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常见问题100例(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常见问题100例(25页).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钢筋常见问题100例2.28、锚固长度怎么定义?答:简单地说,把受拉钢筋安全地锚固在支座中所需要的钢筋长度。2.29、技术文件中经常有受拉区、受压区、受拉钢筋、受压钢筋等,施工时应如何判断?答: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区、受压区主要是指混凝土构件截面产生拉应力、压应力的区域,通常,受压区主要是基础柱、墙、桁架上弦、受弯构件(梁、板)正弯矩区域(跨中)的上部和负弯矩区域(跨边)的下部;受拉区主要是指桁架下弦杆、轴拉构件和受弯构件(梁、板)正弯矩区域(跨中)的下部和负弯矩区域(跨边)的上部,当然,受压构件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下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存在拉应力,在水平荷载(台地震作用和较大风力)作用下,情况更为
2、复杂,应由结构的内力分析确定。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钢筋、受压钢筋是指承载受力后构件中承受拉力、压力的受力钢筋,由于钢筋与混凝土通过粘结锚固作用而共同受力,故受拉区和受拉钢筋,受压区和受压钢筋的位置基本一致。此外剪力、扭矩也会分别引起拉应力或压应力,应根据内力分析确定。受力性质对配筋构造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受拉、受压时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就有很大差别,但是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要区别受拉区、受压区的受拉钢筋、受压钢筋实际上是有困难的,通常,设计师不会把力学分析的内力结果提供给施工方面;施工人员基本没有条件进行整个结构体系的力学分析,当然可以通过一般的结构概念大致判断,但并不准确,可靠性不高,要有长期经验
3、和比较深厚的功底才能把握。因此如遇不明确处,则应询问有关的设计单位。抗震框架梁的受力钢筋筋均应按受拉考虑其搭接与锚固。2.30、何为4肢和6肢箍?答:对梁而言,箍筋垂直方向的根数为n根,则为n肢箍。2.31、剪力墙窗洞上口常留有几十厘米的砌体,施工很是麻烦,能不能在主体浇筑时放置过梁钢筋一次现浇到位?答:从方便施工角度来说,外墙梁均应做到窗上口,两层梁之间砌砖的做法不便施工,下部窗过梁常因认为非主体结构而把插筋忘掉。当设计没有这样做时,不允许施工自作主张做出变更,将梁高加厚,并不是梁越高越好,对于抗震结构来说,梁高加厚可能造成“强梁弱柱”,结构薄弱点的转移在地震来临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2
4、.32、当梁纵筋为两排或以上时,箍筋的弯钩是否应钩住第二排或以上的纵筋,而实际工程都只钩住第一排,这样做是否正确?答:能钩住第二排当然更好,现行规范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只钩第一排时,角度要更大一些,否则弯钩会与第二排筋相顶。2.33、请问钢筋混凝土柱在下层柱混凝土浇筑多长时间后(或者说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多少后),对上层柱的主筋进行电渣压力焊比较合适,混凝土规范好象没有对这种技术间歇作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但我认为应该要有一定的强度要求的,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在施工是很容易造成钢筋与混凝土脱离而导致没有“握裹力”造成节点出现质量事故。答:过早地在混凝土结构上加载,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徐变的影响不容忽视
5、。一般认为即便采取可靠的稳定措施,也要等到混凝土初凝或常温下至少24小时之后。2.34、通常异形柱和梁都是同截面的,那么怎么来保证梁的有效截面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第6.3.3条给出了节点,为出柱边大与800,按1/25的斜率。参考平法中类似的的情况,可以按出柱边1/6的斜率来施工吗?钢筋是不是按1/6的斜率来弯折的话就是代表钢筋的传力是连续的或者对钢筋质量没什么影响,而超过了1/6的话就是传力不连续或者对钢筋质量有影响呢?答: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的规定比较稳妥。英国人按1/12,事实上1/6有些问题,但已经形成我国的习惯,应该逐步纠正过来。2
