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4-30.doc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4-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4-30.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XXXXX201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送审稿)2017-XX-XX发布2017-XX-XX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目 次前 言1引 言21 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4 基本要求44.1 总
2、体要求44.2 目标44.3 原则45 组织管理机构55.1 机构设置55.2 职责56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66.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66.2 风险点确定76.3 危险源辨识86.4 风险评价116.5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56.6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166.7 实施风险分级管控186.8 文件管理206.9 分级管控效果验证206.10 持续改进21附录A 危险分析记录22附表A.1 作业活动清单22附表A.2 设备设施清单26附录B 危险源清单27附录C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风险等级划分28附录D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考样本)30附表D.1 安全管理30附表D.2
3、文明施工34附表D.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35附表D.4 悬挑式脚手架39附表D.5 门式钢管脚手架42附表D.6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45附表D.7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48附表D.8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52附表D.9 满堂式脚手架55附表D.10 高处作业吊篮58附表D.11 基坑支护、土方作业61附表D.12 模板支架65附表D.13 “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67附表D.14 施工用电71附表D.15 物料提升机75附表D.16 施工升降机79附表D.17 塔式起重机82附表D.18 起重吊装85附表D.19 施工机具87附录E 安全技术交底9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
4、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执法监察总队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振亮 肖华锋 张英明 栾启亭 王洪林 刘 锦 陈炳利 王 鹏 谭明君 邓玉明 张 鹏 袁奉涛 石 剑 明宪永 胡安春 王小明 王高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引 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
5、、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指南给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山东省内从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相关要求。本指南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在山东省内从事生产安全管理活动中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不论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管理模式,工程规模、类型、地点,均适用于本指南。本指南与
6、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共同构成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指南。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JGJ 5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T 77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017 建筑施
7、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DB37/T *-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重大危险源是指危险性较大的,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或财产重大损失,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危险源。3.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the more dangerous part of the sub-project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3.3安全技术交底 explaining in aspects of safety technique
8、在施工作业前对直接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的专项作业或施工工序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的培训,并通过书面文件方式予以确认。4 基本要求4.1总体要求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差异化、标准化分级管控。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4.2目标全面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3原则企业应遵照“全员参与、
9、分级管控;自主建设、持续改进;系统规范、融合深化;注重实际、强化过程;激励约束、重在落实”的原则,从最高管理者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持续、有效、稳定、健康。5 组织管理机构5.1 机构设置5.1.1企业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应在企业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5.1.2企业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分管安全经理、分管生产经理、分管经营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以及技术、安全、质量、设备、材料、人力、财务、合约等机构负责人。日常办事机构宜设
10、置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5.1.3项目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应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至少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部门负责人。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5.2 职责5.2.1 企业a)企业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b)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c)企业应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
11、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d)负责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企业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e)企业负责对一级风险进行管控,对其他级别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5.2.2 项目部a)项目风险管控工作小组负责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班组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b)项目部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c)项目部应掌握本项目部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d)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项目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
12、单;e)负责落实一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二级风险管控工作,对三、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5.2.3 施工作业班组a)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涉及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人员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b)应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c)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作业班组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项目部;d)负责落实一、二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三级风险管控工作,对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e)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5.2.4 施工作业人员a)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
13、及可能存在的隐患;b)对本岗位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c)负责落实一、二、三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四级风险管控工作;6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6.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6.1.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编制清单、制定措施、管控实施、验证效果、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九个关键控制环节。6.1.2 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步骤及要求,有组织地有序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控制措施风险分级管控分级管控效果验证文件管理持续改进危险源查找,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等风险分析、等级划分等根据风险等级
14、和管理层次,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等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等风险点确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汇总编制风险管控清单等定期更新风险点划分、排查等跟踪验证管控效果等风险分级管控文件收集、整理、存档等图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6.2 风险点确定6.2.1 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涵盖建筑施工活动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6.2.2 风险点划分方法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管理方式、方法、经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划分。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4种典型因素进行划分,示例如下:a)根据风险点的区域、场所、部位等
15、作业环境因素划分,如施工现场功能区的划分、现场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情况、外电防护情况、地质岩土情况、基坑周边市政工程分布情况等。b)根据风险点的设备、设施、材料等物的状态因素划分,如起重机械安全保险装置完好程度、脚手架管材质量情况、安全防护棚的搭设情况等。c)根据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行为等人的行为因素划分,如影响高处作业的职业禁忌、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d)根据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管理因素划分,如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制度建立执行情况、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情况、领导带班值班情况等。6.2.3 风险点排查a)风险点排查的内容风险点排查应至少包含JGJ59、JGJ7
16、7所涉及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工程、模板工程、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施工机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 b)风险点排查的方法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承包工程的类别,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规定、企业以往经验等排查企业施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工程项目可按照施工阶段(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场所(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周边环境)、设备设施(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施工机具等)、作业活动(分部分项工程)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6.3 危险源辨识6.3.1 识别危险源应考虑的伤害类型根据建筑施工作业的特点,发生伤害的类
17、型主要包括:坍塌;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火灾; 中毒和窒息;爆炸;车辆伤害;灼烫;其他伤害。6.3.2 危险源识别的内容a)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施工现场所有的作业活动,包括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企业和项目管理。b)危险源识别状态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c)危险源识别时态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d)危险源辨识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常规和非常规施工作业活动;2)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包括建设单位人员、监理单位人员、施工总承包单位人员以及专业分包人员、工程来访人员以及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等)的活动;3)
18、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包括工序交接前后产生的危险源);4)在施工现场周边,由施工作业活动所产生以及外部环境对作业产生的危险源(包括周边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化工设施等);5)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产生的危险源(包括可能对作业产生危险的河道、暗流、山体、雷电、暴雨、大风等);6)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工艺、施工作业工序的变更等产生的危险源;7)对施工作业区域、设备、操作程序、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6.3.3 危险源辨识方法及途径施工现场风险辨识的方法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两种方法。a)工作危
19、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施工作业活动划分成多个施工工序,将每个施工工序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施工;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b)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
20、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施工现场及周边构筑物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国家、行业、地方的建筑施工有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操作规程;国内外建筑行业、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建筑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6.3.4 危险源识别的步骤a)施工作业人员应将作业过程中发
21、现的危险源向班组负责人汇报。b)施工作业班组负责组织对施工范围内可能的危险源和施工作业人员上报的危险源进行汇总,填写危险源清单,及时上报项目部。c)项目部负责组织对施工现场范围内可能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清单,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d)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对项目部上报的危险源清单进行汇总,编制企业危险源清单。e)危险源的识别应在建筑工程材料设备进场、施工、验收等过程中随时评价,及时补充发现的新的危险源。6.4 风险评价6.4.1 风险评价的基本要求风险评价应满足以下要求,以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在危险源充分辨识的基础上,对其危害程度即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风险评价应
22、为确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和运行控制提供信息,为管控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企业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为持续改进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提供衡量的基准。6.4.2 风险等级的划分a)根据风险危险程度,依据企业对风险可接受的程度,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风险级别,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1)一级风险,即重大风险,意指现场的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非常危险,现场的危险源多且难以控制,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二级风险,即较大风险,意指现场的施工条件或作业环境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实施 指南 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