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 .docx
《2022年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 .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_精品资料_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 复习提纲 第一课 一 孔子和早期儒学1 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见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意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训练思想: 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把自己的思想主见贯穿到训练活动中.注意人的全面进展.3孔子的历史位置:儒家学派创始人,训练家,文化传播者.2 孟子1思想内容: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 并对其“德治” 思想进行发挥, 提倡“仁政” 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2影响:对儒家思想进展有重要贡献.3 荀子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仍对“礼”进行深化的争论.2位置:广泛
2、吸取了各家思想的精华, 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点.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学派代表主要内容影响“道”是世界根本.朴实的辩证老庄崇尚自然,主见超老子老庄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之学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庄子遥”.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魏国变法:嘉奖耕战、严刑峻李悝法.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商鞅农抑商、加强中心集权、以吏为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法家师.
3、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思想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治思想被吸取到儒家韩非系统化.主见加强君主集权、厉体系中,成为保护专制子行赏罚、嘉奖耕战.主见“事异政权的工具.就备变”.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汉代以后,逐步湮没失墨子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主见传.节用.在熟悉论和规律学贡献.其次课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一、儒学兴起的背景春秋战国秦朝儒家思想的位置演化1.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创立和进展,早期儒学在社会上很有影响,称为显学.2. 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压制,儒学走向低潮.摸索:战国和秦朝文化氛围有何不同?缘由何在?战国:百家争
4、鸣:各国纷争,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国家,学术氛围较宽松 秦朝:国家完成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为稳固统一,必需加强思想掌握1缘由: 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判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2概况焚书:焚书的范畴:六国的历史记载+ 私人保藏的书 + 严禁私下谈论 + 严禁私藏禁书不焚的书:秦记 + 博士治理的文献 + 有有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坑儒:警告文化人3评判:实质:文化专制政策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掌握,
5、肯定程度上保护统治消极: 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b、使儒学走向低潮C、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二、兴起的表现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1 缘由:1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心集权,保护国家的统一. 政治:王国问题 民族关系:北方:匈奴 + 南方西南的区 经济:土的兼并,阶级冲突激化2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询问治国方略3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接受.a、针对中心集权的需要
6、 ,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挥b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c、针对土的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d 、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心态:既要保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心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取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思想特点:外儒内法2 影响: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位置2终止各学派思想公平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完全终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进展3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4对思想、文化、训练的重视, 、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B、汉代的训练体制儒学训练官
7、方化和制度化1 训练体制:1中心:汉武帝时期, 创办太学: 历史上第一次显现的国家培育政治治理人才的官立学校2的方:郡国学校,初建的方训练系统2 影响:1对训练:太学的建立,是儒学训练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 扩大统治基础.4对政坛:东汉太同学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C、科举制儒家思想统治位置进一步强化1. 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 确立.隋朝完善:唐朝进展.北宋强化:明清3. 特点:以考试
8、成果作为选官依据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4. 影响: 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体制的稳固: 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 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 促成长久的读书风气,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进展 选官方式肯定程度上表达了公正公正的原就 读书- 考试做官,学问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气,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 导致古代用心从事科学技术争论的人才力气薄弱,影响科技的进展.第三课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一 儒学的困境1 、东汉末年: 儒学的权威性被严峻减弱.2 、魏晋时期: 佛教兴起,道教传播直接冲击儒家思想正统位置.3 、唐末五代: 沦为笺注之学的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可编辑资料 -
9、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 二 儒学复兴运动1 、唐中后期: 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主见: 韩愈: A.领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见,反对佛教和道教.B.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懂得孔子之道.意义: 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2 、北宋时期: 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缘由: 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主见: 推崇尊王攘夷,认为唐朝政治的弊端是不敬重儒家的纲常伦理.主见要稳固中心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需以唐为鉴,复兴儒学强调“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影响: 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
10、开 ,士气随之大变 ,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理学应运而生.二、宋明理学进展的三个阶段 一 北宋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 、背景:唐末五代长期分裂和混战,使传统的道德标准遭到极大的破坏,不利于政治的稳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重建儒学道德的目的,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需要.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宋代学者抛弃汉唐师古学风,敢于疑经改经.2 、思想来源: 儒学思想 + 佛教思想 + 道教思想3 、基本特点: 把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严密思想体系理学4 、五子的主见周敦颐、邵雍:主见: 周敦颐:
11、结合周易说明太极图,把人与天的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 为理生万物供应依据.邵 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说明人类命运.意义:二人领先运用系统的思辨,查找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查找统一的本原,为理学建立开创道路.张载: 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庞大.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精确的表达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二程: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修养的最高境域就是“仁”认为仁者能化韧于无形,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 2022 年高 历史 必修 第一 单元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