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doc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 11 页高三寒假开学考试试题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2、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若在北方,百鸟啼鸣,一定是春天来了。一个漫长的冬季,除了雪花(飘落/坠落)的声音,除了冰河迸裂的声音,苍茫的天地之间是蔓无边际的沉寂。只有春天来临,声音和颜色才如蛰伏的虫儿一样,不知从什么地方都(钻/长)了出来。春天里,人心会如泛青的原野,萌生出各种“花花草草”的念想。近于哀愁的喜悦,风一样扫过心头,本来纯净的心灵便被吹得纷乱如麻,青春啊,人生呀,未来呀,被一支画笔随意涂抹含苞待放的花朵、双飞的燕子、和暖而明媚的阳光我起身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幕缠绵
3、的江南烟雨。粉墙黛瓦的房屋、小巧(精致/精制)的苏式院落、碧绿的荷池、长长的回廊,更显其隽永、幽深。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形有错的一项是A苍茫冰河迸裂B蛰伏蔓无边际C明媚 纷乱如麻D缠绵粉墙黛瓦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飘落长精制B坠落 长精制C飘落钻精致D坠落 钻精致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一幅找不到重心的图画一应景物恰好被迎面的一树桃花掩映B如一幅图画找不到重心迎面的一树桃花恰好掩映了一应景物C如一幅找不到重心的图画迎面的一树桃花恰好掩映了一应景物D如一幅图画找不到重心一应景物恰好被迎面的一树桃花掩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医
4、生告诉他一定要坚持运动,不要抽烟喝酒、暴饮暴食,长此以往,身体状况就会慢慢有所改善。B晚年的杨绛闭门谢客,生活简朴,自言“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但她给清华大学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其人格其行为令人肃然起敬。C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一尘不染。D我们要有不怕得罪人的责任与担当,惩前毖后,冷语冰人,对某些同志就要给他们浇浇冷水,降降温。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根据俄罗斯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来看,自上月以来,整个俄罗斯已有至少37个以上的地区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B4月30日,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在首都蒙罗修亚接见了中国维和警察防
5、暴队,称赞防暴队维护利比里亚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C旅游中常见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等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D一个小板凳,一张小圆桌,冬天一盆炭火,夏天一盆凉水陈忠实就是在这样简陋的老屋里写出了白鹿原。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与“中国文学”“汉文学”“华语文学”等以往对于中华民族文学的指称相比,“中华文学”概念不仅在内涵上更切合中华民族文学时间的久远性、空间的广阔性、创作主体的多民族性以及语言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在外延上也更具包容性。“中华”比“中国”更具涵盖力和开放性,“中国”一词最初见于周成王时代铜器何尊铭文,其
6、义为“帝王所都”;此后则指“中土”,与“四方”“四夷”相对。如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孟子梁惠王上:“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都是将“中国”视为与“四方”“四夷”相对的地理空间。而“中华”(或称“华”“诸华”)则兼地理空间、民族与文化而言之。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载西戎之杰出者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可见“诸戎”与“华”的不同,既有地域、民族方面的,但主要是文化方面的不同。关于“中华”与“中国”之区别,章太炎先生曾有精辟的概括:“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
7、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宋齐,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称中华如故。以此推知,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可决知也。”(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他认为,“中华”虽最初也有地域、民族上的内涵,但主要还是以文化而言,无论中国或四夷,只要认同华夏文化者,均属中华,因此“中华”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和历时性的概念,用太炎先生的话说,就是“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这样看来,“中华文学”的提法显然在历史的涵纳性方面更为符合
8、中华文学发展的实际。有的学者也以“汉文学”“华语文学”代指中国文学或海外汉语文学,这两个概念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不必特别说明。此外,“中华文学”概念的提出,更深层的意义应当还在于面对当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学研究学术方法的创新,以及对过去的一个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界关于中华民族文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引领作用。在这种新的学术理念的引领下,传统研究中的一些偏颇有可能得到纠正,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有可能获得解决的途径。举例来说,过去学者争论颇多的中国文学史上有无“史诗”的问题,如果在“中华文学”概念所指的研究思路下即可得到完满的解决。黑格尔认为中国上古时代不存在荷马史诗那样的叙事作品,中国学者持不同意
9、见者举出诗经周族史诗反驳其说,赞同者则从汉语特点不适宜长篇史诗产生的角度出发证明黑格尔的观点。如果先悬置这一问题,将考察的范围扩展至汉民族以外的口传文学,则很容易发现如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长篇史诗。这样,黑格尔结论的不可信便显而易见了。(选编自文史知识)6.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与“中国”两个不同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的区别,以及二者在历史发展及中华文学上的具体体现。B. “中华”作为一个具有动态性和历时性的概念的原因,以及在中华文学上的具体体现。C.本文重点对“中华文学”的内涵、外延及意义进行论证与厘清,特别突出了“中华文学”历史的涵纳性。
