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压力容器检验.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冷库压力容器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库压力容器检验.ppt(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冷库压力容器检验,山东省特检院淄博分院 宫艳斌,冷库制冷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储氨器:储存液氨(制冷剂) 冷凝器:将制冷剂由气态冷凝成液态 油分离器:将混入系统中制冷剂的压缩机油分离的设备。 集油器:将油分离器中的油集中,便于回收。 氨液分离器:将系统中的制冷剂气液混合态分离成液态和气态。 低压循环筒:系统低压部分储存液态和气态制冷剂。 中间冷却器:为提高制冷能效比,系统中冷却制冷剂。,制冷剂,液化气体的特点: 液态转变气态时吸收热量 气态转变成液态放出热量 液氨和氟利昂均属于液化气体制冷剂,制冷剂如何工作的,低压制冷剂气体由压缩机压缩成高压气体,使气态制冷剂获得能量,压力升高和温度升高后经冷凝器
2、中冷却,凝结成液体,经膨胀阀或毛细管在蒸发器中实现低压膨胀后,迅速转变成气态,在由液态向气态转变过程中吸收热量实现冷库制冷。,R22:氟利昂家用空调和冷库制冷剂 R12:氟利昂制冷剂汽车与冷库冰箱制冷剂,对大气有污染,破坏臭氧层。 R11:氟利昂制冷剂 R717:氨制冷剂普遍用于化工制冷设备。冷库设备等,使用比较广泛。 CO2制冷剂,制冷剂的物理化学特性,氟利昂:通常无毒,不燃烧,不爆炸。 R717(氨)NH3 标准沸点-33.4,凝固温度-77.7 ,能够燃烧和爆炸,空气中的氨达到16%-25%时,遇到明火可引起爆炸。 有毒性,中毒。危害比较大,曾经多次发生较严重的事故,所以注意防止压力容器
3、设备和压力管道的泄漏事故。 氨可引起中毒,可引起爆炸和火灾。,氨能溶于水中,产生氨水,氨水对压力容器金属有腐蚀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是外表面腐蚀)。 氨对铜有腐蚀作用,以氨为制冷剂的制冷设备严禁使用铜材料的压力表和安全附件。,制冷系统其他组成部分,载冷剂:盐水,乙二醇和水的溶液。蒸发器吸收冷库中空气的热量使冷库空气降温从而保证冷库工作。也可以蒸发器吸收载冷剂的热量,载冷剂由管道输到较远的地方,通过盘管风机吸收冷库空气热量来降低温度。 压缩机润滑油,压缩机油带入系统对制冷系统有影响,氨油分离器一般在压缩机出口处,将制冷剂和压缩机油分离。,本次讨论的冷库为小冷库,定检规则中附件三 以氨为制冷剂
4、,单台贮氨器容积不大于5立方米且总容积不大于10立方米的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的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包括冷凝器、贮氨器、低压循环贮氨器、氨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集油器、油分离器等。,冷库常见的压力容器的结构,区分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低压侧和高压侧,制冷系统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压缩机进口和蒸发器出口之间的压力容器为低压侧 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出口到蒸发器入口膨胀阀以前的压力容器为高压侧 哪些些压力容器是高压侧:氨油分离器、集油器、冷凝器、储氨器、中间冷却器。 哪些压力容器是低压侧:蒸发器、低压循环桶、氨液分离器、低压储氨器。,冷库压力容器的检验,冷库中压力容器检验应依据: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容规 小
5、型制冷装置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专项要求 GB150-98GB151-99 JB/T4750-2003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检验单位检验程序文件等。,小冷库,满足小冷库条件应该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附件三要求。 不符合小冷库条件的压力容器应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正文中要求进行。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附件三适用于:单台储氨器容积不大于5立方且不大于总容积10立方米的容积。,制冷系统中高压与低压部分,属于高压侧的压力容器:冷凝器、贮氨器、集油器、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 属于低压侧的压力容器低压循环贮氨器、氨液分离器等。,氨气的危险性介绍,无色气体,有毒。有刺激性味。常见的制冷剂。分子式NH3。分子量1
6、7.03。相对密度0.7714g/l。熔点-77.7。沸点-33.35。自燃点651.11。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人接触700ppm以上氨气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可耐受1.25分钟; 46009200ppm浓度下可立即死亡。,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规定,车间中氨气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约为39.5ppm。,检验流程,检验前
7、准备,资料审查 方案制定 氨浓度测定 安全防护 清理和打磨,应具备的现场条件,1. 进行现场环境氨浓度检测,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允许值; 2. 检验现场保持整洁,做好检验与非检验区域的隔离与安全防护,不能有影响检验的各种杂物,不得有威胁到检验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 3. 根据检验方案搭设安全、牢固、便于检验的脚手架; 4. 根据检验方案拆除压力容器待检部位保温层,将焊缝及焊缝两侧、受检表面清理干净,清除影响检测的涂层、锈、油污等,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清除方式; 5. 检验全过程符合动火、消防和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 6. 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配合检验工作; 7. 如果需要进入容器内部检验,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冷库 压力容器 检验 检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