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美学原理)(6页).doc
《美学(美学原理)(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美学原理)(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学(美学原理)-第 6 页风景一美学: 鲍姆加通为美学做了第一次明确的规定“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的是美和趣味的理解,以及对艺术、文学和风格的鉴赏。它要回答的问题是:美或丑是内在于所考察的对象之中呢?还是在欣赏者的眼里?在其他一些事物中,美学也力图分析讨论这些问题所使用的概念和论点,考察心灵的审美状态,评价作为审美陈述的那些对象。哲学: 哲学的希腊文意思就是“爱智”,就是在探索实在的真理和本性,尤其是事物的原因和性质,以及决定存在、感知、人类行为和物质世界的那些原理。哲学活动的目的也可以是对
2、概念、方法和其它学科的信念的理解与清理,或是古典推理本身、概念、方法,以及诸如真理、可能性、知识(认识论)、必要性、存在(本体论个形而上学)以及证明等这类一般概念的信念。人文学科:在中世纪的教育中,人文学科(拉丁语是“与人的研究有关”)是指古典知识、哲学、和当代文学。在这个语境中,“人文的”是指“与人的研究有关”。从中世纪后期奠基到20世纪中叶,人文学科在欧洲的多数大学里被广泛地视为某种研究性的课程。在现代通常的用法中,人文学科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一,它是指文学、语言、哲学、艺术及其研究,它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第二,它是指古典语言和古典文学。更常见的解释是,人文学科是一个区别
3、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概念,特指文学、语言、哲学、历史、造型艺术、神学和音乐。真善美:哲学中,“真善美”的认识,多是由康德的三大批判而来。简单地说,古典哲学是由三大部分构成的,第一是逻辑学或认识论,它关心的是理性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核心问题是求真;而伦理学则关注实践理性,它关心的问题是求善;美学则是被规定在判断力的研究,它关乎人的情感问题的,与美相关。知意情风景二 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是指中华民族从先秦时代到19世纪中叶所建构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系。它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精神实质和历史发展,都具有区别于西方美学思想体系的显著特点和规律。重写意而转写实,重“初发芙蓉”而轻
4、“错彩镂金”,两者合流深刻地塑造了中国艺术的独特形态,进而缔造和完善了中国美学的基本观念。以“自然平淡”、“意境”、“传神”为基本范畴;儒家美学崇尚“和”,而道家美学追求“妙”,两者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复杂互动的协奏曲。 儒家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古代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代表著作有论语。儒家主张互敬互信、仁而有序、微言大义、重义轻利、格物致知,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乐观进取。 道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
5、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代表著作有老子,庄子,道家思想是消极避世。 儒道互补“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纵观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 , 儒道互补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条主线 , 儒道互补,就以道补儒的历史事实来说 , 就是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补充、调节、纠正和补救的作用。 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况 , 一是补儒家之缺 , 一是补儒家之偏 。 道家补儒家之缺 , 即补充儒家学说中原本所不具有的内容。道家补儒家之偏,即调节、纠正和补救儒学因某些方面 的侧重而导致的忽略 、 不 足和偏蔽 ,
6、 使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不断得到调适而获得良好的分寸感和平衡感。儒道互补使中国的文化结 构趋于自我完善。 初发芙蓉词义上,初发芙蓉是指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初发芙蓉”正如宗白华先生所定义的:“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侧重于主体意趣的抒发,重神;强调以自然为美,以“自然平淡”为主要特征,注重表达思想情感,追求“韵外之致”的境界。多是一种自然清新的超脱之美 错彩镂金词义上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错彩镂金”正如宗白华先生所定义的:“楚国的图案、楚辞、汉
7、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美,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美。”侧重于客体情态的传达,重形;利用人为工艺或技巧,注重体现形式上的美,以繁缛、细腻为特征,追求华丽奢侈的美感。多是 一种浓墨重彩的世情之美 自然平淡“初发芙蓉”之美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自然平淡,宗白华把“玉”看作是这一美学观的体现,认为一切艺术的美,乃至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平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其思想资源显然来自道家学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不能把“自然”“平淡”理解为平庸和枯淡,而是一个极高的境界,是“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的
8、意境。风景三 希腊精神希腊精神的最终目的乃是“人的完满”,最高观念是“按事物本来面目看待事物”,希腊人的支配性观念是“人的意识的自发性”, 希伯来精神希伯来精神的最终目的则是“人被拯救”,认为“训诫和服从”高于一切,希伯来人却强调“良知的严格性”, 美:美这个概念来自希腊语“bellus”,意思是“漂亮”,其法语形式是beau。美是哲学家努力要发现的一种特质。标准的定义是:美是事物的一种特质,它使人的感官和理智感到快乐和愉悦。一些哲学家认为,美是对象一种内在的与心灵无关的特性。另外一些哲学家则主张,美不是客观的,而是存在于精神主题产生某种特殊反应的心态之中。在这些界定中,艺术品是美的,不属于艺
9、术品的自然某些部分也是美的。美是对象的完美、和谐与统一,带有静态的特征,其次,美的对象具有特征性的形式和外观,再次,美的对象是令人愉悦的,美感是单纯的快感,美德对象吸引主体,在欣赏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渐趋同一,最终达到主客体交融。侠义的美,真正意义上的美,秀美,纤丽,典雅,阴柔等都属于美这一范畴。 崇高:崇高这一审美范畴主要来自西方,正式提出“崇高”这一美学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的探讨的是朗加纳斯的论崇高。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是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使用“崇高”一词,并将之与美对立起来,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的审美分范畴。这个有其古典渊源的概念是在18世纪逐渐被广泛使用,它和浪漫主义的关系最密切。这个
10、概念通常和朗吉弩斯论修辞的著作有关,因此而有文学和宗教上的用法,意思是巨大和无限。在爱迪生想象的快乐中,这个概念又加入了神灵焕发之天才的意义。崇高的对象往往充满了内在冲突和张力,具有不断运动激荡的特性,其次,崇高的对象则常常体现出巨大、无限、晦暗、粗犷等,亦即体现出某种反形式特性,崇高感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崇高对象与主体的关系复杂得多,在复杂的过程中使主客体关系由拒斥最终达到同一。 阴柔之美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纤浓”“典雅”等风格,较为接近阴柔之美。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表述:首先是偏向于宁静或静态,恰如西方美学上把优美视为宁静一样,其次是柔美宜人,含蓄委婉,最后是格局小巧,景物意象皆如
11、此。 阳刚之美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雄浑”“劲健”“豪放”等风格,较为接近阴柔之美。与阴柔之美有一些相对的特征,首先是富有动感和张力,体现出急剧的变动,其次,大都粗犷有力,富有震撼力,最后,所选意象大多宏大开阔,非同凡俗。风景四 艺术哲学“艺术哲学”作为学科名称和学术用语,如同 “哲学”、“美学”、“文艺学”、“文化学”、“社会学” 。艺术哲学一是作为美学的别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的科学,即以艺术为主要对象,通过艺术来研究美,故美学应称为艺术哲学。另一是从属于文艺理论的范畴,即运用哲学的观点探讨艺术问题,它与前者有相通之处,但主要是艺术理论。 艺术最早的艺术定义: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