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第 10 页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曹莉 王红朝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潘云钢摘要 对某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分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超高层建筑采用高承压空调水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关键词 超高层 空调 水系统 承压一、前言超高层建筑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投资十分庞大。超高层建筑绝不是普通建筑的拉伸或简单叠加,在一般建筑物中的一般问题,到了超高层建筑中都可能成为特殊问题,需要特别处理。超高层建筑本身具备很多自然特性,对建筑设计造成较大影响:负荷计算方面:随着建筑高度升高,大气透明度、太阳辐射强度亦增大,室外风速随着建筑
2、高度递增,围护结构外表面放热系数加大;随着建筑高度增加,空调水路系统设备及管件承压要求提高,须经过梯级板换方式把冷热水送至最高层;性能化设计方面:随着建筑高度升高、层数增加导致疏散困难,对防排烟措施要求高,且建筑本身由于热压造成的烟囱作用较大,对空调通风、换气、排烟效果有影响。 在超高层建筑中,空调水系统分区及设备承压问题是超高层空调系统设计中须着重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绝大部分水路系统的设计采用:在建筑中间层设置水水板式换热器,把冷、热水从低区提升至设备层,经板式换热器闭式热交换后再由次级泵输送至高区。采用这种做法可以使低区与高区承受由各自分区高度产生的压力,从而避免低区的设备及管路
3、承压过大。目前钢结构技术的进步使得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300400米的超超高层建筑屡见不鲜。在这类建筑中如果水系统不能合理分区则势必导致末端设备承压要求过高,导致换热器面板和管壁加厚过多,传热效率下降,同时设备承压能力提高了,造价亦随之提高;分区过多,从冷源供出的冷水经多级板式换热器后效率将降低,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级板式换热器,其冷源的供冷(热)效率至少下降20%左右,同时末端装置的换热面积则需要加大20%。表1:典型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分区及承压设计项目名称 高度 分区 中间板换位置 最高设备承压 一次水温度(换热温差) 次级水温度(换热温差)(m) (个) MPa 上海静安希尔
4、顿饭店 143 1 2.1 7/12 上海金茂大厦 420 2 21层 2.1/2.8 5.5/13.5 7/15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460 3 150m/300m 2.1 4/9 6/15,8/17深圳发展中心大厦 165 2 28层 1.6 7/12 10/14深圳彭年广场 222 2 24层 1.6 7/12 9/14深圳赛格广场 292.6 4 分段冷源 1.01.5 7/12 表1汇总了上海、深圳地区典型超高层建筑的空调水系统分区及承压设计。可以看出,当前工程设计中,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设备承压能力不再局限于1.0MPa以下,1.6、2.1MPa以上的高承压设计已经越来越多。另外随着
5、设备厂家技术的提高,空调设备的承压能力也越来越高。表2给出了现有空调制冷设备、管道及管件承压能力。空调机组及板换的额定工作压力已可达到1.6MPa,低压管道的承压可达2.5MPa,低压阀门的承压可达1.6MPa,采用加强型冷水机组时已可承压1.7MPa。对超高层建筑水系统进行分区,首先要确定一个分区高度,这个分区高度是由设备和管道的承压能力决定的。根据表2可以知道,冷机的承压范围是1.02.1MPa、板换的承压范围为1.63.0MPa、水泵壳体的承压范围是1.02.5MPa、空调机组承压为1.01.6MPa、管道及阀门的承压范围是1.62.5MPa。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板换级数增加则导致冷源效
6、率降低,板换级数少则设备承压要求提高,因此其空调水系统的分区设计需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二、超高层办公空调水系统分区方案比较图1为某超高层办公楼效果图,共98层,最高点高度439m,集办公和酒店于一体。其中,73层以下为办公区,73层以上为酒店。根据建筑专业疏散要求,分别于18、19、37、38、55、56、73、74、91、92层设置避难(机电)层。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办公和酒店分别设有独立的集中空调冷(热)源系统:办公区采用蓄冰空调系统,主机房位于地下四层(-18.500m);酒店采用风冷热泵(带热回收)系统,机组设于73层。则办公部分末端设备的最高点位于72层(316m),
