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管理复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营管理复习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产运营管理复习题生产运营管理复习题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生产运营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 投入)转化为( 产出)的过程。2生产运营系统是由(人 )和( 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3生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技术技能与行为技能,技术技能包括(专业 )技术和( 管理)技术两个方面。4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 (制造性 )生产和(服务性 )生产。5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连续性 /流程式 )生产和(离散性/加工装配式 )生产两种。6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备货型 )生产与(订货型 )生产两种。7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
2、产品品种较多,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难 ) ,多采用(通用 )设备。8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品种数、(产量 )和(重复程度 )来进行的。10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 大) 、生产的重复程度(高 )11组织生产过程的分工原则有二: (工艺 )专业化与(对象 )专业化。12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连续性、比例性、 (均衡 )性、 (平行 )性与准时性。13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品种 ) 、 (质量 ) 、 (产量 )和产值指标。14生产运营管理是对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计划、 (组织 )和(控制 ) ,它包括对生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的管理。15制造企业的物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
3、 (在制品 )库存、与(成品 )库存。16MRP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MRP、闭环 MRP 和 MRP,其中(MRP )相当于需求计算器, (闭环 MRP )为计划与控制系统, (MRP )为资源协调系统。17MRP 的三项基本输入是主生产计划、 (产品结构文件 )和(库存状态文件 ) 。18综观历史,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质量检验、 (统计质量控制 ) 、 (全面质量管理 )三个阶段。19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表述为“四个一切” :即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以预防为主;(全员性 ) ; (全过程性 ) 。20ISO9001 是质量体系(设计 ) 、开发、 (生产 ) 、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21
4、服务战略、 (服务系统 )和(服务人员 )三者是形成服务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它们构成一个服务三角形,又相对独立地面向顾客这个中心,各自发挥着作用。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B)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 D组织环节2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A) 。A汽车 B饮料C造纸 D烟草3下列生产属于流程型生产的是(D) 。A机床 B计算机C家具 D纺织4能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是(C) 。A生产计划 B生产库存C生产技术 D质量管理5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A) 。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 B设置的管理C运行的管理 D机制的管理6
5、下列不属于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是(D) 。A提高质量 B降低成本C保证交货 D提高产量7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世界制造企业的重要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和支撑点的是(A) 。A生产职能 B人事职能C财务职能 D研发职能8. 生产运营战略的核心是(A) 。A.特殊能力 B.生产运作宗旨C.生产运营目标 D.生产运作环境9. 从生产运作战略的角度看,在市场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应该优先选择(重点。A. 价格 B.销售费用C. 质量 D.服务10.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是(C) 。A.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B.把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C.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D.
6、兴建新的设施11.生产运作战略属于(C) 。A.公司级战略 B.部门级战略C.职能级战略 D.以上都不是12.以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性为实质的战略是(A) 。A.基于成本的战略 B.基于时间的战略C.基于质量的战略 D.以上都不是13下列不属于控制成本途径的是(C) 。A.降低物料消耗 B.提高生产率C.降低管理费用 D.降低库存14物料消耗控制的关键阶段是(B) 。A.采购阶段 B.设计阶段C.库存阶段 D.生产工艺阶段15工艺设备选择中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是(B) 。A.设备投资回收期 B.生产产品的数量C.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 D.设备每年的总费用16在 MRP 系统中起“主控”作用的是
