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反应规律(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盐的反应规律(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酸碱盐的反应规律-第 8 页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具体内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 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金属 + 氧气金属氧化物除Ag、Pt、Au外的金属, 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 水可溶性碱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碱盐 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碱 + 酸性氧化物盐 + 水碱 + 酸盐 + 水碱 + 某些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2、碱碱性氧化物 + 水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非金属 +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除不溶性的SiO2外,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酸盐 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某些金属 + 某些酸盐 + 氢气酸 + 碱性氧化物盐 + 水酸 + 碱盐 + 水酸 + 某些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酸酸性氧化物 + 水 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金属 + 非金属无
3、氧酸盐此处的非金属H2、O2除外。当金属越活泼, 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强酸(H2SO4、HNO3、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 碱盐 + 水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酸 + 碱盐 + 水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碱 +
4、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发的碱(NH3H2O)。 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 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如果反应物中的盐是难溶物, 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 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CO2时,只能选用盐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这个道理。必须掌握弱酸盐(如Na2CO3、CaCO3)跟强酸HCl、H2SO4、HNO3的反应,和生成BaSO4、AgCl的反应。 盐 + 盐另两种盐
5、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金属 + 盐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金属 + 酸盐 + 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 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 而是生成盐、水和其它气体。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
6、混合物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1除去N2中的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2Cu+O2=2C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碱 反应 规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