6、.35、03G101-1第53页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如果剪力墙洞口是贯穿剪力墙的,那么剪力墙洞口的补强纵筋应设置几道,其位置具体应在墙内什么地方,其间距要求是多少?答:加强筋设置道数应多于或等于墙筋设置道数。加强筋外缘距洞口侧面不小于保护层厚度;竖向加强筋由被截断的水平筋的15d弯钩“揽住”,横向由被截断的竖向筋揽住;间距满足暗柱、端柱的最小净距要求。2.36、在03G101第33页注,HPB235钢筋当为受压时,可不做弯钩。但是柱子也是受压构件,就可以不做弯钩。这样跟我们实际做法有矛盾呀?我们在用HPB235钢筋时,都要做弯钩的?答:钢筋混凝土柱将HPB235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很不经济。
7、钢筋混凝土柱通常是“压弯构件“,而不是“受压构件”,柱纵筋非受压筋。2.37、为什么钢筋代换必须应办理“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而不能由施工方自己按等强或等面积计算自行代换?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5.1.1条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要求钢筋代换必须应办理办理设计变更文件。这是因为钢筋代换可能出现下列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问题:直径变化以后,其保护层厚度变化,可能引起耐久性问题或裂缝宽度的变化。钢筋品种、强度级别代换可能引起应力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变形挠度和裂缝控制。钢筋品种、强度级别代换可能引起钢筋延性的变化,考虑结构构件内力重分布的设计条件可能不再满足。施工单位往
8、往并不明察设计的条件和设计意图,用所谓“等强或等面积”进行验算进行钢筋代换可能出错,因此规范做出此规定,应严格遵守。2.38、地下室的柱箍筋如何加密?答:地下室的柱属于“基础结构”的柱,宜全高加密。2.39、当转角墙的内侧水平筋伸至对边LaE,是否可以不加15d弯钩?答:要加15d弯钩。水平筋受剪而非受弯,其端部不完全是锚固的概念,更重要目的是实现墙体转折部位的整体可靠性。2.40、剪力墙结构中,顶层暗柱和连梁纵筋收头时应该是梁筋包柱筋还是柱筋包梁筋?答:柱筋包梁筋。2.41、当梁底(或顶)设计为二排钢筋,一、二排钢筋的允许最大间距是多少?答:二排筋与一排筋越接近,二者合力中心的位置越高,所产
9、生的抗力越大。但二者有最小间距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对两排筋均实现可靠粘接。设计时,梁的有效高度也是按以上原则考虑的。因此,两排筋通常只有最小净距要求,而无最大间距规定,当然可以这样理解,最小净距即为(设计者考虑的)最大间距。2.42、梁箍筋弯折的角度有何规定?答:箍筋的功能有三:一是作为横向钢筋承担剪力,增强构件的抗剪承载力,二是抗扭(新规范将抗扭箍筋的做法与抗震箍筋的做法做了统一,即不再要求做15d的搭接),三是固定纵向钢筋,使其准确定位,起到架立钢筋的作用。箍筋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常常不被重视,即围箍芯部混凝土,造成被动侧压而增强芯部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这对改善构件的延性作用很大。固定纵向钢筋要
10、求箍筋弯折内径应稍大于或等于角筋半径,同时要大于或等于钢筋的最小弯折半径(与钢材的性能有关)。2.43、何为剪力墙结构?答:剪力墙结构(shearwallstructure)是指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剪力墙就是抗震墙,是为了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而设。多层结构的柱基本能满足抗力要求,一般不需要设置剪力墙。现在多层或小高层住宅采用的结构方式,不属剪力墙结构,应属异型框架结构。2.44、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长度和搭接区段配箍应按哪个直径计算?答:不同直径钢筋筋搭接连接时,接头所需要传递的力取决于较小直径钢筋的承载力。因此,应按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搭接长度。搭接区段箍筋制约搭接钢筋因传力而
