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口腔牙周病学总结.docx





《2022年口腔牙周病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口腔牙周病学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_精品资料_第一章绪论1. 牙周病学( periodontology):口腔医学中一门独立的特的学科(specialty),主要讨论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2. 牙周病学( periodontics):指讨论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3. 牙周病( periodontal diseases):指只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牙周病包括牙龈病 和牙周炎 两大类.4. 牙龈病( gingival diseases):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5. 牙周炎( periodontitis):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牙龈炎:特点
2、:a 局限于牙龈 b缘由明确,疗效良好c病变可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重要性: a 极普遍 70%90%治, B易复发,但可预防疗工作量大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C部分患者可进展为牙周炎年轻人应重视牙龈炎准时治疗.牙周炎:特点:a 侵害和破坏深层牙周组织B 患病率高,不易早期发觉C 病变可停止,不能完全复原重要性: a 多个牙受累,成人拔牙首位因素B 疗程长,保持疗效困难C 老龄社会中,患病率增高D 影响功能、美观、生活质量F可能会成为某些全身疾病诱因早诊断,早治疗.6. 治疗原就: A 牙体和牙列的修复工作、正畸治疗、种植牙、牙颌面手术等均应
3、当在原有的牙周病变得到掌握并保持健康状态的基础上方可进行.B设计和操作应爱护牙周组织,决不行损害之.其次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 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组成.(合称牙周支持组织)2. 牙龈( gingiva):指掩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四周的口腔咀嚼黏膜,有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组成,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3. 游离龈( free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龈沟(gingival crevice).4. 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5
4、. 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l)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附着龈与游离龈合称角化龈( keratinized gingiva).附着龈无黏膜下层,由固有层直接紧附于牙槽骨表面的骨膜上,血管较少,呈粉红色、坚强、不能移动.附着龈与骨面附着坚固,表面角化程度高,对局部刺激有较强的抗击力.6. 点彩:附着龈表面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stippling).牙龈上皮角化程度越高, 点彩越明显. 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转变的表现,是健康牙龈的特点.7. 膜龈联合( mucogingival junction):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界可编辑资料 - - -
5、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限,称膜龈联合.膜龈联合的位置在人的一生中基本是固定不变的.8. 附着龈宽度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范畴为19mm,前牙唇侧最宽(上颌 3.54.5mm,下颌 3.33.9mm),后牙区较窄.9. 龈乳头( gingival papilla)10. 龈谷( gingivalcol ):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陷,称为龈谷.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抗击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11. 牙龈上皮依据形状和功能可分为口腔上皮 oralepithelium(角化或不全角化、上皮钉突)、沟内上皮 (非角化、上皮钉突) 、结合上皮
6、 (非角化、无上皮钉突) .牙龈角化程度随年龄的增长和绝经而减低,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的相关.细胞内糖原的浓度与上皮的角化程度和炎症的程度负相关.沟内上皮 SE sulcular epithelium具有角化的潜能.具有半透膜的作用,牙龈结缔组织中的组织液及防备细胞也可通过沟内上皮进入龈沟.结合上皮( JE junctional epithelium)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靠基底板 和半桥粒与釉质相附着, 这种有机的附着结构又称为上皮性附着.结合上皮是人体唯独附着于无血管、 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12. 人类的牙齿在建立咬合关系后的一生中仍在不停的萌出.这种萌出包括主动萌出和被动萌出.