7、因此定压膨胀水箱箱底高度不应低于317.5m,则办公空调水系统最大可能的静水压力为336.0m H2O,约3.36MPa。即使水泵的安装方式为打出式,主机或板换的承压也将达到3.5MPa,目前还没有设备有这么高的承压能力。因此对于本项目,不设中间换热器的做法从技术上来说是不可行的。如何对本项目的空调水系统进行分区,综合考虑其空调的使用情况,建筑避难层的设置位置及设备、管件的承压能力,最终确定了3种分区方案。方案1:如图2所示,在办公部分的中间设备层(37F)处设置一组水水板式换热器,整个系统仅分为高低2个区,37层(含)以下为低区、39层(含)以上为高区。低区水由分水器直接供水,末端设备的供回
8、水温度为5/13;高区水经37层处的板换换热后间接供水,末端设备的供回水温度为6/14,供冷效率有所下降。一次水系统的膨胀水箱设于38层,总定压点位于集水器出水总管处,一次水泵采用打入式,则主机房内冷水机组、一次水泵及分水器等部件的最高承压约为2.1MPa(即为直接供水的用户最高点至主机房的静水高度与一次水泵扬程之和)。高区和低区的末端设备承压随着所在楼层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承压要求介于1.02.1MPa之间。方案2:如图3所示,基于办公部分建筑本身避难层的设置将办公部分自然分为4个区间,水系统亦按此分为四个区,并设有四组板换:一组位于主机房内,服务于18层以下区域;另外三组均设于18层避难层处
9、,分别服务于上部的3个区域;板换之间为并联关系,为同级板换。四个分区末端设备的供回水温度均为6/14。一次水系统的膨胀水箱设于38层,总定压点位于集水器出水总管处,一次水泵采用打入式,则主机房内冷水机组、一次水泵及分水器等部件的最高承压约为2.1MPa(即为直接供水的用户最高点至主机房的静水高度与一次水泵扬程之和)。本方案虽分区较多,但都为同级分区,末端设备的供回水均为二次水,且末端设备的承压均可控制在1.0MPa以内,但主机、水泵、板换及部分管件的承压要求较高。方案3:如图4所示,其设计思路与方案2较为接近,即确保末端设备的承压要求均为1.0MPa。但方案2对冷源侧的承压较高,因此在方案3中
10、将板换集中降低至18层。由于一次水的用户高度降低,则对冷源侧的设备及管路的承压要求也相应降低至1.3MPa。空调水系统仍然结合建筑避难层的设置自然划分为4个区,但由于5572层之间的供水如由18层的2级板换直接供应将导致对应的板换及水泵承压达2.6MPa以上,超出水泵的最高承压能力,因此该区域的供水由设置在55层避难层的第3级板换供应。则末端设备的供回水温度为6/14、7/15。本方案中冷源侧各设备管件的承压要求降低至1.3MPa,而同时末端设备的承压也降低至1.0MPa,但最高分区处需设置第3级板换。综上,将各方案的分区及设备承压等汇总如表3所示。综合比较可以看出,方案1的系统分区少,泵组及
11、板式换热器组设置数量少,运行管理较为简单,运行能耗较低,并且由于采用次级水的楼层少,对冷源的总供冷效率降低最少,仅占10%。但方案1对冷源、水泵、板换及末端的承压要求比较高,但也在现有设备承压能力的范围内,且目前已有典型工程使用。方案2、3虽对末端设备的承压要求较低,但对板换、管路的承压仍不可避免的要采用高承压部件,且方案2、3供冷效率的降低较多,板换组及泵组多,运行控制和维护均较为复杂。因此认为方案1为最佳方案。同时,由于本项目是目前深圳地区建筑高度较高的地标性建筑,在此项目中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也具有典型的意义。为保证项目的安全性,在末端设备的选择上,均选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设置于专
12、用的空调机房内,避免高压管道进入人员活动区域。表3:3种方案水系统分区及承压比较分区方案 分区 中间板换位置 冷源侧设备承压 中间板换承压 末端设备承压 一次水温度 次级水温度 冷源效率降低(个) MPa MPa MPa 方案1 2 37F 2.1 2.0 1.02.1 5/13 6/14 10方案2 4 B4F,37F 2.1 1.11.8 1.0 6/14 20方案3 4 B4F,18F 1.3 1.11.8 侧风面背风面迎风面大体是水平对称分布,高层热流强度大,底层小。迎风面中部热流强度约为80W/m2,两侧较大,约为130W/m2左右。96层以下热流强度高度方向差异不大,96114层热
13、流强度较大约为140180W/m2。侧风面随高度方向热流强度变化不剧烈,临迎风面侧与临背风面侧相差大。背风面热流强度大体比较均匀,约在4080 W/m2。夏季风况2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图5.3 夏季风况2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数据中的负号表示表面吸热)从图5.3可以看出在夏季气流侧向45度流入情况下表面热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较大。迎风面大体是水平对称分布,高层热流强度大,底层小。迎风面中部热流强度约为80W/m2,两侧较大,约为13080W/m2左右。96层以下热流强度高度方向差异不大,96114层热流强度较大约为140180W/m2。侧风面随高度方向热流强度变化不剧烈,临迎风面侧与临背风面