11、引起的分离趋势,因此按偏于安全的原则,取箍筋直径为不小于较粗直径钢筋的d/4,而箍筋间距则相反,按偏于安全的原则取较小值,按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配箍间距(5d或10d)。2.45、框架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压吗?答:抗震框架梁受横向作用(如地震作用)时,框架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拉、压反复作用,并非仅仅受压。2.46、节点或多个构件交汇处钢筋交错重叠,保护层厚度无法满足规范对最小厚度的要求时应该如何处理?答:在梁柱节点或主次梁交汇处,各种构件中的钢筋交错重叠,有些钢筋的实际保护层厚度远就可能远大于规范要求的保护层最小厚度,这是允许的,因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1条中
12、规定的仅是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是对最小值的限制要求,对大于此值的偏大值并未加以限制,因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并不是问题。在各种钢筋交汇处,不同钢筋之间的相互关系容易搞错。因此,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图纸)中应作出明确交待,如仍不清楚,施工单位应及时反映,设计人员也有责任及时给予答复。设计人员可能未对实际结构中的钢筋的相互关系及位置作认真的推敲,因此施工单位在钢筋安装前,对不清楚的问题必须得到设计方面的明确答复以后才能施工,这点非常重要。由于钢筋的相互关系及位置与结构构件的抗力及耐久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故施工中发生疑惑或问题时,不能图省事而自行处理。2.47、箍筋开口位置有何规定?答
13、:所说箍筋开口,应为箍筋弯钩叠合处。箍筋弯钩叠合处位置以方便施工为原则,现行规范并无硬性规定。可参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3.5.1条第三款的规定施工“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宜转圈设置,每个梁柱角部,每4个箍筋只有一个弯钩叠合处,使梁柱沿轴向受剪基本均匀。那些要求将弯钩叠合处设定在受拉区或受压区的说法均不具备可操作性,且全部弯钩叠合处集中在某1个角,可以肯定这个角一定不好,是刻意地造就了一个薄弱环节,是不可取的。2.48、剪力墙
14、拉筋的保护层不够甚至外露怎么办?答: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以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此,局部剪力墙拉筋的保护层不够甚至外露“点”的现象应属正常。剪力墙的保护层主要是指水平钢筋外缘的保护层,一般设计为1520mm,剪力墙的拉筋应该仅靠竖筋拉住水平钢筋,拉筋端面实际距剪力墙外缘应该有一定距离,施工误差造成拉筋端点靠近模板,端点外露,是可能的,说明剪力墙的水平钢筋保护层正合适,钩端该露的不露,只能说明水平钢筋保护层做大了,违规了。剪力墙拉筋端面的外露,可以通过装饰装修弥补。钢筋保护层,主要是对钢筋纵向的保护,对钢筋端点,现行规范并无要求,我们不难看到先张法预应力多孔板的预应力钢
15、筋端头外露,从来没有人提出责难,大家认为这是正常的可接受的事实;再有在路桥建设中,后张法锚具和钢筋束也是外露,也同样没有人责难,因为他们是端面,端面本身不需要保护,通过装饰装修予以解决即可。2.49、柱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时,两根钢筋的直径差是否有限制?答:柱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时,两根钢筋的直径差,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没有限制,只要结构师设计出来的就可以施焊,因为我们是按图纸施工,只要按规定抽样,检测合格就行。在这一点上,电渣压力焊比机械连接有优势。现行规范里有钢筋规格与砼强度等级不可以同时改变,以免产生上下层柱的“刚度突变”的规定,由此可以认为设计者将柱筋上下层钢筋直径相差
