
6、镜,f和光具座长度L的关系要满足L4f,这样才能完成实验的各种情况。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实验时,凸透镜不动,将烛焰由远及近靠近凸透镜,光屏则相应地远离凸透镜,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4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大。 5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用遮光板遮住,成像性质不变,只是像变暗了。 【例3】(2013,扬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透镜 及其 应用 复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