10、D. “中华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文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引领作用。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与“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的“中国”一词的含义是一样的。B“中国”与“中华”的区别,既体现在地域有别、民族有异,更体现在文化方面存在的明显不同。C按照章太炎先生的说法,“中华”这一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性和历时性的概念。D如果我们扩展考察的范围,不局限于汉民族的口传文学,就很容易发现黑格尔结论的不可信。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一词兼具地理空间、民族与文化等属性,因此,它比“中国”一词更具涵盖力和开放性。B只要有了
11、“中华文学”这一概念的引领,传统研究中的一些偏颇就能得到纠正,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能获得解决的途径。C“汉文学”“华语文学”两种提法不仅在内涵上存在许多不足,而且在外延上也缺少足够的包容性。D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长篇史诗是与荷马史诗相似的叙事作品。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故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将者,且也。不言已圣,言且圣者,以为孔子圣未就也。夫圣若为贤矣,治行厉操,操行未立,则谓且贤。今言且圣,圣可为之故也。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12、六十而耳顺。”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当子贡答太宰时,殆三十、四十之时也。魏昭王问于田诎曰:“寡人在东宫之时,闻先生之议曰为圣易有之乎?”田诎对曰:“臣之所学也。”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乎?”田诎曰:“未有功而知其圣者,尧之知舜也。待其有功而后知圣者,市人之知舜也。今诎未有功,而王问诎曰:“若圣乎?敢问王亦其尧乎?”夫圣可学为,故田诎谓之易。如卓与人殊,禀天性而自然,焉可学?而为之安能成?田诎之言“为圣易 ”,未必能成,田诎之言为易,未必能是;言“臣之所学”,盖其实也。圣可学,为劳佚殊,故贤圣之号,仁智共之。子贡问于孔子:“夫
13、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由此言之,仁智之人,可谓圣矣。孟子曰:“子夏、子游、子张得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骞、颜渊具体而微。”六子在其世,皆有圣人之才,或颇有而不具,或备有而不明,然皆称圣人,圣人可勉成也。孟子又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已则已,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之圣人也。”又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之者
14、,莫不兴起,非圣而若是乎?而况亲炙之乎?”夫伊尹、伯夷、柳下惠不及孔子,而孟子皆曰“圣人”者,贤圣同类,可以共一称也。宰予曰:“以予观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孔子圣,宜言圣于尧、舜,而言贤者,圣贤相出入,故其名称相贸易也。(选自论衡知实篇,有删减)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言且圣者,以为孔子圣未就也就:靠近,成为 B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知:知识C言“臣之所学 ”,盖其实也实:符合实际D圣贤相出入,故其名称相贸易也贸:交换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言且圣,圣可为之故也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B然则先生圣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我学不厌,
15、而教不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以予观夫子,贤于尧、舜远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B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C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D子贡曰/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宰向子贡问孔子是不是圣人,子贡认为孔子己经是圣人,因为上天让他多才多艺。B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意思就是自己到了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能明辨是非真假。C田诎认为,尧在舜还没有
16、作出功绩前就能知道舜是圣人,而一般人等到舜有了功绩后才知道舜是圣人。D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人,孔子能做到可以做官就做官,做不成官就不做,能做多久就做多久,该离开就赶快离开。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如卓与人殊,禀天性而自然,焉可学?而为之安能成?(5分)(2)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5分)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塞上闻笛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春夜闻笛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梅花落是古代笛子
17、曲的代表作品。系诗人谪迁江淮时之作。(1)第一首诗描写了“塞上”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2)两首诗中都含有“一夜”一词,请分析其含义和表达效果。(4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子罕“ ,”,意思是说,天气寒冷,松柏晚于其他植物谢落,比喻人要坚韧不屈,不改初心。(2)劝学中“,”两句用“木与绳”“金与砺”的关系做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3)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中“,”两句写了作者对春天的极度喜爱,渴望与春同住的心情。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匠”在字形上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空间内斤斤计较而倘若我们仍是宣传工匠甘
18、心住小破房、骑电动车,则极易误导人们,认为鼓励工匠精神是鼓励人人安心做忙碌的陀螺工匠精神需要斤斤计较,不仅计较品质、手工技艺的炉火纯青这也显然不利于工匠精神文化的发扬光大更要计较手工与科技的相互增益,计较富创意、有创见、敢创新思想的诞生17以下是一名学生给张教授的一条短信,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或删除。(4分)张教授台鉴:欣闻先生拙作业已付梓,钦佩有加。回忆学习期间,承蒙先生惠顾,感激不尽。以前我多有浅陋垂青之语,请多包涵。谨祝您的家母健康长寿。顺颂时祺。学生李明。18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及观点,填在横线上。表述中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在参与调查的20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桓台 第二 中学 下学 开学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