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皮肤病皮损特征(6页).doc
《重点皮肤病皮损特征(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皮肤病皮损特征(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点皮肤病皮损特征-第 6 页从皮损看皮肤病-皮肤性病学复习大方向考试在即,就结合大纲要求掌握部分,对几个重点皮肤病的皮损特点来做个小结。所谓皮损,也就是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亦即皮肤损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就考试而言,8个原发性皮损和10个继发性皮损本来就是名词解释的常考点,更重要的是其是皮肤病变临床表现的基石。以下罗列原发性皮损斑疹:皮肤黏膜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小于1cm,超过1cm者为斑片。丘疹:为一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斑块:由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
2、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皮损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皮损发生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一般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或不隆起,触之有一定硬度和浸润感。水疱和大疱: 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小于1cm的为水疱,直径大于1cm的是大疱。脓疱: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皮损周围常有红晕。囊肿: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一般位于真皮中层或更深,外观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囊性感。继发性皮损糜烂
3、: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因损害较表浅,故愈后不留瘢痕。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因损害常破坏了基底层细胞,故愈合较慢且愈后可留有瘢痕。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摩擦后表皮易脱落而露出糜烂面,容易继发感染。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瘢痕: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增生修复而成。有增生性
4、和萎缩性两种。萎缩:为皮肤的退行性变化,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变薄或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减少所致。痂: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 抓痕:也称表皮剥脱,为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脱落性缺损。常由机械性损伤所致,如搔抓、划破或摩擦。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常伴巨痒。皮肤病的视诊为重要。视诊老师强调十二字“大数形色、分排部性、边表内底”亦即大小、数目、形状、颜色。大小可用实物描述、数目即单发、多发、或具体数量。分布、排列、部位、性质。说明分布方式,是局限性还是全身性,
5、是否沿血管分布、神经节段分布或对称分布。排列是孤立还是群集,是否成线状、带状或无规律。性质亦即是原发皮损还是继发皮损。还有边缘、表面、内容、基底。边缘界限是否清楚,整齐还是不整齐。表面平滑、粗糙还是有凹陷等。内容物是血液、浆液、脓液还是其他成分。基底是较宽、较窄还是呈蒂状。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常见皮肤病的临表和皮损有以下疾病:带状疱疹,疣(寻常疣、跖疣、扁平疣),手足口病,脓疱疮(重点掌握SSSS),麻风,浅部真菌(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我国常见深部真菌病(念珠菌病),疥疮,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玫瑰糠疹,寻常型银屑病,多形红斑,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梅毒(以上疾病的
6、皮损可能出问答题)相应皮损介绍如下:带状疱疹:皮损:患处先出现潮红斑,接着出现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疱,外周有红晕,各簇水疱群之间的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中线。通常伴有神经痛。病程后期,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疣:寻常疣的典型皮损:黄豆大的皮色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呈乳头状瘤增生跖疣的典型皮损:圆形灰黄色角化斑块,中央凹陷,较软,表面粗糙无皮纹,外周角化环,易见出血点。 扁平疣的典型皮损:黄豆大的扁平隆起皮色丘疹,表面光滑、质硬,圆形或椭圆;骤然出现数目多而密集;搔抓后皮损呈串珠状排列即自体接种反应或K
7、oebner现象。手足口病:皮损:初为红色斑疹,很快发展为2-4mm大小的水疱,疱壁薄,疱液清亮,周围绕以红晕,水疱溃破后可形成灰白色糜烂面或浅溃疡。皮损可同时发生于手、足和口腔,也可呈不全表现,而以口腔受累最多见。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皮损:特征性表现是在大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皱褶部位明显。手足皮肤可呈袜套样剥脱,口周可见放射状裂纹,但无口腔黏膜损害。皮损有明显疼痛和触痛。麻风:结核样型麻风:典型皮损为较大的红色斑块,境界清楚或稍隆起,表面干燥粗糙,毳毛消失,可覆盖鳞屑。皮损附近可触及较粗硬的皮神经。周围
8、神经也可粗大,并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肌萎缩、运动障碍和畸形。瘤型麻风:早期:皮损为浅色、浅黄色或淡红色斑,边界清楚,广泛而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面部和躯干等。中期:皮损分布更广泛,浸润更明显,少数皮损可形成结节。晚期:皮损呈深在性、弥漫性浸润,常伴暗红色结节,面部结节或板块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损害。浅部真菌:头癣:黄癣: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红色斑点,覆盖片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黄癣痂),可扩大融合形成大片状,除去痂后,下面为潮红糜烂面。白癣:皮损初起为群集性红色小丘疹,很快向四周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上覆灰白色鳞屑,继而附近出现数片较小的相同皮损,称为“母子斑”。黑点癣:皮损初为
9、散在的鳞屑性灰白色斑,以后逐渐扩大成片。脓癣: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逐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表面在毛囊后形成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体癣和股癣:皮损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继而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且边缘常有丘疹、丘疱疹和水疱,中央可有色素沉着。手足癣:水疱鳞屑型:皮损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疱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泡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出基底和鲜红色糜烂面,水疱干涸后成领圈状脱屑。角化过度型:皮损干燥,角质明显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浸渍糜烂型:皮肤浸渍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皮肤病 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