16、太大也可能是不正常的。2.50、如何控制钢筋焊接的质量?答:焊接后,理论上已经为一根钢筋,按规定取样检测做破坏试验要求其断点不在焊点位置。但实际上现场大量的焊接接头往往做不到,不乏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焊接质量存在严重隐患的事例,而其失效概率中又未考虑人为不利因素。因此,对我国建筑施工人员的焊接技术和质量谁也不敢过高估计。有鉴于此,严格控制焊接部位和接头百分比,是保证结构整体安全的比较有效的手段。QQ1321118740长期更新精品建筑、预算日志2.51、当设计在梁上部钢筋设两排时,要是梁面够宽第二排钢筋也放在第一排时钢筋间距也满足时,能否把第二排钢筋(长度不变)提上来放在第一排?答:设计原则是这
17、样的,但施工单位无改动设计的权利。设计者把能够在一排放得下的钢筋排成两排,如果是有意识这样做的话,不排除有特殊考虑的可能。可以提醒设计确认一下。2.52、剪力墙结构的窗间墙做成了“独立暗柱”是否仍要设置剪力墙水平钢筋?答:相对独立的异形墙肢配足箍筋后不必加水平分布筋。2.53、钢筋连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章单列第4节讲述钢筋连接的要求。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钢筋连接都是对钢筋传力性能的一种削弱。与同位置的整体钢筋相比,
18、尽管其强度可以不降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变形能力(割线模量)减小,恢复性能降低(残余应变),甚至引起破坏形态的改变(脆断)。到于超强的接头对于配筋构件的抗力并未提高,由于可能造成塑性铰的转移,反而对结构承载不利,这正如抗震框架的钢筋要限制超强比一样,有些说法称某些钢筋接头等于或超过原钢筋的强度,因而可以不受限制地应用不过是一种商业宣传罢了,技术人员不应盲目相信而应有清醒的宣判断和认识。2.54、具体施工时,如何执行“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连接应近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5.1条和6.5.3条的规定进行施工”?答:非框架梁和非抗震的框架梁可在近支座1/3跨度连接,抗震
19、框架梁可在此范围同时要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2.55、03G101-1中“当梁的上部通长既有能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的规定是不是与34页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相矛盾?答:ll不得小于300mm是指“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架立筋与通长筋的连接是“构造交错”而不是搭接,取150mm是为了保证总有一根箍筋同时与这两根相错的钢筋相交叉并绑扎。2.5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6条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
20、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起点定在450是不是430,是不是应该底筋为一排时要加两根侧面构造纵筋,为两排时仅需加一根?答:起点定在450而不是430,应该是结构中的“取整”传统;为什么定450而不是取整定为400,应该是楼板与梁身形成阴角本身具备的较强约束刚度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止梁侧向裂缝的发生。按照规范的文字严格执行的话,等于450时,底筋为一排时要加两根侧面构造纵筋,为两排时仅需加一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框支剪力墙结构)第4.2.3条第五款明确规定,“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
21、受扭钢筋配置为必注值“,施工只需按设计标注好的“必注值”施工工即可。2.57、03G101-1抗震框架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如何理解?答:单边考虑时,钢筋根数为偶数,50%可行(也必须交错);若为奇数,就无法做到50%。纵筋交错连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在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时,不出现薄弱层面,所以,隔一错一的交错方式是实现整体50%交错的的优选方案。当然,具体到某一工程某一柱钢筋的连接,必须考虑均衡对称,不可简单地、机械地理解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
