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科举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科举制度﹎.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2008-11-23 11:02:29) 转载 标签: 文化 杂谈 杂谈 / 创作 分类: 其他 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 王制。 隋炀帝 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 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 人,赐进士及 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 出身。 古代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 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 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 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
2、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 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 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 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 传: “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 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 ”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
3、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 “ 岛( 指贾 岛) 初赴举京师 ”,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 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 即童生试 ) 、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以“ 四书 ”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 四书集注 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 ) 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 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 及试,
4、 吏呼名至史公 ”,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 秀才 ) ,当 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 ”是说正在准备参加 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 ) 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 故又称秋闱 ( 闱,考场 )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 ,第 一名叫解 (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 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 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
5、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 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 赐“ 进士及第 ”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 鼎元 )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 名,赐 “进士出身 ”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 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 予披宫锦还家。” 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 披宫锦 ”即指中进士。祭妹文: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科 ”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 ”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
6、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 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 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 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 唐代的 贺知章 、王勃 、宋之问 、王昌龄 、王维 、岑参 、韩愈 、刘禹锡 、白居易 、柳宗元 、 杜牧 等,宋代的 范仲淹 、欧阳修 、 司马光 、王安石 、苏轼 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 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 ”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 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 代
7、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 ”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 ”条。生员 (秀才 ) 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被称为 “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 到的 “陈康肃公尧咨 ”,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 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 ”条。参加会试而被
8、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 ”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 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 脸吹捧女婿 “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 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 ”条。通过院试( 童试 ) 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 石伤仲永 “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 传中称赵少爷“ 茂才公 ”,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 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
9、讲、入手、起股、中 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 ”规定 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 ”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 ”加以说明; “起讲 ”概括全文, 是议论的开始;“ 入手 ”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 ”到“束股 ”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 以“ 中股 ”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 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 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 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
10、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 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 君赐不可违 也。 ”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 xiang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谨庠序之教,申之 以孝悌之义。 ”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 滕文公: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 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 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
11、数) 为主,小学尤以书、 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 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 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 学( 监) ,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 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 生序: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参见“太学 ”条
12、。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 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 ”,而送 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 。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 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曾培养了 杨涟 、 左光斗 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 。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 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13、】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 都曾任过 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 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 “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 ! ” 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 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 ”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 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
14、:“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 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 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 国子助教。 【监生】 国子监 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 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 ”就是 “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 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 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15、。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 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中国科举制度概述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 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 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 (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 周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 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 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
