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偏光显微镜的构成和单偏光镜下矿物的特征.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1偏光显微镜的构成和单偏光镜下矿物的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1偏光显微镜的构成和单偏光镜下矿物的特征.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1 光学显微镜的构成 单偏光下矿物的特征,1.1 实验目的和要求,1 认识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及其维护 2 初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认识偏光显微镜下晶体(矿物)的光学性质,1.2 实验内容,1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2 单偏光下矿物的晶体光学性质 晶体的形态、解理 突起、糙面、贝克线 颜色与多色性,1.3 实验设备与用品,1 偏光显微镜 2 晶体光学性质观察所用薄片一套,1.4 实验步骤,1.4.1认识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1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1)机械部分 镜座:承受重力 镜臂:装镜筒,可倾斜 载物台:承载观察物,可转动,有0360度刻度及游标、固定螺丝,中央圆孔,固定弹簧夹,偏光显微镜,镜臂
2、、镜筒、镜座、 反光镜、下偏光镜、 锁光圈、聚光镜、载物台、 物镜、目镜、 上偏光镜、勃氏镜、 粗调螺丝、细调螺丝、 附件等,偏光显微镜的构造,1、目镜,2、镜筒,3、勃氏镜,4、粗动手轮,5、微调手轮,6、镜臂,7、镜座,8、上偏光镜,9、试板孔,10、物镜,11、载物台,12、聚光镜,13、锁光圈,14、下偏光镜,15、反光镜,镜臂,反光镜,镜座,下偏光镜,锁光圈,聚光镜,载物台 游标尺与弹簧夹,镜筒,试板孔,物镜,放大倍数、数值孔径 机械筒长、盖玻璃厚度 10 / 0.25 160 / 0.17,物镜的分辨率 光孔角 数值孔径 N.A=nsin 物镜分辨率,放大倍数越高,数值孔径越大。
3、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目镜,上偏光镜,勃氏镜,附件,中心校正螺丝,补色器 (石膏试板、云母试板、 石英楔),目镜十字丝、微尺、 方格网、物台微尺、滤色片,2. 偏光显微镜的调节 装卸镜头 对光 准焦 校正中心 校正偏光镜,1.4 实验步骤,1.4.1认识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1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1)机械部分 镜座:承受重力 镜臂:装镜筒,可倾斜 载物台:承载观察物,可转动,有0360度刻度及游标、固定螺丝,中央圆孔,固定弹簧夹,1.4 实验步骤,1.4.1认识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1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2)光学部分 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光线弱或用高倍物镜时用凹面 下偏光镜:将自然光转变为偏光
4、 锁光圈:调节进光量的大小 聚光镜:将平行光线变为锥光 镜筒:可调节升降,上接目镜,下接物镜,镜筒光学长度为物镜后焦到目镜前焦 目镜 上偏光镜:方向AA,垂直下偏光镜 勃氏镜:观察锥光时使用的放大系统,物镜:,透镜越小,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一般由15片透镜组成。 放大倍数一般低倍4X,中倍10X-25X,高倍45X以上,油浸100X。 光孔角:前透镜最边缘的光线与前焦点所构成的角度 数值孔径:等于光孔角正弦乘介质折射率N。数值孔径越大,放大倍数越高。同一放大倍数,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 物镜的分辨率就是显微镜的分辨率,它取决于数值孔径的大小及所用光波的波长 光学显微镜最高分辨率为2
5、000埃,最大放大倍数为2000倍。一组物镜占一台显微镜总价值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2 偏光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 1)装卸镜头 A装目镜:直接插上即可 B装物镜:物镜与镜筒的接合类型有弹簧夹型、销钉型及转盘型。注意安装到位 2)调节视域亮度 镜头装好以后,推出上偏光,勃氏镜,打开锁光圈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调节视域亮度。光线不要太强 3)调节焦距 A放上薄片,手摸一下,一定要盖玻片朝上,用弹簧夹夹好 B下降镜筒。用粗调旋扭朝前旋转,眼睛从侧面注视镜头,将镜头下降到镜头工作距离以内,切匆使镜头与薄片接触,以免损坏镜头。要锻炼能两个眼睛都睁开看。,4)校正中心 A在视域内选一小点置于十字丝中心 B转