22、/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jpg2.58、框架结构中,板的上层负弯矩钢筋,沿次梁(短跨方向)布置的通长钢筋和沿主梁(长跨方向)布置的钢筋,哪个在最上层?答:从上往下,第一层:板上部负弯矩筋、主梁箍筋;第二层:主梁上部纵筋、次梁箍筋、板负弯矩筋的分布筋;第三层:次梁上部纵筋。2.59、柱、梁的保护层一般为25mm,框架梁的钢筋要伸入柱主筋内侧,施工中是否可将框架梁两侧钢筋的保护层适当加大?答:规范要求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0mm。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框架柱和框架梁边缘对齐时,一般将柱主筋放置外侧,梁纵向钢筋紧贴主筋的内侧url=穿过/urlLU2LU2。
23、梁柱等宽时,梁侧面保护层局部加大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讨论:()、设计阶段因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施工不必有梁断面缩小的的担忧,规范并没有对保护层最大厚度提出限制。()、梁柱截面中心对中,梁柱纵向钢筋根数都为奇数时,要事先洽商设计修改,将柱的钢筋根数改为偶数,如果发现的晚,来不及修改已经做上来了,就要优先保证梁的钢筋居中,柱的钢筋让位给梁的钢筋,因为:首先梁的截面宽度通常都小于柱的边长尺寸,或调整不了,或只能微量调整,解决不了问题,第二,梁是腾空构件,无论在平时,还是在地震时,时时刻刻都在工作,余量“弱少”;柱的潜能“强壮”,这种潜能往往全寿命都处在“待命状态”仅仅是“时刻准备着”所以柱
24、要让位给梁。()另外,多层砌体房屋,为了使圈梁充分发挥其对结构构件的约束作用,当构造柱与圈梁边缘对齐时,一般将圈梁的纵向钢筋放置在最旬铡,构造柱主筋从圈梁纵向钢筋的内侧穿过。2.60、对于边KZ,除去外侧与内侧钢筋另外两边的钢筋如何收头?答:两边的钢筋视作另外一个方向的框架中柱施工即可。2.61、对于楼板沿梁设置的负弯矩筋在梁的交叉部位是否均需设置?答:楼板角区双向负弯矩筋均需设置,但分布筋不必!分布筋出角区后再加,并与角区负弯矩筋“构造交错”150(不属于搭接)。角区双向设置的负弯矩筋互相绑扎成网即可,因此不需要再加分布筋。角区不可以只配一个方向的负筋。2.62、(03G101-1)第40页
25、的刚性地面具体施工时如何认定?答:()刚性地坪,顾名思义,即垂直方向比较坚硬,水平方向刚度较大(较难变形)的地面。()当房屋的地坪厚度200mm,地坪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可视为刚性地坪。这是来自宏观地震震害经验的总结。可供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采用。()(03G101-1)第40页的刚性地面是与该抗震框架柱相对应的概念,有具体的抗震框架柱才能判断其是否是具体的刚性地面。是否是刚性地面这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予以明确的。如果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未予明确,应向设计提出,施工、验收、结算都有据可依。()刚性地面的箍筋加密与嵌固部位的底部箍筋加密范围重合的部位不用重复加密,只要对高出
26、部位继续加密就可以了。那种嵌固部位框架柱箍筋间距100mm,刚性地坪上下加密部位也是100mm,两者加起来做成箍筋间距50mm的理解和做法是不对的,也是不必要的。2.63、03G101-155页柱外侧纵筋弯折段走梁上部纵筋上方通过,这样梁端部位的梁上部纵筋保护层为:30d(柱)25,因此减小了梁端部位的有效高度,从而降低了梁的承载能力。这样理解对吗?答:观察很仔细,但不应做这样的理解!()、图示是为了看清楚,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柱的钢筋要弯到梁里面。同理,梁入柱,也必须放在柱纵向钢筋内侧。()、钢筋在端支座锚固不应全走素砼表层、应锚入支座横筋内侧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是钢筋锚固的基本原则。
27、“全走保护层,是不完全锚固”,地震一来,有可能“啪,崩出!”()、柱钢筋入梁,肯定在梁箍筋下方,在有梁箍筋箍起来的范围,才是构件,箍筋外面,不是构件,全是保护层!2.64、框支柱是否仅算转换层一层或从基础至转换层板顶都算框支柱?答:是不是框支柱,只要看设计对柱构件的名称代号即可,注明KZZ的即为框支柱。工程界习惯所说的转换层、转换大梁,是结构在相对高位进行的改变建筑结构原有布局的转换,其转换方式有多种,计算比较复杂,构造亦缺少统一做法。本图集的构造不适用于相对高位的转换层,仅适用于底部一、两层的框支梁柱,或称为“转换”也可以。2.65、设计注明框架梁KL,但一端支座为端柱,另一端支座为剪力墙(
