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护理学.ppt





《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护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护理学.ppt(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护理,内容,一 内镜下消化道肿物治疗的护理,内镜下胃肠道息肉治疗术的护理,息肉的发病原因 息肉的分类 息肉常见的临床表现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方法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 健康教育,消化道息肉,消化道息肉是泛指隆起于黏膜表面、并向消化腔内突出的局限性病变。,慢性刺激 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 炎症、感染 免疫力低下 情绪 遗传因素,消化道息肉的的分型, 按组织学将其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化生性四类。 根据息肉数目: 分为多个与单发。 根据有蒂或无蒂
2、: 分为有蒂型、亚蒂型(广基型) 、扁平息肉 根据息肉所处位置 :分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为常见。 根据息肉大小:0.5cm以内为微型,0.52.0cm为小型,2.03.0cm为大型,3.05.0cm为特大型。 根据息肉的大小及基底部的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息肉,常见临床表现,消化道息肉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下,这些良性息肉无特殊的临床表现。 若息肉过多过大常引起的表现有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体重下降,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黄疸。 若息肉压迫胰管可引起急性胰腺炎等。,常见临床表现,结直肠息肉易引起长期腹痛腹泻等症状。
3、部分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容易发生癌变。 据文献报道,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癌变率在1.6%20%不等,为防止息肉的恶变,需行手术切除。,内镜治疗,消化道病变内镜下治疗的发展: 息肉切除,氩离子凝固治疗术,氩离子凝固治疗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离子化的氩气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至组织而产生凝固效应达到治疗目的。,APC治疗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a:适应症 1:食管疾病 2:胃肠道出血 3:适合于扁平、广基且直径小于1.5cm的息肉 4:胃肠道早期肿瘤 b:禁忌症 1:大出血伴有休克症状 2:合并有急慢性心肌缺血、严重
4、肺部疾病等其他严重全身疾病及不合作者,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其作用机制是先于病变的的黏膜下层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隆起(将平坦型病变转变为宽基隆起型病变),再利用圈套器套住病灶。收紧后使之成为假蒂息肉,然后用高频电切除。,EMR的步骤及手术示意图,EMR,EMR的适应症及禁忌症,a:适应症: 适用于病灶在2 cm以下的早期癌及平坦型病变,几乎没有淋巴结转移可能的病变,能完全切除的病变,对于那些已经怀疑恶性肿瘤的病变,首先要明确是黏膜内癌还是黏膜下癌,若是黏膜下癌则必需明确癌细胞的浸润深度,如果浸润深度在黏膜下层1/3以内是
5、的适应症,若达2/3以上,则建议外科手术。 b:禁忌症: 有胃肠检查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肿物表面有明显溃疡或有瘢痕者。超声内镜提示癌已浸润达到黏膜下层2/3以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ESD由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技术成熟,近年已逐渐成为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ESD的步骤及手术示意图,ESD,ESD,ESD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ESD的优势在于可控制切除块的大小和形状;对于较大的瘤体也能切
6、除;适用于并发溃疡的病变。 a:适应症:适用于EMR不能整片切除的超过2cm的癌前病变或无淋巴转移的早期癌,以及超过2cm的平坦型病变。 b:禁忌症:同EMR,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准备,清洁肠道,了解病情,胃肠道准备,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史、用药史。 常规抽血查术前三项 常规心电图检查,留置针,术前用药,胃息肉者, 口服利多卡因胶浆 10ml 肠息肉者,术前 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 100mg、654- 2 10mg、安定5mg 。,行全麻者,麻醉科会诊,术前饮食:禁食禁饮 8 12h。,(右手),清洁肠道,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宣教,并发症观察,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术后耐心向患者说明内镜
7、下消化道息肉治疗已顺利完成,使患者进一步消除顾虑,树立信息,使之得到温暖,能更好的配合医疗和护理。 2.一般生活指导:0.5cm的小息肉术后卧床休息6小时,较大息肉、无蒂息肉或凝固范围较大者,嘱其绝对卧床休息23d,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预防出血及穿孔。,术后护理,3.病情观察: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尤其是血压、脉搏的的变化直接反映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及出血程度。观察有无腹痛、呕血、黑便。,术后护理,4.饮食护理: 一般术后常规应禁食24小时,食管息肉应流质饮食3天以上,胃息肉术后进流质1天,然后进无渣半流质3天, 1周内忌粗 糙饮食。结肠息肉者,术后2天内进软而少渣饮食。限制豆制品及乳制品,
8、以减少肠道内气体。恢复期的患者,可食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嘱患者进食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术后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观察及护理: a.观察患者有无腹痛、 腹胀, 注意观察肠鸣音及大便次数及颜色、 性状。 b.若腹部疼痛加剧, 有便血且出血量多, 伴面色苍白、 四肢发冷、 脉速、 血压下降等, 应及时报告医生。,术后并发症的护理,2.穿孔的观察与护理: a.如剧烈腹痛出现, 查体有腹部压痛、 反跳痛、 肌紧张, 要考虑穿孔的可能, 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有无穿孔。 b.如确诊穿孔应立即对症处理,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3.腹痛、腹胀 由于术中内镜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镜下微创 治疗 医治 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