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学专家共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学专家共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学专家共识.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8月 中国静脉介入联盟、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外周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目录,01.,背景,02.,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03.,注射工具选择,04.,适应证和禁忌证,知情同意,05.,06.,操作流程和步骤,整合实践,07.,08.,抗凝剂皮下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01,背 景,国内外抗凝剂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大多与技术操作有关,但在操作流程和注射技术等细节上至今仍存在很多争议。,旨在为实现抗凝剂安全注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我国国情和近年临床实践,结合检索现有文献及相关 meta 分析,组织本领域护理专家通过多次会议
2、研讨,反复修改,制订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以下简称共识),临床护理实践中,抗凝剂皮下注射易导致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同时伴有局部疼痛,降低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背 景,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高达30%, 局部皮下出血面积可达8cmX10cm。,02,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03,注射工具选择,抗凝剂注射针头越长,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越大。 除预灌式注射器外,选择注射工具需根据个体体型、生理特点和抗凝剂剂型。,对于儿童和消瘦患者,尽可能选择短型针头,捏皮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03,注射工具选择,03,注射工
3、具选择,针帽(橡胶),玻璃针管(中性玻璃),活塞 (橡胶),推杆,预灌式注射器,注射针,完好密封的包装系统、 高精度微量灌 装,剂量准确,应用方便,均为带注射针产品, 针头长度和外径较普通 1 mL 注射器短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不同预灌式抗凝剂之间针头规格参数差别不大。,推荐,04,适应证和禁忌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抗凝治疗是临床上一致公认的 VTE 防治基础。,适应证:,4.1,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急性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活动性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溃疡出血、术后活动性出血等),或有出血倾向的器
4、官损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相对禁忌证:,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与肝素治疗无关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除外);,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伴或不伴意识障碍;,肝素或其衍生物过敏;,同时应用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右旋糖酐、噻氯匹啶、皮质类固醇治疗时,有增加出血危险。,4.2,05,知情同意,知情同意,05,向患方介绍抗凝治疗,告知抗凝剂皮下注射适应证、禁忌证。,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治疗的潜在风险、对策和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充分理解和尊重患方知情选择,知情同意后签署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注射部位皮肤血管炎、皮肤坏死、炎性结节、紫癜或红斑、水肿或荨麻疹、疼痛等,抗
5、凝治疗潜在风险:,风险,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肌肉骨骼系统异常,骨质疏松(见于3 个月长期治疗)。 其它罕见不良反应: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可逆性高钾血症等,血液系统异常,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免疫系统异常,过敏/类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异常,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不同部位出血、注射部位荨麻疹、水肿及疼痛较为常见。,06,操作流程和步骤,6.1注射部位,推荐意见 1: 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无论单次注射或长期注射,抗凝剂注射部位优选腹壁。,腹壁注射部位: 上起自左右肋缘下 l cm, 下至耻骨联合上 1 cm, 左右至脐周 10 cm, 避开脐周 2 cm 以内。,推荐意见 2:
6、 特殊人群注射部位选择, 对儿童患者,适宜选择臀部或大腿; 对妊娠晚期(妊娠 28 周至临产前 48 h)患者选择腹壁注射时,经 B 超测定腹部 8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长度后,予以左右腹部轮换注射。,6.1注射部位,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厚,可降低药液外渗风险; 所含神经纤维较少,痛感相对较轻; 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影响; 易被患者接受,便于操作。,腹壁,皮下组织较厚,与上臂其它部位相比,发生肌内注射风险较低,上臂外侧中 1/3,皮下组织较厚,痛觉敏感度较低,远离大血管和神经, 相对大腿其它部位较为安全
7、,大腿前外侧上 1/3,过臀裂顶点水平线与过髂嵴最高点垂直平分线相交而成的外上方 1/4 区域,捏皮较为困难,且不便于自我注射患者操作,臀部外上侧,6.1注射部位,不同注射部位药液吸收速度不同,依次为腹部 上臂 大腿 臀部。,6.2 注射体位,推荐意见 3: 腹壁注射时, 患者宜取屈膝仰卧位,嘱患者放松腹部。,推荐意见 4: 上臂外侧注射患者宜取平卧位或坐位。 坐位注射时上臂外展 90(置于椅背),患者肩部放松。,不同注射部位间轮换,将腹部分为 4 个区域, 每侧上臂、大腿、臀部各为 1 个区域,每次注射一个区域,并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注射区域,同一注射部位区域内轮换,表盘式轮换:以肚脐为中心按表
8、盘式将腹部分为 12 个象限, 周一至周日每日规律轮换注射部位 十字分时分区:以肚脐为中点作十字线,将腹部分成 4 个象限,逐日交替选择左腹部或右腹部,再根据注射时间上午或下午选择上腹部或下腹部,6.3 注射部位轮换,6.3 注射部位轮换,推荐意见 5: 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2 次注射点间距 2 cm 以上, 可以明显降低注射局部药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出血及注射部位疼痛等不适症状,6.4 注射前是否排气,推荐意见 6: 推荐采用预灌式抗凝针剂,该针剂注射前不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轻弹至药液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凝剂 皮下注射 护理 专家 共识 共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