7、13. 主动萌出( active eruption):指牙向颌面方向运动.被动萌出( passive eruption):指牙龈缘根向移位,使临床牙冠延长.主动萌出不引起龈牙结合向根方移位,结合上皮仍位于牙颈部,保持与牙槽骨的正常关系,被动萌出结合上皮位于根部,龈缘退缩,牙槽骨丢失.14. 生物学宽度 ( biologicalwidth ,BW):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包括结合上皮(宽约0.97mm 及结合上皮的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 宽约1.07mm).临床意义:因龈下根面龋、牙冠和牙根折断不利于义齿修复,而需延长临床牙冠长度时,可以利用生物学宽度这一因素,人工
8、去除定量的牙槽骨.15. 龈牙结合部( dento-gingivaljunction:指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的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16. 牙龈纤维包括龈牙纤维、牙周膜纤维、环形纤维、越隔纤维.17. 牙周膜纤维包括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18. Branemark的骨质分类:I 类:颌骨大部分由骨皮质组成.II 类:颌骨中心为高密度骨松质,四周由厚的皮质骨包绕.III 类:颌骨中心为具有肯定强度的低密度骨松质,四周为薄的骨皮质包绕.IV 类:颌骨中心为低密度骨松质,四周为薄的皮质骨包绕.19. 两牙接触区根方到骨嵴顶的距离=7mm, 27%或更少的龈乳头
9、布满空间龈乳头不足以布满楔状隙时,就会在两牙的邻间形成“黑色三角”.20. 牙周表型( periodontal phenotype):用以描述受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牙龈、牙槽骨及牙体组织的特点.21. 牙龈生物型分为厚平型牙龈和薄扇型牙龈.厚平型牙龈对应的牙齿形状为方圆形、颈部凸起明显、接触区相对大,而且靠近根方.薄扇型牙龈对应的牙齿形状为锥形牙冠、不明显的颈部凸起、 邻面接触区小且靠近牙齿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切端.薄扇型牙龈易发生牙龈退缩,正畸应留意.第四章 牙周病学微生物1. 口腔正常菌群的作用: ( 1)作为生物屏障,抑制外源性微生物.( 2)爱护口腔或全身微
10、生物的生态平稳.( 3)刺激宿主免疫系统.( 4)发挥养分功能,如有些细菌会产生维生素K.2. 牙周生态系:分为颊上皮生态区、舌部生态区、龈上牙菌斑生态区、龈下牙菌斑生态区.3. 牙菌斑生物膜( dentalplaquebiofilm):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 是由基质包裹的相互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 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1)形成过程: A 获得性膜的形成B 细菌黏附和共聚C 菌斑生物膜的成熟( 2)结构: A 基底层 B中间层:致密微生物层、菌斑体部C 表层(
11、3)分类:菌斑生物膜接触组织优势菌致病性龈上菌斑生物膜釉质或龈缘处牙骨质G+需氧菌和兼性菌龋病、 牙龈炎、 龈上牙石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附 着 性 龈 下 菌 斑生物膜非 附 着 性 龈 下 菌斑生物膜暴露在牙周袋内的根面牙骨质龈沟上皮、结合上皮、袋内上皮G+兼性菌和厌氧菌根面龋、根吸取、牙周炎、龈下牙石G- 厌氧菌和活动菌牙周炎、牙槽骨快速吸取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4. 与牙周炎紧密相关的龈下菌群:第一复合体(红)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其次复合体(橙)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第一复合体与牙周临床参数、特殊与牙周袋深度和
12、探诊出血紧密相关.红色与橙色复合体之间有亲密关系,转变红色复合体会影响其他复合体,转变橙色复合体会阻挡红色复合体的定植.5. 龋病和牙周病相互对抗,嗜酸乳杆菌和血链球菌具明显的抑制牙周致病菌的作用.6. 牙菌斑生物膜致病的学说:非特异性菌斑学说:强调菌斑细菌的量特异性菌斑学说:强调菌斑细菌的质菌群失调学说7. 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1)直接作用:A 牙周定植、存活、繁衍.B 入侵宿主组织.C 抑制或躲避宿主防备功能(白细胞对细菌的作用包括趋化、黏附、吞噬及细胞内杀死消化).D 损害宿主牙周组织.菌体表面物质: 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有关的致病酶(胶原酶、蛋白酶、
13、胰蛋白酶样酶)毒素(白细胞毒素、抗中性粒细胞因子)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代谢产物:抑制宿主组织细胞生长或代谢,对宿主细包产生毒性.E 牙菌斑矿化成牙石.( 2)间接作用:引发宿主免疫反应.8. 牙周致病菌( periodontal pathogen):伴放线集合杆菌:革兰阴性短杆菌,微需氧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革兰阴性无牙孢球杆菌,专性厌氧福赛坦氏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和变黑普氏菌,黏放线菌,齿垢密螺旋体第五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局部促进因素: 促进或有利于牙菌斑的积累.对牙周组织造成损耗,使之简单受细菌感染.对已存在的牙周病起加重或加速破坏的作用
14、.1. 牙石( dental calculus):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已经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步沉积而成.(不能用刷牙方法去除)( 1)分类(以龈缘为界) :龈上牙石:沉积在临床牙冠,黄色或白色,体积较大,来源于唾液,如上6 颊面和下 123 舌面.龈下牙石:在龈缘以下的牙面上,褐色或黑色,体积较小,来源于龈沟液,邻面和舌腭面较多.( 2)牙石形成步骤:获得性薄膜的形成、菌斑(矿化核心)成熟和矿物化.( 3)牙石中含 70%80%无机盐,其余为有机成分和水.无机盐的主要成分为钙磷.( 4)牙石致病作用 :牙石量和牙周炎呈正相关.牙石对牙龈具有刺激作用.牙石对