16、大中小地主 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 吏人才选拔制度。 在漫长的1300 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 多名状元、近11 万名进士、数百万名 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 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 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 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1300 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五
17、分之三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 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对于祖国的统一、社 会的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 教育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 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 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 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 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五权宪法
18、)。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五权宪法) 。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 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中国的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以八股为主,即“ 八股取仕 ”。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 别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吴敬梓才写出了 儒林外史 这部讽刺科场的不朽名著。到清朝末年,在封建社会制度行将灭亡之际,发 生了戊戌变法,“ 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1905 年清政府颁布了停止 科举的上谕。从此,1300 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 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制度
19、。武举是专门选拔 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制度是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废除,历时1200 年。其考试程序与文举基本一样,只是内容与时间的不同。在中国科举史 上,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历来重视文科,文科 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 科举制度的影响 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 来,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一 ,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隋唐 以前学校毕业的士人可以做官,隋唐以后学校毕业的士人必须经过科举的选拔,才能取得受 吏部考试的资格,经吏部
20、考试合格后才能授官这就是说 ,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 建教育的发展 第二 ,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谈 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 五 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 的风气 ,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 ,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 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 ,科举考什么 ,学校教育也跟着注重什么,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在学校 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制度本身的种种缺点和弊端,也
21、就直接影响着学校 教育的各个方面 第一 ,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 硬背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 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 第二 ,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 入官场的阶梯 ,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和权势的最好门路因此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 十载寒 窗,一举成名 ,富贵荣华 ,锦衣玉食 ” “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 “万 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 “两耳
22、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 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第三 ,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 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 种情况下 ,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 泛滥起来 ,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科举考试制度对 日本、朝鲜和越南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公元 788 年 ,朝鲜开始仿唐制实行以儒学为标准的 科举考试制度 ,直到公元 1893 年才废除越南以儒学为准实现科举考试是从公元1075 年开 始
23、的 ,直到 1915 年 1919 年间才正式废除日本在公元676 年设立大学寮;大学寮分经、 音、书、算四科入学的资格及手续、科目考试的内容及方法,都与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类似 18 世纪末到19 世纪 ,在欧洲各国逐步推行的文官考核制度也是吸取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合 理因素1791 年,法国首先试行文官考核制度;1806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实行文官考核 制; 1855 年 ,英国开始推行文官考核制当时 ,在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土壤里,生长出一大批无 所事事的官僚任人唯亲的宗法原则越来越不适应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机构的需要,这 就是中国科举制度在欧洲引起重视的原因有位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美国学者
24、卜德认 为,在西方推行 “ 文官 ” 体制是在精神文明领域里,中国对西方最宝贵的贡献之一孙中山先生 在所著五权宪法中说:“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 ,英国的 考试制度 ,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 过较大的影响 取士的观念 科举制度虽然产生于隋唐,但科举的思想观念却由来已久根据儒家的观点,在垂范后世的远 古三代 ,乡举里选、选贤任能已是通行的做法,而且统治者能够选贤用贤被看做是一种理想 社会的重要标志自汉代以降 ,选拔贤能似乎就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科举制度正是这种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科举制之所以能延续一千余
25、年,除了政治社会原 因外 ,肯定有其观念上的基础,任何一种制度都会反映出特定的文化和观念取向所谓观 念,这里不是指孔子、荀子或哪位政治家、教育家的思想和观念,而是指处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集体的和无意识层次的观念这种观念可以借用法国年鉴学派“ 长时段 ” ( longue dure ) 的概念 ,称之为长时段观念,它不随着一朝一姓的更替变化而变化,而保持似乎静止不动的稳 定性 ,有着 “ 自己的生命节奏和成长节奏” 1 也可以将它归之于葛照光所说的“ 一般思想 ”,这 是“ 一种 日用而不知 的普遍知识和思想, 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 设,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
26、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 2 众所周知 ,科举是古代中国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公开地从社会中择材取士,征 召官吏从理论上讲 ,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可通过两种方式给予满足,用古人的术语说,一是养 士,一是取士养士即培养人才,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数量培养所需的人才而取士的出发点与 养士迥异 ,它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念之上,即人才本来就存在于社会之中,只要取法得当 ,就会选 拔出足够的人才这种取士观念正是科举制度最基本的出发点其实 ,在科举制度之前的察 举及九品中正制无不建立在取士的观念之上,无论是 “ 以德取人 ” 还是 “ 以文取人 ”3,这只是选 拔官吏的方式与标准的不同,而其基本的观念并无二致可
27、以说 ,取士的观念是古代中国两千 余年选官制度的观念基础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很少有人对取士的观念进行专门的阐述或进行讨论,但纵观历代统 治者治国理念和求贤选贤的实践,便能明显地发现取士的观念是他们进行统治的一个根本性 原则以下略举数例,以说明取士这一“ 日用而不知 ” 观念的存在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曾诏命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人才,认为人才并不缺少,只担心渠道不通,因 而无法选拔出来,如他所说: “ 今天下贤者智者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 ” 4 汉武帝也坚信贤良之辈无处不有,只是渠道不畅 ,他们无法得到任用:“ 夫十室之邑 ,必有 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
28、,是化不下究 ,而积行之君子雍于上闻也” 5 曹操认为贤士就在巷闾中间,不去搜寻 ,当然无从获取,如他所说: “ 及其得贤也 ,曾不出 闾巷 ,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 6 据认为创立科举制的隋炀帝更是说得直接,认为 “ 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四海之中 ,岂无奇秀? ” 7 唐高祖李渊认为求贤方法不当,致使他们 “ 岩 穴幽居 ,草莱僻陋 ,被褐怀珠 ,无因自达 ”,并开 “ 怀牒自应 ” 的先河8 从这些言论不难看出,统 治者们对于人才来源问题的考虑,均立足于取士的观念 在实践层面上 ,取士观念所导致的结果也显而易见取士和养士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当然也会 导致两种不同的人才对策从取士的观
29、念出发,通常会轻视学校的作用,注重人才的选拔渠道 而从养士观念出发,则相对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看重学校的作用早在察举制实施的早期, 就有人指出其不知养士惟知取士作法的弊端董仲舒在公元前134 年的著名贤良对策中指 出: “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并建议设立太学,以培养人才: “ 故养士之 大者 ,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所关也 ,教化之本原也 ”9 在对待取士与养士的关系上,董 仲舒应当说很有眼光,而且汉武帝也听从了他的建议建立了太学,但囿于取士观念,学校教育 在后代在总体上始终处于附庸地位而科举制度一经建立,则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有历史 学家指出: “重科举轻视学校之势已成,则学校的地位终于不能挽回学校和科举之间的 关系 ,自隋唐兴科举一直到清末废科举的一千多年中,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10 钱穆也指 出: “ 惟中国历史传统,虽上下皆知重教育,乃从未有坚稳之学校基础”11 中国古代学校历 来有名无实 ,而科举体制香火不断,两者形成鲜明对照这其中虽有其他种种原因,但显然与 取士观念根深蒂固,养士观念淡薄有直接的关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