7、(C) 。A物料清单 B库存信息C主生产计划 D工艺路线17下列属于相关需求的是(D) 。C)作为工作A客户订购的产品B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C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D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需求18有 A 和 B 两项任务,A 的计划交货期比 B 早一天,而作业时间 A 为 8 小时,B 为 8天,先安排 B 加工。这种作业安排依据的规则是(D) 。A先到先服务规则 B最早到期规则C最短作业时间规则 D最短松弛时间规则19是否考虑生产活动与财务活动的联系是(B)的主要区别。A基本 MRP 与闭环 MRP B闭环 MRP 与 MRPCMRP与 ERP D敏捷制造与传统制造模式的重新认证(C) 。A每
8、一年进行一次 B每两年进行一次C每三年进行一次 D每五年进行一次21.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是(D) 。AISO9000 BISO9001CISO9002 DISO9004系列标准中指导公司对采用标准进行选择的是(A) 。AISO9000 BISO9001CISO9002 DISO900423. 为使企业每一个员工、 每一个职能科室、 每一个生产经营部门都将质量看成是自己的事,需要有某种形式从制度上有机地使企业各部门、 各生产环节的工作保持协调一致, 达到保证其产品的质量,这种形式称为(B) 。AISO9000 系列标准 B质量保证体系C质量功能部署 D计量方法24.产品在生产中被发现不合格
9、而造成的损失是(B) 。A外部损失成本 B内部损失成本C鉴定成本 D预防成本25. 下列(C)不属于预防成本。A员工培训费用 B数据收集费用C产品质量责任索赔费用 D产品设计费用26. 现代质量成本观念与传统质量成本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A) 。A损失成本总是高于预防成本B提高质量水平意味着付出质量成本C存在一个适宜的质量水平使得总质量成本最低D缺陷越少越好27生产管理是销售管理的前提,也是销售的(C)和后盾。A要求 B手段C保证 D条件28新产品开发、成本、 (B) 、交货期是企业的四大竞争优势。A合同 B质量C计划 D资金29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组织、计划、 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
10、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A)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质优的产品(服务) 。A最经济的 B最有效的C最合理的 D最有用的30订货型生产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订货组装型、 订货制造型和(C)等三种生产方式。A订货加工型 B订货工作型C订货销售型 D订货工程型31在生产周期的时间构成中还包含着大量的等待、 (B)等无效时间。A休息 B闲置C交流 D访问32在运用工作研究的四种技巧时,首先应考虑采用(A)的可能性。A取消 B合并C改变 D简化33绘制工艺流程分析图的目的是(B) 。A分析产品的生产过程 B分析零件的生产过程C分析制品的运行路线 D分析人和机器的工作情况34对于备
11、货型企业,在年生产计划中,确定(C)是最重要的决策。A交货期 B价格C品种和产量 D成本和质量35滚动式计划中,修订计划的间隔期称为(A) 。A滚动期 B计划展望期C间隔期 D周期36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在制品定额法适用于(D) 。A单件生产 B小批量生产C成批轮番生产 D流水生产37在编制作业计划时,提前期法适用于(C) 。A单件生产 B小批量生产C成批轮番生产 D流水生产C提前期法 D累计编号法38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往往取决于(A) 。A瓶颈环节生产能力 BA 类设备生产能力C关键设备生产能力 D装配能力39从原料、外购件投入生产起,到经检验合格办完入库手续之前,存在各环节的零、部件都
12、称为(C) 。A原料 B外购件C在制品 D半成品40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和(B) 。A提前期 B出产期C投入期 D生产周期41单件生产的期量标准有: (C) 、产品生产周期。A批量 B节拍C提前期 D在制品定额42新产品的设计一般可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D)等三个阶段。A外形的设计 B功能的设计C程序的设计 D工作图设计43新产品开发方案的评价,有定性分析和(B)分析两大类。A定价 B定量C定质 D定时44库存是指(D) 。A存放在仓库中的物资 B用于生产和/或服务所使用的储备物资C用于销售的储备物资D用于生产和/或服务的,以及用于销售的储备物资45可以起到防止缺货
13、,提高服务水平的库存,称为(A) 。A安全库存 B周转库存C运输库存 D预期库存46在库存的 ABC 管理法中,A 类物料的库存管理特点是(C) 。A严格控制库存时间,不严格控制库存数量B严格控制库存数量,不严格控制库存时间C既严格控制库存数量,又严格控制库存时间D不严格控制库存数量,又不严格控制库存时间47经济订货批量,是指(D) 。A库存保管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B订货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C缺货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D年总库存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48主要原材料消耗的构成, 一般包括下面三个部分: 构成产品或零件净重所消耗的原材料(A) 、非工艺性损耗。A工艺性损耗 B自然损耗C保管损耗 D运输
14、损耗49企业应当按照科学有效、 (B) 、比质比价、监督制约的原则,建立健全采购管理的各项制度,防止采购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发生。A公众评议 B公开公正C公众参与 D公开讨论50企业各级管理者对其审批的物资采购负有(A)责任。A审查、监督 B保证、监督C验证、检查 D组织、管理三、判断题1生产运作是使一定的原材料转化为一定的有形产品。 (错)2制造性生产多是资本密集型的,而服务性运作相对来说通常是劳动密集型的。(对)3服务性运作比制造性运作的辐射范围广。 (错)4存货型运作管理的重点是确保交货期,按 “期”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衔接平衡。(错)5设计生产运作系统时,首先应选择软件要素及其组合形式,