15、菌斑的进一步积聚和矿化供应抱负的表面.牙石的存在使得菌斑和组织表面紧密接触,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牙石的多孔结构简单吸取大量细菌毒素.牙石阻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3. 解剖因素:( 1)牙解剖因素:根分叉、根面凹陷、颈部釉突和釉珠、畸形舌侧沟、牙根形状反常、冠根比例失调.( 2)骨开裂、骨开窗.( 3)膜龈反常.4. 牙齿位置反常、拥挤和错颌畸形.5. 医源性因素:不良修复体、不当畸形治疗等.6. 颌创伤( trauma from occasion):不正常的颌解除关系或过大的颌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称为颌创伤.造成牙周创伤的颌关系称为创伤性颌,如咬合时牙齿的过早接触、过
16、高的修复体、牙尖干扰、夜磨牙、加力不当的正畸治疗等.( 1)颌创伤分类:原发性颌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继发性颌创伤( 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 原发性和继发性颌创伤并存.时( 2)形成因素:咬合力反常:即原发性颌创伤,与颌力大小、分布、方向、频率及持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续时间有关,其中以力的方向最重要.(垂直压力、侧向压力、扭转力,与牙体长轴呈大于45 度的颌力称侧向压力或水平力,扭转力对牙周组织的损耗最大.早接触:在咬合活动时, 在全口牙未接触前,有个别牙或者几个牙先发生接触,这种称之为早接触.)牙周支持
17、力不足.即继发性颌创伤.( 3)病理转变: 损耗期: 潜掘性吸取 ( underminingresorption:创伤性颌力严峻时, 坏死区四周的骨髓腔内分化出破骨细胞,将坏死骨组织吸取的过程.修复期:扶壁骨形成(buttressingbone formation:在创伤性颌力作用时, 组织修复活动增强,坏死的组织被移除后, 在被吸取处对应的一侧有新的牙槽骨形成,以代偿性的增厚变薄的骨质,称为扶壁骨形成.(修复现象的标志)改形重建期: 1)牙槽嵴顶可呈角形缺损(垂直性吸取)2 )牙周膜呈楔形增宽,但无牙周袋形成.3 )牙向受压侧移位或倾斜,从而使过大颌力排除.正畸力使牙移位即属于此种情形.(
18、4)颌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1 )单纯、短期的颌创伤不会引起牙周袋,也不会加重牙龈的炎症.2 )颌创伤会增加牙的松度,但动度增加不是诊断颌创伤的唯独标准,由于牙周膜增宽可能是以往颌创伤的结果.3 )长期的颌创伤相伴严峻的牙周炎或明显的局部刺激时,它会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吸取,机制不明.4 )自限性牙松动在没有牙龈炎症的情形下,不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5 )牙周炎的治疗中,排除炎症是第一位的.正畸治疗前必需先治疗已有的牙龈炎症.7. 食物嵌塞: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1)正常结构:邻牙之间紧密的接触,完善而坚固的接触点.良好的边缘嵴和窝沟形状以及牙的形状.2
19、)食物嵌塞方式:垂直性嵌塞:食物从颌面垂直方向嵌入牙间隙内.食物嵌塞较紧,不易剔除.缘由: a 两牙失去正常的接触关系,显现缝隙,特殊是窄缝.b来自对颌牙的楔力或反常的颌力:牙形状反常(充填式牙尖).不匀称的磨耗.相邻两牙边缘嵴高度不一样.上下颌牙对咬时发生水平分力.C邻面和颌面的磨损使食物外溢道消逝,使食物被挤入牙间隙.水平式嵌塞: 唇、颊和舌将食物挤入牙间隙.Eg:牙周炎患者由于牙间乳头退缩和支持组织高度降低,龈外展隙增大,进食时可造成水平式嵌塞.8. 不良习惯:口呼吸、吐舌习惯、刷牙不当、咬唇等.9. 牙面着色:食物和化学物质、烟草等.第六章 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促进因素1. 牙周
20、组织的防备机制:上皮屏障.吞噬细胞.唾液.龈沟液.龈沟液(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 ):指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 龈沟内的液体成分主要来源于血清,其他成分分别来自血清、 邻近的牙周组织(上皮、结缔组织)及细菌.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牙龈健康者只有极少量龈沟液,龈沟液的流出量与该部位的炎症程度呈正比.龈沟液量增多是牙龈炎症早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早于临床表征的转变, 牙龈炎症明显时,龈沟液量明显增多.白细胞是龈沟液中的重要防备细胞.龈沟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口腔防备功能有关,具有针对不同致病菌的特异抗体功
21、能,其中 IgG 水平高于 IgA 和 IgM.2. 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1) 遗传因素:侵袭性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发病的主要打算因素之一.特定染色体的特异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牙周炎的易感性增加有关.致炎细胞因子TNF-、IL-1 和 PGE2 在牙周炎的病理发生中具有重要性.增加牙周炎易感性的遗传性疾病有:周期性或永久性白细胞削减症、白细胞黏附缺陷病( LAD )、Down综合征、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等.(2) )性激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发生和进展的影响至为重要.牙周组织是一些性激素的靶器官, 牙龈和牙周膜细胞中含特异性的雌激素、黄体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口腔牙周病学总结 2022 口腔 牙周病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