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第 15 页民事法律关系一、 几种交易的民事法律关系定性1.支付宝(1)契约性联营。民法通则第53条规定,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按照合同的约定各自独立经营的,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合同约定,各自承担民事责任。加盟连锁的本质,特许者将自己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势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使用按照合同规定,在特殊者同意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1) 合同责任,严格按照合同相对性规则。(2) 侵权责任,按照侵权责任法处理。2. 雇佣与加工承揽其区别有二,第一,标的不同。雇佣的标的是提供劳务;承揽的标
2、的是完成工作的成果。第二,主体地位不同,雇佣具有从属关系,雇主决定劳务如何支付,承揽无从属关系,承揽人决定如何提供劳动。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依照不同的标准,民事法律关系可作如下分类:1. 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1) 财产法律关系,指的是以财产利益为客体,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物权法律关系和债权法律关系。(2) 人身法律关系,指的是以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为客体,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
3、人格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2. 绝对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民事法律关系(1) 绝对民事法律关系,指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凡是以支配权为要素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均为绝对民事法律关系。物权法律关系、人身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都是绝对法律关系,在这些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都是特定的一人或者数人,义务主体都是权利人以外的不特定的人,义务主体均负有不侵犯绝对权的不作为义务。(2) 相对民事法律关系,指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也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凡是以请求权为要素所形成的法律关系都是相对民事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物权请求权法律关系、占有保护请求权法律关系等都是相对民事法律关系。在这
4、种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一人或者数人,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人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予以配合才能实现。3. 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1) 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指只有一组相对应的权利义务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就某物形成的所有权关系;约定赠与某物形成的赠与合同关系。(2) 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指由两组以上权利义务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4. 主民事法律关系和从民事法律关系(1) 主民事法律关系,指相互依存的两个民事法律关系中,能够独立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2) 从民事法律关系,指相互依存的两个民事法律关系中,不能独立存在,需依附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
5、的民事法律关系。从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从属性,主法律关系无效、消灭的,从法律关系亦无效、消灭。例如,主债权债务关系为主民事法律关系,担保该债权债务的抵押合同、质押合同、保证合同、定金合同为从民事法律关系。5. 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1) 调整民事法律关系,指因合法行为而形成,主体权利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法律关系、无因管理之债。(2) 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指因不合法的行为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如返还原物请求权法律关系、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需注意: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可能转化为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例如,合同属于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一旦债务人违约,则转化为保护性
6、民事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因素。由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1.主体。指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包括四类:(1) 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2)法人。(3)其他组织。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分公司。(4)国家。2.内容。包括权利、义务、风险、权能、法律约束等,但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3.客体。指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不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不同的。(1)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和权利。(2)人格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格利益(生命、健康、肖像、姓名等)。(3)身份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身份利益(
7、同居、忠实、抚养、赡养、扶养)。(4)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创造性智力成果与工商业标记(作品、技术方案、标记)。(5)债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给付(债务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四、民事法律事实1.概念与类型。民事法律事实,指按照法律规定,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2.下列事实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事实:(1)好意施惠关系。又称为情谊关系,泛指不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关系的约定或者承诺。下列“无偿”约定或者承诺为好意施惠关系:才、搭乘便车,乘客叫醒另一乘客到站下车,顺路代为投递信件,约定请人吃饭,相约参加宴会、舞会、旅游、看电影,为人指路。它的法律效果:不产生合同关系,不排除侵权之债
8、的成立。(2)法外空间。日出、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散步、读报、起床、睡觉等人的生活均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不属于法律事实。引发宗教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恋爱关系、友谊关系的客观情况,也不属于法律事实。(3)婚约,在中国大陆,婚约不是民事法律事实,不具有法律效力,婚约不是合同。与婚约相关的问题是彩礼。须注意:“支付彩礼”的性质为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当然是民事法律事实。支付的彩礼如何处理呢?原则上,赠与人不得请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彩礼,但是。婚姻法解释第10条规定了三条例外,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赠与人有权请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彩礼: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
9、手续后又离婚,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彩礼,离婚后,给付一方因为给付彩礼而生活困难的。(4)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有些约定貌似合同,但是按照性质不宜使用合同法调整或者采用合同法调整将产生不公正结果的,被定性为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不属于法律事实,不产生合同法上的法律效果。五、民事权利的分类(一)形成权、抗辩权、支配权、请求权(区分标准:权利的作用)1.形成权。指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消灭的权利。(1)形成权的类型。第一大类是财产法上的形成权,分为:债法上的形成权: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权、效力待定合同中的善意相对人撤销权、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选择之债中的选择权,法定抵销权、债务免除
10、权、合同解除权、试用买卖合同中买受人的认可权、选择权。物权法上的形成权:典物回赎权、共有物分割请求权、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第二大类是身份法上的形成权,分为:继承法上的形成权:遗嘱撤销权、继承权抛弃、受遗赠权抛弃、遗产分割请求权。婚姻法上的形成权:可撤销婚姻中受胁迫人 的撤销权、离婚请求权、收养关系接触权。(2) 形成权的特点: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形成权无对应的义务。形成权行使时,相对人处于容忍形成权行使之法律效果发生的法律地位,谈不上相对人负有何种法律关系。形成权无对应的义务。形成权具有从属性。形成权须依附于基础法律关系,不能与所依附的基础关系分离而转移。例如,合同撤销权、解除权不得脱离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15页 民事法律 关系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