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理论文献综述.doc
《资本结构理论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结构理论文献综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 献 综 述1 前言西方学术界对资本结构的研究较早,且己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纷纷从各个方面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且釆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不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推动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为我国学者在研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时带来了极其丰富与宝贵的研究思路以及借鉴意义。总的来看,国内外文献在影响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研究方面最为丰富,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资产结构、公司风险、独特性、非债务税盾、获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行业因素、股权结构等等诸多因素,且文献得出的结论不统一,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以及选取的样本存
2、在差异。宏观经济因素方面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许多宏观经济的因素无法可靠衡量,数据难以获取导致。2主体2.1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纵观国外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可分为:结构优化理论研究与企业资本结构实证研究;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的发展史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经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与现代资本结构优化理论。1952年,DavidDurand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上提交的学术论文企业债务与权益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与问题拉开了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的序幕,他将当时的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划分为三种类型: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以及传统折中理论。早期资本结构优化理论都是在企业与个人所得税为零的
3、前提下提出的,又同时考虑了资本结构对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的双重影响。由于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经验判断基础上,因而缺乏实际运用价值,所以一直没有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1958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与Miller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的论文,揭开了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的新篇章,标志着经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的诞生。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与传统理论对资本结构优化的研究只是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之上,缺乏科学的数学推导与统计分析。之后的MM理论及其修正模型、米勒模型、权衡理论都成功地利用了数学模型,使资本结构优化研究成为一种严格而科学的理论,为资本结构
4、优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些理论都是站在零交易成本平台上来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与现实相去甚远,所以自出炉之日起便不断地受到理论界的质疑与实践的挑战。此后的经济学家不断放宽MM理论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开始从成本、信息、所有权的角度出发来阐述资本结构优化理论,逐步形成了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的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由于现代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存在着种种局限性,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迅猛发展后,到了80年代中期就难以再继续发展下去。现代资本结构优化理论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理论核心,即要能够巩固现代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各学派已取得的成果,对各派观点兼容并蓄,又要能从新的学术视野来分析与解释资本结构优化这个难题
5、。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学术界开始从资本运行过程这一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优化,把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产权结构相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使现代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范畴进一步拓展,公司治理理论、产品市场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等新的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应运而生。总的来说,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理论,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各个理论学派仅从某个特定角度出发来研究。公司资本结构,所以有必要综合各个理论学派的观点,从整体上来全面考察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2.2国内资本结构研究现状经过长期理论探讨,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已经相对完善,而中国的资本结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前,
6、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研究企业资本结构的微观基础也不存在,到1998年,才有一些介绍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文献(张维迎,1998),以及应用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的文献(方晓霞,1999),这些研究基本是基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直接运用,并且更多是从公司财务的角度来关注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但考虑中国上市公司所处转轨经济的特殊时期,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根本特征研究出发,考察其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控制权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借鉴西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成果并探讨其在中国适用性的研究还不多见。国内早期的文献主要是对国外文献中的资本结构决定因素从各方面进行检验,多数是从
7、静态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而资本结构决策本质上是动态的,应在一个动态框架内分析,并且这些文献也未考虑中国特有的制度因素。之后的文献开始扩大了研究范围。黄少安与张岗(2001)研究了中国产权与公司治理制度对融资成本的影响。肖作平(2004)使用在深市、沪市上市的239家非金融公司从1995 200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效应动态模型来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以弥补先前研究的不足。沈维涛、叶晓铭(2004)以我国沪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EV(Economic ValueAdded,经济增加值)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EVA的确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资
8、本结构,但影响的程度不大,发现EVA并不比会计指标(EPS、ROE)在更大程度上解释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形成。肖泽忠与部宏(2008)提出了一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说的方法,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与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认为造成获利能力与财务杠杆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的真正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盈利的公司具有更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检验结果与股权融资偏好说高度一致,由此得出在中国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时应考虑中国特有的制度因素,比如说严格的政府调控与尖锐的所有者-管理者激励问题,也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形成发挥了作用,但一个局限性是所用的样本数据未能延伸到近期。洪艺询(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 结构 理论 文献 综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