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管道布置设计(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管道布置设计(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管道布置设计(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管道布置设计-第 8 页第六章 管道布置设计第一节 化工车间管道布置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一、化工车间管道布置设计的任务(1)确定车间中各个设备的管口方位和与之相连接的管段的接口位置。(2)确定管道的安装连接和铺设、支承方式。(3)确定各管段(包括管道、管件、阀门及控制仪表)在空间的位置。(4)画出管道布置图,表示出车间中所有管道在平面、立面的空间位置,作为管道安装的依据。(5)编制管道综合材料表,包括管道、管件、阀门、型钢等的材质、规格和数量。二、化工车间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化工车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并能满足生产要求;(2)便于操作管理,并能保证安全生产;
2、(3)便于管道的安装和维护;(4)要求整齐美观,并尽量节约材料和投资。化工车间管道布置除了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仔细考虑下列问题。1.物料因素(1)输送易燃、易爆、有毒及有腐蚀性的物料管道不得铺设在生活间、楼梯、走廊和门等处,这些管道上还应设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和水封等防火防爆装置,并应将放空管引至指定地点或高过屋面2m以上。(2)有腐蚀性物料的管道,不得铺设在通道上空和并列管线的上方或内侧。(3)管道铺设时应有一定的坡度,坡度方向一般是沿物流的方向,坡度一般为1/100 - 5/1000。粘度小的液体物料管道可取5/1000左右,含固体的物料管道可取1/100左右。(4)真空管线应尽量短,
3、尽量减少弯头和阀门,以降低阻力,达到更高的真空度。2考虑施工、操作及维修(1)管道应尽量集中布置在公用管架上,平行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不妨碍门窗开启和设备、阀门及管件的安装维修,并列管道的阀门应尽量错开排列。(2)支管多的管道应布置在并行管线的外侧,引出支管时,气体管道应从上方引出,液体管道应从下方引出,管道应尽量避免出现“气袋”、“口袋”和“盲肠”。(3)管道应尽量沿墙面铺设,或布置在固定在墙上的管架上,管道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以能容纳管件、阀门及方便安装维修为原则。3安全生产(1)架空管道与地面的距离除符合工艺要求外,还应便于操作和检修。管道跨越通道时,最低点离地:通过人行道时不小于2m;
4、通过公路时不小于4.5m;通过铁路时不小于6m;通过厂区主要交通干线时离地5m。(2)直接埋地或管沟中铺设的管道通过道路时应加套管等加以保护。(3)为了防止介质在管内流动产生静电聚集而发生危险,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应采取接地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4)长距离输送蒸汽或其他热物料的管道,应考虑热补偿问题,如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设置补偿器和滑动支架。4.其他因素(1)管道与阀门一般不宜直接支承在设备上。(2)距离较近的两设备间的连接管道,不应直连,应用45o或90o弯接。(3)管道布置时应兼顾电缆、照明、仪表及采暖通风等其他非工艺管道的布置。第二节 管架和管道的安装布置管架是用来支承、固定和约束管道
5、的。管架可分为室外管架和室内管架两类。室外管架一般由独立的支柱或带有衍架式形成的管廊或管桥。而室内管架不一定另设支柱,经常利用厂房的柱子、墙面、楼板或设备的操作平台进行支承和吊挂。任何管道都不是直接铺设在管架梁上,而是用支架支承或固定在支架梁上的。管道支架(管卡、支架、吊架)已有标准设计,按管架通用系列选用。一、管道在管架上的平面布置原则(1)较重的管道(大直径、液体管道等)应布置在靠近支柱处,这样梁和柱所受弯矩小,节约管架材料。公用工程管道布置在管架当中,支管引向左侧的布置在左侧,反之置于右侧。形补偿器应组合布置,将补偿器升高一定高度后水平地置于管道的上方,并将最热和直径大的管道放在最外边。
6、(2)连接管廊同侧设备的管道布置在设备同侧的外边;连接管架两侧的设备的管道布置在公用工程管线的左、右两边。进出车间的原料和产品管道可根据其转向布置在右侧或左侧。(3)当采用双层管架时,一般将公用工程管道置于上层,工艺管道置于下层。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布置在下层和外侧,防止泄漏到下面管道上,也便于发现问题和方便检修。小直径管道可支承在大直径管道上,节约管架宽度,节省材料。二、管道和管架的立面布置原则(1)当管架下方为通道时,管底距车行道路路面的距离要大于4.5m;道路为主干道时要大于6m;是人行道时要大于2.2m;管廊下有泵时要大于4m.(2)通常使同方向的两层管道的标高相差1.0 - 1.6m
7、(3)管架下布置机泵时,其标高应符合机泵布置时的净空要求。若操作平台下面的管道进人管道上层,则上层管道标高可根据操作平台标高来确定。(4)装有孔板的管道宜布置在管架外侧,并尽量靠近柱子。自动调节阀可靠近柱子布置,并用柱子固定。若管廊上层设有局部平台或人行道时,需常操作或维修的阀门和仪表宜布置在管架上层。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管道布置一、容器的管道布里1立式容器(包括反应器)(1)管口方位立式容器的管口方位取决于管道布置的需要。一般划分为操作区与配管区两部分(见图6-1)。加料口、温度计和视镜等经常操作及观察的管口布置在操作区,排出管布置在容器底部。(2)管道布置立式容器(包括反应器)一般成排布置,
8、因此把操作相同的管道一起布置在容器的相应位置,可避免错误操作,比较安全。2卧式容器(1)管口方位。液体和气体的进口一般布置在容器一端的顶上,液体出口一般在另一端的底部,蒸汽出口则在液体出口的顶上。进口也能从底部伸入,在对着管口的地方设防冲板,这种布置适合于大口径管道,有时能节约管子与管件。放空管在容器一端的顶上,放净口在另一端的底下,同时使容器向放净口那头倾斜。若容器水平安装,则放净口可安装在易于操作的任何位置或出料管上。如果人孔设在顶部,放空口则设在人孔盖上。安全阀可设在顶部任何地方,最好放在有阀的管道附近,这可与阀共用平台和通道。(2)管道布置。它的管口一般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各种阀门也直接
9、安装在管口上。若容器底部离操作台面较高,则可将出料管阀门布置在台面上,在台面上操作;否则应将出料管阀门布置在台面下,并将阀杆接长,伸到台面上进行操作。二、换热器的管道布里1.管口布置与流体流动方向合适的流动方向和管口布置能简化和改善换热器管道布置的质量,节约管件,便于安装。2.换热器的管道布置(1)平面配管。平面布置时换热器的管箱正对道路,便于抽出管箱,顶盖对着管廊。配管前先确定换热器两端和法兰周围的安装和维修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不能有任何障碍物。配管时管道要尽量短,操作、维修要方便。在管廊上有转弯的管道布置在换热器的右侧,从换热器底部引出的管道也从右侧转弯向上。从管廊的总管引来的公用工程管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管道 布置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