14、侧相差大。迎风面热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较大,底部27层以下热流强度值约为48220W/m2,2796层约100280 W/m2,96114层约为250300 W/m2。侧风面热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较大,底部27层以下热流强度值约为48120W/m2,2796层约100190 W/m2,96114层约为150210 W/m2。 综上所述,夏季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跟风向相关性很大,如果气流正面流入,热流强度分布跟立面风向有关,迎风面热流强度大于侧风面,并远大于背风面,此时各个立面热流强度分布随高度变化较小;如果气流侧向流入,则热流强度大体随高度变化,不同高度换算的表面换热系数如表5.2,正常状况下气流正
15、面流入发生概率较少,大部分情况下气流应以一定倾斜角流入。表5.2 夏季气流侧向流入情况下不同高度表面换热系数统计 单位: 低空 中空 高空迎风面 9.644 2056 5060侧风面 9.624 2038 30425.3 冬季状况模拟冬季风况1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图5.4 冬季风况1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从图5.4可以看出冬季气流正向流入情况下表面热流强度跟夏季状况相似:迎风面侧风面背风面。迎风面水平对称分布,高层热流强度大,底层略小。迎风面中部热流强度约为1201500W/m2,两侧约为2002500W/m2。96层以上热流强度略大,且分布相对均匀,热流强度约为2003500W/m2。侧
16、风面沿高度风向差异不大,临迎风面侧与临背风面侧相差大。背风面热流强度大体比较均匀,约在60100 W/m2。冬季风况2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图5.5 冬季风况2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从图5.3可以看出在冬季气流侧向45度流入情况下表面热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较大。迎风面底部27层以下热流强度值约为180350W/m2,2796层约210470 W/m2,96114层约为270600 W/m2。侧风面底部27层以下热流强度值约为180280W/m2,2796层约220380 W/m2,96114层约为210380 W/m2。表面换热系数大小主要受表面风速、表面温度、气温、表面粗糙状况等的影响,在不同
17、风向情况下,建筑表面风速差别较大,所以CFD模拟得到的换热系数差异较大。建筑表面风速大小跟风向,表面发向与来流风向的角度及高度都有关系,高度只是影响表面风速的大小的一个因素,所以如果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单独讨论换热系数与建筑高度的关系是片面的,也难以得到非常精细的量化结果,大体上高度增加,表面换热系数有增加的趋势,但是难以确定具体增加多少,不同风向,不同朝向表面换热系数大小差别较大。大体上CFD计算结果(表5.2,5.3)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表4.2)具有一定相似性。6 外表面换热系数对围护结构的影响我们计算深圳地区一般构造在高空传热系数的变化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影响,高空外表面传热系数500米取40 ,300米取37 原设计K值 设计 设计 新 新K值 K值增量外窗1 1.5 19 8.7 37(300m) 1.554 3.640(500m) 1.558 3.8外窗2 3.0 37(300m) 3.22 7.340(500m) 3.24 8.0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到,外窗热工性能越好,外表面换热系数的变化、不同高度室外环境的变化对围护结构影响越小。参考文献:1 刘加平主编. 建筑物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钱以明编著. 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M.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