28、与剪力墙轴线平行),该框架梁KL节点部位应如何施工?答:一端与端柱、另一端以与其来行的剪力墙为支座的梁构不成框架,没有必要按框架梁的构造。可以按这个建议提请设计确认,即将其视为整体剪力墙的连梁施工。2.66、设计注明框架梁KL,但一端支座为端柱,另一端支座为剪力墙(与剪力墙轴线垂),该框架梁KL节点部位应如何施工?答:一端与柱、另一端以与其垂直的剪力墙为支座的梁构不成框架,没有必要按框架梁的构造。保守的做法可以与柱相连一端按框架梁(KL),与墙相连的一端按非框架梁(L)。同样的,一端与柱、另一端与以梁为支座的梁构也可以按与柱相连一端按框架梁(KL),与梁相连的一端按非框架梁(L)处理。2.67
29、、03G101-1中48页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的锚固从板底起算,如果剪力墙顶部有梁,如框架梁等,竖向筋能不能从梁底算锚固?如果能算,剪力墙的一侧和梁的一侧再同一个面上,墙竖向钢筋放在梁内还是梁外?答:()剪力墙顶部的暗梁或边框梁不可能独立于刚度极大的墙体而存在,而实际上是墙体的一部分。从梁底起算锚固,是把暗梁或边框梁当成了剪力墙的支座,这在概念上完全行不通。如果进行改进,也只能是建立将边框梁(不包括暗梁)当作剪力墙顶部“刚性边缘”的模型来推演其构造。()如果剪力墙的一侧和梁的一侧在同一个面,那么从外到内依次为:剪力墙水平筋(一层),剪力墙竖向筋和暗梁箍筋(二层),暗梁纵筋(三层)。2.68、
30、柱的箍筋需全长加密的,柱箍筋有弯钩位置的(即开口处)在柱上要怎么叠放,有弯钩的开口处可以在柱的对角线上一层一层叠放吗?答:哪里有柱的箍筋需全长加密的规定!对角交错、不要集中在某一个角上即可。这是出自结构的对称原理,不要人为地形成某个薄弱点。2.69、03G101-1图集第55页提到“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其中柱外侧纵筋配筋率如何计算?答:(1)、“柱外侧纵筋”包括柱的“两根角筋”。(2)、柱纵筋的总配筋率是除以柱总截面积。如果计算梁的上部或下部纵筋配筋率,则应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而不是总截面积,即梁“有效”截面积为梁宽乘以梁的“有效”高度(当配一排筋时为梁高减35,两排筋时为梁高减60
31、)。新规范中已经没有对总配筋率大于3%时采用焊接箍筋的硬性规定,仅对非抗震柱总配筋大于3%时,除对箍筋直径、间距、末端弯钩角度及平直段长度有要求外,还规定:“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但抗震时无焊接箍筋的要求。2.70、柱子的拉筋在设计中是两个钩都是同一边的,拉住柱主筋后绑扎,工地上有用做S钩的,这样可以吗?用S钩的或两个钩的方向都在同一边的,其弯钩的水平长度是不是都用10d?答:S钩的形式较好,有利于维持所连结的两根纵向受力钢筋不发生不对称的受力反应,比两个方向弯钩一致的形式更url=为理/urlurl=想/urlLU3LU3LU4LU4。用S钩的或两个钩的方向都在同一边的,其弯钩的水平长度都
32、应该是10d。(03G101-1)第46页注明确规定,柱内复合箍可全部采用拉筋,拉筋须同时钩住纵向钢筋和外围封闭箍筋。拉筋施工时应注意必须须同时钩住纵向钢筋和外围封闭箍筋。拉筋如果仅拉在纵筋或拉在箍筋上,肯定没有达到设置拉筋的效果。2.71、转角柱一侧无墙,一侧有墙,此时有墙的一侧水平筋是否需要“拐过去”?答:结构有数不清的特殊情况,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一侧较短的拐角墙如果全部用箍筋,则不必重复设置水平筋,此时,可以考虑将此拐角暗柱作为“异型端柱”对待,水平筋不必绕过去。2.72、能不能给出基础与楼板钢筋搭接的简单原则?答:满堂基础,底部筋宜在跨中1/3范围,顶部筋宜在柱网轴线两侧各1/4跨度
33、范围搭接。楼板筋与基础板筋上下相反。2.73、柱的体积配箍率如何计算?答:对柱而言,箍筋的作用是制造三向受压条件,体积配箍率应以(箍筋圈住的)核心面积计算,这是没有疑问的。对暗柱而言,采取与柱同样的计算方式有利于统一。但是,由于暗柱不可能脱离墙身而独立存在,若考虑其特殊性则有必要与柱有所区别,以免概念发生混淆。当然,只要规范明确规定如何计算,大家应按统一标准。2.74、某外伸梁梁高700,设计没有注写侧面构造纵筋,是否取同跨内梁?答:挑梁箍筋非常重要,设计若没有注明,属于疏漏,施工不可瞎猜,应由设计方面补充注明。2.75、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空隙很小,很不容易保证砼的浇灌质量。如何处理最佳?答
