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 专题五 溶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讲 专题五 溶液.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6讲专题五溶液考点1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个物质里,形成_均一、稳定_的混合物。2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_固体、气体_是溶质,_液体_是溶剂;如:碘溶于酒精里,其中_碘_是溶质,_酒精_是溶剂;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中形成盐酸,其中_氯化氢气体_是溶质,_水_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量多的是_溶剂_,量少的是_溶质_;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量多少,习惯上把水称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一种或几种,溶剂只有一种。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_溶质_的质量_溶剂_的质量。注意: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的
2、质量不能算作溶质的质量。溶液是不同液体混合而成,溶液的体积则小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如: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酒精溶液的体积_小于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mL,因为分子_之间有间隔_。3特征:溶液的_均一_性、_稳定_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_组成、性质、浓度、密度_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液久置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液态纯净物均一、稳定却不是溶液,如:蒸馏水。4溶液的命名:若溶质是A,溶剂是B,则可把溶液命名为:A的B溶液;若溶剂B是水时,水可省略,可命名为A溶液。例如:食盐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叫_食盐的水_溶液(简称_食盐_溶液)
3、。考点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有的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如:_NH4NO3_溶于水_吸_热;有的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如:_NaOH、浓硫酸_溶于水_放_热;有的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如:_NaCl_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考点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在_一定温度下_,_一定量的溶剂里_,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看该溶液能不能继续溶解物质,如果加入少量同种溶质,溶质没有减少,说明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2二者之
4、间相互转化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注:对于像_熟石灰_等极少数固体物质,它们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而析出固体。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2)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3)在一定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考点4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固体溶解度:在_一定温度_下,某固态物质在_100_g溶剂里达到_饱和状态时_所溶解的_质量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内因:_溶质、溶剂本身的_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2)外因:_温度_。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_温度_
5、:_温度_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_压强_:_压强_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决定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二者的关系是:3.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点的意义: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为_饱和_溶液。曲线上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_相同_。(2)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_温度_的升高而_增大_,如:_硝酸钾_等,对这类物质的溶液,如需提纯物质,可采用_降温_(或_冷却热饱和溶液_)的方法结晶。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氯化钠_,对这类物质的溶
6、液,如需提纯物质,可采用_蒸发溶剂_的方法结晶。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_熟石灰_。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g)20 101100.0110.01考点5溶质质量分数以及溶液的应用)1溶液的组成表示方法在化学上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_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_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_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_100% 100%(在饱和溶液中)2溶液的应用: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动植物对养料的运输、吸收;医疗上的针剂、输液等。【例1】(2013,昆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C)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将少量泥土放
7、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A错误;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是液体,B错误;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正确;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泥土不能溶解,得到的不是溶液,而是一种悬浊液,D错误。故选C。【例2】(2011,葫芦岛)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30 gD将30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5 时变为不饱和溶液解析:A.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大
8、,故A错误;B.15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在30 时,甲的溶解度是30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30 g甲,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应少于30 g,故C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降温时乙的饱和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B。【例3】(2013,大理)在20 时,刘冰同学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B图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图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 gD图和图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解析
9、: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100 g水中,共加入60 g NaCl固体,得到136 g溶液,说明达到饱和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NaCl,故A正确;图中100 g水中只溶解了20 g NaCl,是不饱和溶液,B正确;图中共加入40 g NaCl,只能溶解36 g NaCl,溶液的质量应为136 g,溶质质量为36 g,故C错误;图与图是同一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例4】(2013,潍坊)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20 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
10、40 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解析:2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比较溶解度大小均需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B错误;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因此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33.3%,故C错误;将40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例5】(2013,安徽)如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20 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
11、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40 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解析:本题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难度中等。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定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A选项错误;无法确定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的多少,故无法判断其大小,C选项错误;40 时,该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38 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 g138 g100%38%,并且未指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D选项错误。【例6】(2014,大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_ t1_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t3 时,分别将甲、乙、丙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丙_,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甲_。(3)t2 时,向70 g甲物质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_是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37.5%_。解析:(1)在t1 时,乙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2)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t3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W g,冷却至t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丙无晶体析出;(3)t2 时,甲的溶解度为60 g,故将70 g A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37.5%。教 学 笔 记_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