6、动物台180度,注意观察小点的位置和轨迹 C拧校正螺旋,使小点内移到中心距离的二分之一 D手移薄片,使小点回中心。再旋物台,若小点还有偏移,重复上述操作,5)校正偏光镜方向 找一块黑云母,置于视域中心 旋转物台,使解理缝为左右方向 旋动下偏光镜使其颜色最深,此时的下偏光镜为PP方向 取下薄片,推入上偏光镜,使视域全黑。则上下偏光镜正交。,单偏光镜下观察,即只使用下偏光镜 观察内容有 晶体形态、解理 突起、糙面、贝克线 颜色与多色性 晶体颗粒大小、百分比含量。,1.4.2 单偏光镜下观察晶体光学性质的内容,晶体形态相关因素: 晶体依一定的结晶习性而生成一定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大小、晶体的完整程度
7、与形成条件、析晶顺序有关 晶 形 薄片中所见为晶体的某一切面,同一晶体切面方向不同,反映出的平面形态完全不同。,1 晶体形态,Habit or form,blocky 块状的,acicular针状的,bladed,prismatic,anhedral/irregular,elongate,rounded,fibrous,tabular,euhedral自形的,Habit or form,blocky,acicular,bladed,prismatic,anhedral/irregular,elongate,rounded,fibrous,tabular,euhedral,Review tech
8、niques for identifying unknown minerals,Start in PPL: Color/pleochroism Relief Cleavages Habit,Then go to XPL: Birefringence Twinning Extinction angle Uniaxial or biaxial? 2V if biaxial Positive or negative?,晶体的自形程度 依晶体的边棱的规则程度分类 A自形晶:晶形完整,呈规则多边形,边棱为直线 B半自形晶:晶形较完整,棱部分直线,部分为曲线 C他形晶:不规则粒状,边棱为曲线。,自形晶角闪
9、石,解理 解理是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开裂成平直的面的能力。解理面、解理的方向、组数、及完善程度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解理缝的清晰程度与矿物和树胶的折射率差值的大小有关,差值大者解理明显 解理缝的清晰程度及宽度与切片方向密切相关。当解理缝垂直切面时,缝最窄,最清楚,升降镜筒时解理缝不左右移动。,角理缝斜交切面时升降镜筒为什么会看到它移动?,2 解理及解理夹角的测定,解理的完善程度分级 A极完全解理:细密连贯直线缝 B完全解理:较粗的平直缝,但不完全连贯 C不完全解理:断续解理缝,勉强能看清成一个方向。,Cleavage,Most easily observed in PPL (upper pola
10、rizer out), but visible in XN as well,No cleavages:quartz, olivine(橄榄石) 1 good cleavage:micas(云母) 2 good cleavages:pyroxenes(辉石), amphiboles(角闪石),Cleavage,Cleavage,random fractures, no cleavage: olivine,解理角的测定 A选择合适的解理缝:有同时垂直切面的两组解理的晶体颗粒,即两组解理都最清楚,升降镜筒都不移动 B使一组解理平行目镜的十字丝的竖线,记下物台的刻度数a C旋转物台,使另一组解理平行目
11、镜的十字丝的竖线。记下计数b。 两组计数之差(a-b)即测的两组解理的夹角。,1)颜色 颜色即晶体薄片中的颜色。是矿物对白光中不同波段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光波透过薄片,不管矿物如何透明,总要被吸收一部分,如果均匀吸收,则仅只有强度减弱,薄片不显示颜色,为无色矿物 若有选择性吸收,则显示被吸收波段的补色 颜色的深浅,取决于矿物对各色光吸收的总强度,强度大颜色深 吸收的总强度取决于薄片中的矿物种类及薄片的厚度。,3 颜色与多色性,2)吸收性与多色性 吸收性 均质体 各向同性,不同振动方向的光波选择性吸收都相同 矿物的颜色与浓度不因矿物中光波的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变化。 非均质体 的颜色及浓度随方向的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试验 偏光 显微镜 构成 形成 以及 矿物 特征 特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