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理生理.ppt
《发热病理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病理生理.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热(fever),概 述,1,病因和发病机制,2,代谢与功能的改变,3,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4,第一节 概 述,一、正常体温的相关概念,正常成人体温呈周期性波动 维持在37.0左右 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1 个体间差异在1范围内,正常体温: 腋窝 36.237.2 舌下 36.537.5 直肠 36.937.9,发热的概念,?,?,?,?,体温升高,生理性 剧烈运动,病理性,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月经前期,应 激,过 热,癫痫大发作,甲亢,中暑,汗腺缺乏症,下丘脑损伤 出血,炎症,产热过度,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调定点,过热(hyp
2、erthermia) 发热(fever),有致热原,病因,调定点上移 (调节性体温),发病 机制,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体温可较高,有热限,效应,物理降温,对抗致热原,防治 原则,调定点无变化 (被动性体温),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热激活物,EP细胞,EPs,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 散热,体温升高,一、发热激活物,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包括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病毒 真菌 螺旋体 疟原虫,葡萄球
3、菌,链球菌,白喉杆菌,致热成分:全菌体,菌体碎片,外毒素,(1)革兰阳性菌,细菌,(2)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淋球菌,致热成分:脂多糖(LPS)或称内毒素(endotoxin,ET),O-特异侧链 核心多糖 脂质A (Lipid A): 致热性和毒性的主要成分,细菌,内毒素、外毒素的比较,种类,外毒素,内毒素,来源,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差、6080 30分钟破坏,好、160 24小时破坏,毒性作用,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
4、休克,发热,DIC等,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 但无中和作用,,病 毒,致热成分:全病毒体及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流感病毒,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麻疹病毒感染,真 菌,致热成分:全菌体及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螺旋体,致热成分:代谢裂解成分和外毒素,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疟原虫,致热成分:裂殖子和疟色素,间日疟原虫,疟原虫的裂殖子,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 2、类固醇:本胆烷醇酮 3、尿酸盐结晶、硅酸盐结晶,二.内生致热原(EP),产EP的细胞在EP诱导物的作用下,产
5、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发热激活物,IL-1 TNF INF IL-6,EPs,?,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的过程:,有2种方式,第一种方式 (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脂多糖(LPS),+血清中的LPS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LPS-sCD14复合物,细胞激活,EP,启动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合成EP,第一种方式: (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LPS-LBP-mCD14复合物,第二种方式: (在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跨膜蛋白(TLR),激活核转录因子,激活细胞,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的过程:,有2种方式,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正调节中枢,负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热 发烧 病理 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