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的原因及其诊断.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便失禁的原因及其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便失禁的原因及其诊断.ppt(1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便失禁诊断及治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省肛肠病医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潍坊医学院 硕士生导师 王志民,思考:,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大便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完全性大便失禁,完全性大便失禁,能随意控制干的大便 对稀的大便及气体失 去控制能力,肛门失去对干大便、稀大便和气体的控制能力,而导致有粪便黏液外流,污染内裤,使肛门潮湿、瘙痒,则称为完全性失禁。,大便失禁的定义,思考:,大便失禁的常见人群,思考:,临床上常见的大便失禁的病因1.肛门先
2、天性发育畸形(1)神经系统发育缺陷 先天性腰骶部脊膜膨出或脊椎裂可伴肛门失禁。患者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失去正常神经支配,无收缩功能,处于弛缓状态。,且由于感觉和运动系统均受影响,直肠黏膜在粪便充盈时缺乏膨胀感,不能引起便意及发动排便动作,直肠内粪便随时排出。此种患儿往往伴有尿失禁。,(2)肛门直肠畸形 肛门直肠本身及盆腔结构均发生改变,且直肠盲端越高,改变越明显,越复杂。高位畸形时直肠盲端位于盆膈之上,耻骨直肠肌短缩,明显向前上方移位;,内括约肌缺如或仅处于雏形状态;外括约肌多处于松散状态,其间充满脂肪组织,肌纤维走行异常紊乱。其病因主要与畸形伴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组织结构的缺陷有关,也与手术损伤
3、、手术错误有明显关系。,过去治疗高位畸形行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时,直肠未通过耻骨直肠肌环,而在其后面下降。肛门直肠畸形,特别是高位畸形伴有骶骨畸形,致神经功能缺陷者也不少见,术后肛门失禁者约10%属此原因。,中、低位畸形术后的肛门失禁,主要原因为手术损伤、感染等因素。如泄殖腔畸形,主要为女婴的直肠肛管、尿道、阴道共合一穴,以及高位无肛婴儿术后常有大便失禁。先天性痴呆、脑脊膜膨出、多发性硬皮病等均可发生大便失禁。,2.外伤 由于外伤损伤了肛管直肠环,使括约肌失去了括约功能而至大便失禁。如刺伤、割伤、灼伤、冻伤及撕裂伤(主要为产妇分娩时的会阴撕裂),以及肛管直肠手术的损伤,如肛瘘、痔、直肠脱垂、直肠癌
4、等手术损伤了肛门括约肌致大便失禁。,3.神经系统病变 多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梗死、脊髓肿瘤、脊髓结核、马尾神经损伤等均可导致大便失禁。,4.肛管直肠疾病 最常见的是肛管直肠肿瘤;如直肠癌、肛管癌,克罗恩病侵犯到肛管直肠并累及到肛门括约肌时,或溃疡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引起肛管炎时,或直肠脱垂引起的肛门松弛,以及肛周的严重瘢痕影响到肛门括约肌,使肛门闭锁不全时均可引起大便失禁。,大便失禁的临床表现 不能自主控制排泄粪便和气体,导致会阴部经常潮湿,粪便染污衣裤。完全失禁时,粪便可以随时自行流出;咳嗽、走路、下蹲及睡眠时,常有粪便、黏液从肛门外流。不完全失禁时,虽能控制干便,但对稀便不能控制,集中精力控
5、制肛门时,方可使粪便不流出。,大便失禁的诊断1.病史 询问有无先天性肛门畸形、手术、外伤史,女性患者有无产伤史,有无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疾病,是否接受过放射治疗;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排便次数及粪便性质,有无便意感等。,2.体格检查 通过直肠指诊、内镜检查、排粪造影、肛门直肠测压、肛管直肠三维超声、肌电图测定等。,鉴别诊断 主要与急性菌痢及急性肠炎等腹泻患者偶尔出现的大便失控相鉴别,但这些患者的大便多数情况下能随意控制,并且患者多有腹痛及脓血便或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随着腹泻症状的缓解、大便成形,而偶发的大便失禁消失。,大便失禁主要是病因之间的鉴别,包括神经障碍和损伤、肌肉功能障碍和受损、先天性
6、疾病等。,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是在患者“排粪”时对其肛管直肠部做静态和动态的检查方法,它能显示肛管直肠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异常,因为只有当肛管直肠发挥作用(排粪动作)时,才能显示某些异常,故排粪造影在显示肛管直肠段方面是一种比传统的钡灌肠、内镜检查更敏感可靠的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肛肠疾病,特别是便秘提供可靠的依据。,检查方法,一、查前准备 1、前日午后3、4时用915g番泻叶泡水200ml顿服以准备肠道; 2、查前23小时服钡剂显示小肠。 二、造影剂 用约75%硫酸钡混悬液350ml行常规钡灌肠。 三、检查装置 病人坐在特制的可透X线的排粪桶上以侧位进
7、行检查,用一次性塑料袋收集所排钡剂。X线管焦点0.6-1.2mm,电压95-110KV,在透视下选择 性点片。,四、操作步骤 病人坐在排粪桶上,调整高度使左右股骨重合显示耻骨联合。分别摄静坐、提肛、力排时的直肠侧位相,力排包括开始用力时及最大用力时的充盈相和钡剂拍完后的黏膜相。应注意摄片要求包括耻骨联合、骶尾椎和肛管,必要时加摄正位片。,诊断标准,用与X线片同样放大或缩小的测量尺量长度 距离,用量角器测肛直角 。 一、正常值 1、肛直角(Anorectal angle;ARA): 近似直肠轴线(一般将平行于直肠壶腹部远端后缘,末端在耻骨直肠肌压迹处的平行线作为直肠轴线)与肛管轴线的夹角作为肛直
8、角。静坐时为(9813),力排时为(11414) 。,2、肛上距(DUAC): 耻尾线(PCL)为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的连线; 肛管上部即肛管直肠结合部; 肛上距为肛管上部中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中 点在耻尾线以上为负值,以下为正值。 正常值 30mm,经产妇35mm,超过即诊断为 会阴下降(Perineum descending; PD)。,3、乙耻距(DSPC)和小耻距: 为充钡的乙状结肠或小肠最下曲下缘与耻尾线的垂直距离。同肛上距一样,以上为负值,以下为正值。 正常时均为负值,否则即表示有内脏下垂。,4、肛管长度: 肛管上部中点至肛门的距离。 男性(395)mm,女性(344)mm。 5
9、、骶前间距: 为充钡的直肠后缘至骶骨前缘的距离。 正常值10mm,超过20mm肯定异常, 1120mm相对正常。,“鹅征”:RC似鹅头,肛管似鹅嘴,痉挛变细的直肠远段似鹅颈,直肠及乙状结肠似鹅身尾。,附病例:,病例1: 患者女性,51岁。 主诉:排便不尽、乏力3年。 直肠指诊:直肠粘膜松弛,前突约3cm。,X线诊断,静坐时肛直角约115,肛上距约40mm。强忍及力排片上显示,直肠下段前端明显向前突出,其长度约40mm,深度约30mm。粘膜片上显示,直肠下端粘膜粗大。 初步诊断:1、直肠前突(RC) 2、直肠粘膜松弛 3、会阴下降(PD),静坐摄片,提肛摄片,力排摄片,黏膜相摄片,病例2: 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便 失禁 原因 缘由 缘故 及其 诊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