15、形成一定的运行机制,进而根据选定的软件要素来选择硬件要素及其组合形式。 (错)6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要在“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对)7质量、成本、交货期这三个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的优先地位是随时间和企业的战略而变化的。 (对)8如何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顾客,既涉及到速度问题,也涉及到柔性问题。 (对)9在当今国际竞争中,产品质量正从一种竞争的 “获胜标准”演变为竞争的“资格标准”。(对)10. 企业只有在成本、灵活性、质量、交货及服务五个方面都做到最优,才能真正具有竞争优势。 (错)11.公司级战略与部门级战略有时可以是同一种战略,
16、内容可以合二为一。 (对)12.对外部环境的分析通常能帮助识别企业目前生产运作的优劣势。 (错)13.当公司强调质量和新产品引进时,以低成本的制造作为优势是没有用的。 (对)14.基于质量的战略即依靠顾客感知到的产品或服务的绝对质量的领先地位,赢得市场高的占有率和稳定的利润。 (错)15衡量质量的标准是顾客满意。 (对)20质量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错)21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 (错)22ISO9000 标准主要帮助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 (错)16 工序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环节, 产品质量是工序质量的综合反映。 (对)17工序能力是衡量产
17、品质量的标准,是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 (错)18成本控制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作业人员,由他们独立核算成本。 (错)19无论从企业自身的效益考虑还是从顾客需要的角度考虑, 企业都应该追求高档次、 多功能以体现设计的领先水平。 (错)20 产品的购买成本与产品的性能水平呈同方向变化, 而产品的使用成本与性能水平呈反方向变化。 (对)21团队激励计划一定比个人激励计划更有效率。 (错)22工作测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测定的标准时间, 能适应全体员工, 而不只是适用于其中选定的一部分人。 (对)23生产期是从下达生产指令起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期限。 (错)24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没有集中制造某种产品或零
18、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错)25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能够比较灵活的改变产品的品种。 (对)26主生产计划是相关需求计划。 (错)27 把生产活动与财务活动联系在一起, 是基本 MRP 迈向闭环 MRP 关键的一步。 (错)28发电厂的锅炉、发电机不是生产过程主要工艺设备。 (错)四、简答题四、简答题1 1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有哪些区别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有哪些区别答:这两类生产的基本区别如下:(1)产出的物理性质不同;(2)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3)与顾客的接触程度不同;(4)企业辐射的范围不同;(5)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2 2生产运作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何内在关系生产运作系统由哪
19、些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何内在关系答:生产运作系统主要由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构成。(1)生产运作系统的硬件要素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2)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库存、质量管理。(3)生产运作系统中的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各自有它们自己的作用,硬件要素的内容和组合形式决定生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形式; 软件要素的内容和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具有某种结构形式的生产运作系统,要有一定的运行机制与之匹配。3 3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主要区别何在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主要区别何在答:按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性质, 可将制造性生产
20、分为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 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且工艺过程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所以整个产品生产工艺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成装配最后成为产品。4 4存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有何区别存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有何区别答:按企业接受订货的方式和顾客要求定制的程度,可将制造性生产划分为存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1)存货型生产是在对市场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进行生产,产品有库存。为防止库存积压和脱销, 生产管理的重点是抓供产销的衔接, 按量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平衡,保证全面完成计划任务。这种生产方
21、式的顾客定制程度很低,通常是标准化、大批量地进行轮番生产,其生产效率比较高。(2)订货型生产是在收到顾客的订单后,才按顾客的具体要求组织生产,进行设计、供应、制造和发货等工作。由于是按顾客要求定制,故产品大多是非标准化的,在规格、数量、质量和交货期等方面可能各不相同。 这种生产基本上没有成品存货。 生产管理的重点是确保交货期,按期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衔接平衡。5. 5. 简述生产运作战略的特点。简述生产运作战略的特点。答:生产运作战略具有三个特点:(1)贡献性,它强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通过对产品目标的明细化使生产系统功能具有优先级而保证竞争优势的突出,为企业竞争提供坚实的产品和后援保证;(
