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营运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
《港口营运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营运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9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XXXXXXXXX港口运营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etailed rule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industry commerce and trade hidden risks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安
2、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成功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山东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行为,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目 次前言2引言31范围62规范性引用文件63术语
3、和定义74基本要求74.1组织有力、职责明确74.2系统融合、规范深化84.3激励约束、重在落实84.4目标明确、机制常态85隐患分级与分类95.1隐患分级95.1.1一般事故隐患95.1.2重大事故隐患95.2隐患分类95.2.1基础管理类隐患95.2.2生产现场类隐患106工作程序与内容10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106.1.1基本要求106.1.2建立隐患排查清单106.1.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106.1.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116.2 制定排查计划116.3隐患排查116.3.1排查组织类型116.3.2排查要求126.3.3 组织级别126.3.4排查周期126.3.5
4、确定排查项目126.3.6排查结果记录136.4隐患治理136.4.1隐患治理要求136.4.2隐患治理流程136.4.3一般隐患治理146.4.4重大隐患治理146.4.5隐患治理验收157文件管理158患排查治理效果159持续改进169.1 评审169.2 更新169.3 沟通16附件A一、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18附件C年度/月度安全检查计划样表20附件D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21附件E装卸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样表(门座式起重机)I附件F隐患整改责任书样表III港口营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港口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
5、要求、隐患分级和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的效果、持续改进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港口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交办水2016178号)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3-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基本要求4.1组织有力、职责明确企业应按照“一岗双责”“管行业
6、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分级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根据业务实际建立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集团、公司、站队三级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主要负责人作为本级单位、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推进保障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过程的有效运行,保证隐患排查治理的资源投入,根据业务实际及职责定位,分级明确检查类别及频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推进各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综合安全检查,推动相关部门开展专业性安全检查。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本行业、本专业的专业性安全检查,督导隐患排查问题的整改及落实等工作。岗位员工负责本岗位及相关作业
7、过程中日常性的隐患自查、整改及举报工作。其他相关人员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2系统融合、规范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纳入相关体系文件中,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根据安全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等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规范企业各层级、各岗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使隐患排查治理贯彻于生产活动全过程。4.3激励约束、重在落实 企业应分别建立“集团、公司、站队”三级隐患排查激励约束机制,明确隐患举报方式渠道,明确奖惩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鲜明导向。隐患整改落实“责任、措
8、施、资金、期限、预案”五到位要求,实现隐患排查闭环管理。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定期对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制定实施防止隐患重复发生的根本性措施,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4.4目标明确、机制常态企业各级排查隐患到期整改率100%,逐步建立有效的“以专业排查、岗位排查为基础,综合排查、日常督查、不定期抽查及外聘专家检查为补充”的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5隐患分级与分类5.1隐患分级 按照隐患的危险程度,可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两个等级。5.1.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5.1.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应当全部或
9、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以上的;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的。5.2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管理缺陷、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人员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不良、其它隐患等五类。事故隐患类别内容以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为主。5.2.1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
10、在的问题和缺陷: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5.2.2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动力系统、相关方现场作业、现场其他方面。6 工作程序与内容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6.1.1基本要求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隐患排查清单(见附录A、B)。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
11、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6.1.2建立隐患排查清单企业各级根据部门设置及职责分工,对装卸生产、海上拖带、火车作业、工程施工、装卸设备、油气储罐及输送、道路交通、消防等各业务领域,明确相关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及现场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排查清单应包括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责任部门等。6.1.3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企业应根据日常检查、专业性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等检查类别,并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排查清单,明确检查周期、组织级别(见附件A)。至少应包括: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组织;排查周期。
12、6.1.4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等相关基础管理内容要求,结合日常检查、专业性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等检查类别,编制排查清单(见附件B)。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频次;排查组织。6.2 制定排查计划企业各级应根据组织机构、业务性质及年度工作安排,制定下发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性等安全检查计划(见附件C)。安全检查计划应明确检查类别、检查时间、检查标准及责任分工。6.3隐患排查6.3.1排查组织类型排查组织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
13、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专业性隐患排查。是指对区域布置、工艺、机械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专项隐患排查。是指根据企业自身需要、上级政策要求以及事故发生后针对性开展的专项检查。季节性隐患排查以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
14、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查隐患或者接受政府买服务委托安全生产专家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进行的专家检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6.3.2排查要求企业隐患排查应坚持全面覆盖、责任到人,采用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等方式,安全排查的结果应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6.3.3 组织级别企业应根据组织机构及职能定位,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集团级、公司
15、级、 站队级、班组级;各层级相关部门、人员开展隐患排查,应填写隐患排查记录,针对记录内容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6.3.4排查周期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组织机构、职能定位及生产工艺特点,确定不同层级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性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排查周期应满足行业管理要求。6.3.5确定排查项目企业应根据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以生产现场类隐患或基础管理类隐患为排查重点,从“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良”等方面,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明确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及排查要求。6.3.6排查结果记录企业隐患排查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港口 营运 行业 生产 安全 事故隐患 排查 治理 体系 实施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