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23页).doc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第 23 页2016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1下列过程中,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A天然气燃烧B 钢铁生锈C 葡萄酿酒D 干冰升华22015年中国“环境日”力倡“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B房间照明选择节能灯C超市购物提倡使用塑料袋D纸张双面打印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CO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通CO,后加热B把98%的浓硫酸沿器壁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稀释C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D过滤
2、时漏斗的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4根据下面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离子核外有16个电子B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C钠的原子序数为11D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硫元素位于同一周期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不可分,身边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处理酸性污水B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延长食品保质期C察觉燃气泄漏要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
3、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存在SO42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7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8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CaO固体(CaCO3):高温煅烧CFeSO4(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9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待鉴
4、别的物质试剂或方法A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B硫酸铜和硝酸钾水C奶粉和淀粉碘水D浓硫酸和浓盐酸闻气味AABBCCDD10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滤液为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滤渣中可能有银和铜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和硝酸铜C滤渣的质量可能大于加入镁粉的质量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产生11将15g镁、铁、锌混合物放入2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对所得混合溶液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蒸发,得到63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4.9%B9.8%C19.6%D24.5%二、填空与简答题(共7小题,满分38分)1
5、2按要求从氯化银、氧化钙、氢氧化铜、氮气、甲烷、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1)一种食品干燥剂; (2)一种难挥发的酸;(3)最简单的有机物; (4)一种难溶性的盐13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屠呦呦或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屠呦呦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疾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味苦,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1)青蒿素属于(填”无机物“”有机物“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中的两项)(2)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填
6、最简整数比)(3)目前化学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在生命过程探索领域,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功不可没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14清明时节,春暖花开,同学们相约踏青野炊活动一:观赏大片油菜花生态旅游区活动二:就近挑选合适地点野炊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的问题(1)同学们为踏青野炊做了充足的准备,带了以下食品:水、鸡蛋、花生油、猪肉、面包、时令蔬菜水果等其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2)野炊是,小红负责生火,为了燃烧更旺,她将小木柴架空,这
7、样做的化学原理是(3)油菜花适合在弱碱或中性土壤中生长,这样的土壤环境更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菜籽含油率小明发现一处油菜花长势不好为了考察土壤是否适合种植油菜,他们带回土壤样品,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实验分析将土壤样品放于烧杯中加水、搅拌、过滤、测定土壤浸出液的pH,具体测定方法是(4)经测定该土壤浸出液的pH为8,为了调节土壤酸碱性,可在图中适量施用物质(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15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填字母序号)A沉降 B滤纸过滤 C吸附 D蒸馏(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从海水中
8、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在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由“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制得纯碱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t2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之一)我国某些盐湖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是纯碱,并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纯碱晶体应采用的方法已知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80g氯化钠放入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1
9、6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以锌粒和稀硫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氢气,选择仪器连接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写出该同学制备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废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稀硫酸,欲检验硫酸的存在,请你从酚酞试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中选一种试剂进行检验,并简述选择的理由(2)现有一含有杂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一氧化碳气体,某化学课题组的同学想要用纯净干燥的CO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组成,所选仪器连接如下:混合气体EDBCH(假设铁的氧化物是纯净的,并且每
10、步反应都是完全的)回答下列问题:D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中现象是当B装置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是4.2克,同时测得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4.4克则x与y的比值为(最简整数比)上述装置中,如果没有E装置,则测定结果中x与y的比值(填“偏小”“偏大”“不变”)17现有一包固体样品,其中可能含有NaOH、Ba(OH)2、Na2SO4、BaCO3、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设实验过程中所以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1)气体E的化学式为(2)步骤中操作的名称是(3)写出步骤中生成气体A
11、的化学方程式(4)溶液B和溶液F中一定都存在的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5)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若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以再用溶液C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18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1)实验一:甲同学取样品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变红色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2)实验二:乙同学称取8g干燥的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B点
12、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实验二中若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5g(填“大于”“等于”“小于”)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3)通过计算可知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为(填“完全变质”“部分变质”“没有变质”)2016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1下列过程中,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A天然气燃烧B 钢铁生锈C 葡萄酿酒D 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13、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钢铁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015年中国“环境日”力倡“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B房间照明选择节能灯C超市购物提倡使用塑料袋D纸张双面打印【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
14、环境保护【分析】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节约资源,符合主题;B提倡使用节能灯,可节约能源,符合主题;C塑料袋的大量使用是导致白色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故不符合主题;D纸张双面打印,减少树木的砍伐,能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符合主题故选C【点评】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CO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
15、先通CO,后加热B把98%的浓硫酸沿器壁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稀释C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D过滤时漏斗的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注意事项来分析;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来分析;C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D根据过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加热或点燃一氧化碳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要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故正
16、确;B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故错误;C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为了防止溅落炸裂瓶底,所以要在集气瓶底部铺上少量的细沙,故正确;D过滤时漏斗的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故D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根据下面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离子核外有16个电子B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C钠的原子序数为11D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硫元素位于同一周期【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结构
17、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核外有16+2=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钠的左上角的数字为11,表示原子序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
18、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3,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不可分,身边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处理酸性污水B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延长食品保质期C察觉燃气泄漏要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烧碱的价格比较高,且具有
19、很强的腐蚀性进行分析;B、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解答;C、根据煤气是可燃性气体分析;D、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因为烧碱的价格比较高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生产中常常用价格较低的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而不用烧碱,故错误;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延长食品保质期,故正确;C、屋里发生煤气泄露,立即开窗使气体尽快散失,且不可开关电器及使用明火,属于安全措施;故正确;D、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加热煮沸,故正确;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识的应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
20、务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存在SO42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考点】氧化反应;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
21、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解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解答;C、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D、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但发生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H2+CuOCu+H2O,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错误;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存在SO42,可能还含有银离子,故C正确;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
22、定增大,例如通过降温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微观反应的图示和分子的结构,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对该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济南 外国语学校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