22、2)一致性,它强调生产运作系统与企业要求的一致性,同时也强调生产运作系统内部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的一致、协调关系,以此来保证整个生产运作系统的目标及其优先级;(3)操作性,它强调战略既是一种计划思想,又应便于贯彻实施。6. 6. 现代生产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现代生产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现代生产的竞争力被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成本,是指具有竞争性价格的产品和服务;(2)柔性,包括对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灵活性和新产品开发的速度;(3)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4)交货,包括交货速度和交货可靠性;(5)服务,包括有效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及产品支持能力等。7. 7. 简要分析基于成
23、本的战略。简要分析基于成本的战略。答: 基于成本的战略是指通过发挥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优势, 以及实行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大低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并造成一种市场进入壁垒。8 8缩短交货期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有何意义缩短交货期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有何意义答:在现代市场竞争中, 交货期、质量和价格这三个因素是订货成交的决因素。企业即使能够以顾客所希望的价格, 但如果不能按照顾客所希望的交货期提供他们所希望的产品, 那么,顾客就不会向企业订购这种产品。 更进一步说,如果把质量视为销售的先决条件的话, 在许多情况下,交货期是比价格更重要的决定条件。 所以,缩短交货期会大大增
24、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9 9为什么说大量生产方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什么说大量生产方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答: (1)标准化产品生产与顾客多样化需求相矛盾。(2)高度专业化的刚性化生产与快速的需求变动相矛盾。(3)生产的单调化与员工的丰富化要求相矛盾。五、论述题五、论述题1 1如何理解生产运作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理解生产运作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1)生产运作职能是组织三大基本职能之一;(2)生产运作职能是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3)生产运作职能是组织竞争力的源泉。2 2广义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广义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哪些内容答:(1)产品开发管理;(2)生产运作系统
25、的构建管理;(3)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管理。3 3为什么说质量、成本和交货期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说质量、成本和交货期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答:(1)企业在当今的竞争中主要是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和交货期上的竞争。(2)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要“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3)竞争的成功关键在于要满足顾客的期望。对顾客来说:价值效果/成本(质量交货期)/成本要实现顾客需要的价值,企业生产运作过程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一定的效果,即满足顾客的某种需求。人总是有多种需求的,这些需求的内容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当某种产品和服务, 在人需要的时候满足
26、了人的某种要求, 则企业生产运作过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有效果的。因此,产品效果的支配条件主要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交货期。 这两者构成了生产效果的基本要素。 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是以价格的形式最后决定了产品或服务是否能被顾客所接受或承受。只有当回答是肯定的时候,生产价值的实现才最终完成。由此可见,作为效果支配条件的质量和交货期, 再加上成本,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生产价值的实现条件。因此,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始终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保证交货。4. 4. 试述生产战略的框架组成部分。试述生产战略的框架组成部分。答:生产战略的基本框架有三部分组成:(1)竞争力排序;(2)竞争绩效目标;(3)行动方案。
27、案例案例 1010(1)选择那个地点更优(2)A 地客户集中程度分值要达到多少才能保持A、B 持平(3)电信基础设施的权重要达到多少以上才能使C 地变为更好的地址案例 10分析如下:(1)A 地得分 =30651550459550752580 =12725B 地得分 =30801545459050902580 =13625C 地得分 =30901575454050852555 =11250B 地得分最高,因此选择B 地更优。(2) ()50 =18即客户集中程度分值至少要增加18,也就是达到 93 分,才能保持 A、B 持平。(3)设“电信基础设施”项的权重为 x,则A、B、C 三地的得分分别可以表示为845095x,957595x,945040 x要使 C 地为更好的地址,即要求:945040 x 845095x945040 x 957590 x,解这个不等式组,可得 x 也就是说,“电信基础设施”的权重要在以下,C 地才会变为更好的地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