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疗法(5页).doc
《腕踝针疗法(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腕踝针疗法(5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腕踝针疗法-第 4 页寿宁县中医院重点专科专科技术腕踝针疗法 腕踝针疗法,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腕关节或踝关节上方特定刺激点(腕部、踝部各有六个刺激点)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署教授自1966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经验基础上,受传统的经络学说,耳针,穴位,针刺法的启发,经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腕踝针疗法具有进针点少、安全无痛、操作简单、治疗范围广等特点,病人容易接受,便于推广和应用。针刺时于选好的刺激点上,沿皮下向上刺入1.4寸左右,不必进行手法操作,亦不须出现针感,留针半小时以上,每日或隔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
2、。主要用于神经性疼痛及某些功能性疾患,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腰腿痛,月经痛,失眠,哮喘,过敏性肠炎,神经衰弱,皮肤瘙痒等。它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区域内。区域是沿人体的纵横排列的,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由前向后划分为6个纵行区,其中1、2、3区在头、颈,躯干和上下肢的阴面,4、5、6区在其阳面。按照分区查明病症所在的区域,即可在腕、踝部位选取相应的进针点。腕部和踝部各有6个点(见图),分刚代表上下6个区。对于横膈线以上部位的病症,选腕部进针点;横隔线以下部位的病症,选踝部进针点。针刺的方法是沿皮下浅刺,针与皮肤呈30角,其深度一般为1.5寸。针刺方向一般向上,若病变在手
3、足部则向下针刺。针刺时不宜捻针,应避免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痛的感觉,不以“针感”或“得气”为针刺要求。若病人有酸、痛等感觉,或进针后原有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调针。一、探索之路:腕踝针疗法的整个理论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66年到1972年,主要用电刺激疗法治疗痛症,肢瘫,各型感觉障碍,癔症等。在实践中探索电流大小,通电时间,电极放置的部位与疗效的关系,发现:当电流强度从60毫安降低到15-20毫安,通电时间由1秒钟增加到持续的通电刺激时,竟也能获得和从前一样的疗效。并受到传统的三阴三阳经络理论,耳针法的启发,逐步把刺激点定位到了腕和踝。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四肢部靠近
4、躯体正中线的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由此,可以把躯体分为六个纵区,即阴面和阳面各三个纵区,为了简便起见,用数字1-6编号,其中1,2,3区在阴面,4,5,6区在阳面,上下肢同躯体相对应。当躯体某纵区内出现病症时,在腕踝部同一编号区内给予刺激,即可出现调整反应。这样,只要找出病症所在的区就可确定治疗的刺激点。第二阶段是从1972年2月开始,将电刺激改为针刺,为克服垂直针刺所遇到的滞针现象而改用了皮下浅刺后,方法逐步得到完善,理论也逐步成形。因针刺部位仅限在腕和踝,1975年定名“腕踝针”,1976年发表于人民军医杂志上。二、体表分区:1、四肢部上肢:内侧面:从尺骨到桡骨方向依次划分为1区,2区,3区
5、;外侧面:从桡骨到尺骨方向依次划分为4区,5区,6区下肢:内侧面:从足跟到足趾方向依次划分为1区,2区,3区;外侧面:从足趾到足跟方向依次划分为4区,5区,6区2、躯干部:以前正中线,后正中线为界,左右对称2区:1区边界到腋前线的体表区域3区:腋前线到腋中线的体表区域4区:腋中线到腋后线的体表区域6区:后正中线向左,又分别旁开1.5同身寸,与1区前后呼应5区:6区边界到腋后线的体表区域,与2区前后呼应3、横膈线:胸剑联合处环身一周将躯体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左右上肢,横膈线以上的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下段:左右下肢,横膈线以下的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腕踝针 疗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