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新进展(3页).doc





《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新进展(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新进展(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新进展-第 3 页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新进展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综合国内外报道,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好发年龄在5-15岁,发病率在10%-30%之间,每隔4-7年流行1次,流行期间发病率可升至50%,好发季节为冬秋季。近年来MPP发病率逐年增高,难治性MPP病例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患儿出现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伴发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1、 抗生素治疗1、1 抗MP抗生素目前公认有效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对儿童来说,四环素类可使患儿出现牙齿黄染、龋齿、抑制婴幼儿骨骼生长;喹诺酮类可引起软
2、骨病;氨基糖苷类有耳毒性、肾毒性,因此上述3类药物均不适宜儿童使用。而大环内酯类由于针对性强、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MPP的首选抗生素。第1代以红霉素、白霉素、螺旋霉素及琥乙红霉素为代表,特点为血药浓度高、胃肠反应大;第2代以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为代表,特点为胃肠反应小、组织渗透性强、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第3代是对第1、2代耐药株有效的酮内酯类抗生素,以泰利霉素、噻霉素为代素,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和优良的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MP可侵入血液循环引起临床症状,由此MP血症的概念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目前认为,如果临床上治疗MPP要获得理想效果,就必须兼顾抗支原体
3、敏感药物的血药浓度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平衡问题,故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疗法。最常用的是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即红霉素静脉滴注3-10天(体温正常、咳嗽减轻)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3天,停4天后为1个疗程。为达到根治目的,根据病情按此方案重复2-4次,甚至4-8次。国外学者也认为抗MP感染治疗应不少于3周。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陆续出现了MP耐药菌株。目前耐药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主要包括:(1)靶位改变,基因突变或甲基化。(2)主动外排。(3)药物灭活。另有研究显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酮内酯类抗生素在体外培养时对MP抗药性是不同步的,红霉素、阿奇霉素经过两三代就出现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炎 支原体 治疗 进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