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第 5 页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感官教育(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也是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一、什么叫感官教育所谓的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激传讯给大脑,再经由大脑传递给感官,使孩子产生知觉,发展他的观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感官教育包括了视觉教育、嗅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以及触觉教育等。感官教育有着独特的方法和原则,感官教育主要以儿童自主为中心,教师
2、加以辅导。因此,相较于其他教学法,有着显著的特点。二、感官教育的目的一是生物学的观点。三到六岁是幼儿感觉形成期,此时若能把握住机会帮助幼儿感官的自然发展,将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的自我教育。二从社会学的观点来说,因为人类是群居性的动物,所以一般人难以离开社会群居生活而独自生存。那么在幼儿期适当的刺激孩子的感觉,将帮助他容易成为一个敏锐的环境观察者,而且更容易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实际生活。因此,感官教育的目的将帮助幼儿:1、认识物性2、发展感官知觉3、帮助概念形成4、建立逻辑思考能力之基础。5、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有秩序感的直接目的。这与日常生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可同步进行,并为写、读、算做准
3、备。三、蒙氏感官教育思想的内容。1.触觉:帮助幼儿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2.味觉、嗅觉:通过让儿童去尝、嗅各种物体来提高幼儿的味觉、嗅觉的灵敏性。3.视觉:让儿童辨别不同大小、颜色、形状、高低、长短的几何物体,提高他们的视觉鉴别度量能力。4.听觉:对幼儿进行区别声音练习和听觉灵敏度训练以提高幼儿的声音辨别、比较能力;对幼儿进行音乐训练来初步培养他们的审美和鉴别能力。四、蒙氏感官教育思想的原则1.循序渐进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感官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对刺激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并把儿童的感觉期分成了五个阶段:秩序感觉期:三
4、岁儿童对秩序有强烈的要求,看到东西放乱了便会吵闹,放得整齐便会高兴,喜欢把东西放在原来的地方。细节感觉期:12岁的孩子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细小的枝节上,最初注意艳丽的物体,各种光彩夺目的颜色、图案。使用双手的感觉期:18个月3岁的儿童喜欢抓东西,把东西打开、关闭,把物体放进容器中,一会儿又倒出来,还喜欢堆积物品。行走感觉期:幼儿学习行走,类似第二次降生,儿童在学习行走的时候,总是带着自豪的心理走来走去。语言感觉期:儿童有一种接受语言的天赋,学习语言的能力非常强,不论儿童生长在什么地方,儿童语言的发展阶段是相同的。从咿呀学语到单词句阶段、双语句阶段,以后进入更复杂的句子结构阶段。这些阶段是以连续的方
5、式出现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所以蒙台梭利主张在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和重视他们感觉发展的敏感期和相应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在各种感觉敏感期的发展上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感觉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连贯性的步骤和方法,使感觉教育与读、写、算等数学活动联系起来,使之达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渡。2.自我教育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是独立地不断发展着的完整的个体,是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儿童并解放儿童。为此,她为感官教育设计了一系列需要儿童自己来动手操作的教具,
6、并且在教具中设计了专门的“错误检验”系统,限制教师对儿童过多的干涉,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五、蒙氏感官教育思想方法蒙台梭利以人的五种基本感官为基础,精心设计了适合于训练儿童五类感觉的系列教具圆柱体、触觉板、音筒、味觉瓶、嗅觉瓶等等;同时将感觉训练细分为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每种感觉进行单独训练。例如:供视觉练习用的一种教具是三组圆柱,第一组高相等而直径不同,第二组直径相同但高不等,第三组高与直径都不相同,要求儿童分别将其嵌入木盘上的相应孔中。另外,蒙台梭利还在这一套教具中设计了一个“错误检验”系统,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自我检验,以提高儿童活动的自主性和积
7、极性。六、蒙氏感官教育的特点1.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例如,训练感知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使儿童通过操作这套教具,训练对重量感觉的敏锐性。2.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清晰。例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3.教具能控制儿童规范使用不当的错误即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
8、“自我教育”,一旦使用不当,就要推倒重来,直到正确为止。“自我教育”是体现蒙台梭利方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她一再强调:“人之所以成人,不是因为教师的教,而是因为他自己的做。七、蒙氏感观教育的意义1.从智力的角度:智力是人心理发展的阶段,感觉又是基本初步的智力活动,因此智力的培养首先要靠感觉。2.从美学的角度:有了视觉,才会有绘画,雕塑和所有造型艺术;有了听觉,才会有音乐,舞蹈与它们相关的艺术;有了嗅觉,人们才能去找好闻的东西;有了味觉,食物才变为一门真正的艺术烹饪的艺术;有了触觉,归根到底是所有艺术的基础。3.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感觉器官受到环境的刺激后,传达到脑部,再由知觉神经传达到肌肉使
9、之产生运动,由一连串反复进行感觉运动,使幼儿心理得到发展。4.从完善人格的角度:从事过感官工作的儿童不仅能娴熟的使用双手,而且能更加敏锐的感知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如果一个能明白事物特性的有规则分类,又知道某种特性的等级,就可以明晰周围的环境。八、蒙氏感官教育存在的不足1、对蒙氏感官教育的元理论研究比较多,而在操作、应用上的中国化、本土化研究比较少。2、相关研究中对感官教育教具的研究比较多,但基本上是对现有教具的理论分析,而没有关于教具创新的研究。3、在有限的关于蒙氏感官教育中国化和本土化的研究中,研究者基本上是从教具入手,而很少考虑教育内容等其他方面。结语蒙特梭利非常注重感官能力的培养,也因此而设计了许多训练感官的教具,她认为这些教具可能为儿童未来培养较正确清晰的思考及创造力。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拥有一套完整的蒙特梭利教具,就能够达到蒙特梭利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配合蒙特梭利教育的精神,以及掌握她的原因并帮助儿童能够经由自身的经验当中去追寻教育以及生命的答案。如此才能使教学更具有创造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