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修辞方式.ppt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修辞方式.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引用 譬喻 代称 并提 互文 夸张 倒置 委婉 省略,引用,“引用”,就是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 具体形式分为引言、引事、引文。 (1)引言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2)引事 a就是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 商鞅因景
2、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 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 b另有暗用的历史故事,如: 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 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 定价于君侯。 (李白与韩荆州书) 注:“登龙门”引用了东汉李膺的故事。,(3)引文 就是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如: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孟子梁惠王) “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引自庄子天下 注:先秦著作以引经书为主,汉以后引文面就很广泛了。除明引外还有不说明出处的暗引和把原作略加改动或只取一句话中最主要的几个字的引文。(见例二),另外,也有语言学家将引用分为稽古和引经两种 类别。 “稽古”,
3、即考古,就是援引古人事迹来证实自己 的见解,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 “引经”,是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论来证实自己的观 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广义的“引经”包括引言 、引文;不只是圣人贤人言论,还包括格言、俗 语、谣谚。 由此可见,这种分法与分为引言、引事、引文其 实是如出一辙的,所以两者选其一即可。,二.譬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譬喻的分类 (1)明喻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 (2)暗喻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鸿门宴),(3)借
4、喻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王安石木末诗 (4)博喻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苏轼百步洪) 练习:说明下列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三、代称,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 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2代称的分类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五月
5、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2)用泛称代特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擅山海之富。(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3)用特称代泛称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四、并提(合叙),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修辞方式叫“并提”。 在遣词造句中,把本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为形式 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 但在表意上却仍然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 分别相承,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分承, 或者叫做并提。如“普施行之, 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 句中“耳目聪明”形式上是一个 主谓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修辞 方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