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定律和维尔纳定律定律解释.ppt
《格林定律和维尔纳定律定律解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林定律和维尔纳定律定律解释.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格林定律(Grimms law),,Grimms law,又译格林姆定律或格里姆定律,是一项用来描述印欧语语音递变的定律,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提出。格林指: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不仅有共同的词汇和共同的形态,语音变化且很有规律。例如:,Grimms law,印欧语“带”(*bher)和“兄弟”: 梵语 bhar-mi - bhratar 拉丁语 fer-o - frater 希腊语 phr- - phrtr 俄语 - (-, -) - 日耳曼语族-英语 bear - brother,从上面的例子可见,在共同的词汇里(来自原始印欧语的词汇,即同源词)梵语bh-对应拉丁语
2、f-对应希腊语ph-,这种规律叫“对应规律”。当不同语言中几个单词(这里:“带”、“兄弟”,但是有很多相同的例子)显示出同样的对应规律时,这些语言之间有“对应关系”。分析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对应规律以后,历史语言学的任务是设想原始语的哪种音演变成对应规律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例如,格里姆认为,bh-:f-:ph-这种对应规律是原始印欧语*bh-的不同表现:梵语的发音与原始语最相近。,格里姆定律包括三个重要方面: 对应规律 -梵语的浊送气塞音(bh-,dh-,gh-),对应希腊语的清送气塞音(ph-,th-,kh-),对应拉丁语的擦音(f-,f-,h-),对应日耳曼语的浊塞音(英文的b-,d-,g-)。
3、 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浊塞音(b-,d-,g-),对应日耳曼语的清塞音(英语的p-,t-,k-)。 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清塞音(p-,t-,k-),对应日耳曼语的擦音(英语的f-,th-,h-)。,塞音 原始印欧语原有三套塞音: 清不送气塞音(相当于中国传统音韵学的全清) 浊不送气塞音(相当于全浊) 浊送气塞音 在这种构拟系统中,没有清送气塞音(次清),因为这些塞音只出现在梵语里,而大部分是拟声词,借词或者某种特殊因变(例如:*st- sth-)而来的,原来没有这套塞音。,语音演变 梵语保留了原始的发音。 希腊语的浊送气塞音清化了,变成清送气塞音,不送气塞音不变。 拉丁语的浊送气塞音变成擦
4、音,不送气塞音不变。,但发生最明显的变化是日尔曼语族和亚美尼亚语,这些语言和印欧语的对应规律相当复杂,可用表格的方式介绍:,从以上表格可见,原始日尔曼语的辅音的来源是: 清擦音(f,x)来自印欧语的不送气清塞音 清塞音(p,t,k)来自不送气浊塞音 浊塞音(b,d,g)来自送气浊塞音,维尔纳定律(Verners law),Verners law,由卡尔维尔纳于1875年提出,该定律描述了发生在原始日耳曼语(PGmc)中的一次历史音变,指出了,出现在非重读音节的末尾的清擦音*f, *, *s和*x,经过浊化转变成了*b, *d, *z和*g。,疑团 发现了格林定律以后,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
5、不规则现象。原始印欧语(PIE)的轻塞音*p, *t, *k按照格林定律本应该在原始日尔曼语中分别转变成*f, *(齿间擦音)和*x(舌根擦音),通常情况下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在一大批的同源词中,以其在拉丁语、古希腊语、梵语、和波罗的语中的形态可断定其PIE音素是*p, *t, *k,在日尔曼语中却表现为浊塞音*b, *, *g。,起先,少许的“异常”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学者们更热心于发现更多“规则”的实例。然而,终究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不再满足于这些“听话”子集,而是决心要构建出普遍适用的“无例外”的音变规则体系。,一个由PIE的*t到PGmc的*d的典型例子是*phtr(“父”,*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格林 定律 以及 维尔纳 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