34、:设计方面应预先考虑好钢筋的布置问题。施工亦应按“节点内钢筋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插空布置,做好具体的下料工作。2.76、第47页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图的“端柱”都是矩形截面,其0.4LaE都是从矩形截面的端柱边沿算起。现在的问题是:当端柱带有“翼缘”时如何处理?例如(03G101-1)图集的第19页轴线上的GDZ1,在600*600的端柱外带有600*300的翼缘,当剪力墙(本例是连梁LL)的水平分布筋伸入端柱时,其直锚水平段长度是从“翼缘”(600*300)的边沿算起还是从端柱的“矩形截面”(600*600)的边沿算起?答:这是03G101-1中未解决的构造(其实谁也做不到“包打天下”),现阶
35、段应由具体设计者提供解决方案。这是尚未完全解决好的诸多问题之一,其症结在于走表皮时锚固效果要不要“打折扣”的问题,因为地震时墙身剧烈摆动可能会使未生根的表皮筋蹦出。提一个具体的设想供参考,可以考虑墙水平筋与“翼缘”箍筋进行搭接(而不是锚固),并将端头设直钩“扎入”墙柱。2.77、柱钢筋的保护层本来是用预制砼块来绑在柱筋上的,现在钢筋工提出是否可以用直径6毫米的钢筋焊在箍筋上来做保护层?如果不行,有什么理由?答:用“短钢筋焊在箍筋上”的做法不妥:(1)梁、柱箍筋的保护层要求为15mm;(2)焊短钢筋时,搞不好会“咬肉”,使箍筋受损。箍筋本来直径不大,施焊时会咬去一块,同时残余应力会影响强度的均匀
36、性。在梁的纵筋上焊接短钢筋则更是规范明确禁止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3.6条规定,框架梁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3)还是预制一些砂浆垫块(带绑丝),用绑丝拧在箍筋外侧为好。如果附加一箍筋专门用来焊保护层的,与柱箍筋放在一起,并在四个边角和边中间都用直径6MM的钢筋焊做保护层,这样砼浇注完成后,该钢筋头端部外露,多用材料且影响外观,结构验收时还要多费口舌解释,是得不偿失的。2.78、基础梁钢筋有没有非连接区的规定?答:基础梁钢筋没有非连接区的规定。基础梁顶部钢筋可在柱左右各1/4跨度范围内连接并控制接头百分率;底部钢筋可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连接
37、。2.79、(03G101-1)第36页、第42图上柱较大直径钢筋与下柱较小直径钢筋的连接位置在上柱的下端还是下柱的上端?答:柱子钢筋变径时,如直径上比下大时,要在下面一层连接在小直径区域实施连接,方能满足抗力要求。2.80、有说钢筋搭接并不是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实现传力的,对吗?答:钢筋搭接连接的实质,是混凝土做“媒介”分别粘接两根钢筋,如果两根钢筋离开一定距离(据说国处这种做法很普遍),效果肯定更好一些。但是我国的传统做法允许(其实是要求)两根钢筋紧挨在一起,所以搭接长度比较长。04G101-4第27页给出了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的构造详图,可能参照执行。2.81、请问,假使转角墙柱两侧水平
38、筋直径不同时,是在直径较大的一侧搭接还是在直径较小的一侧搭接呢?答:要转到直径较小一侧搭接,以保证直径较大一侧的水平抗剪能力不减弱。2.82、梁比柱宽的端支座怎么锚固呢?答:03G101-1中没有提供此构造,所以应由设计者补充设计。2.83、当跨中“通长筋”直径小于支座上部角筋时,每一根通长筋有两个搭接位置;当跨中“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角筋直径相同时,每一根通长筋有一个搭接位置。从上面的话可以看出,“通长筋”的直径可以小于支座上部角筋。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通长筋”的直径不可以大于支座上部角筋。我见过一个设计,梁的上部“通长筋”为225,而支座上部角筋为416,这应该是错误的吧?答:抗规6.3.
39、4条第1款和高规6.3.3第1条规定,(对于框架梁)“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两根纵向钢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梁跨中配直径25,支座配16,对结构虽然没有什么坏处,但没有必要这样做,估计是设计失误。2.84、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第4.4.5规定,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mm,为什么要留有间隙而不紧密接触?答:焊接对钢筋有加热的作用,若不留适量的间歇,冷却后会使焊缝产生拉应力。2.85、03G101的连梁开洞口构造能不能
40、适用于框架梁?答:框架梁的截面高度较小,开洞后必然削弱,究竟削弱多少,不经过实际计算很难确定,故不易在构造中解决,应由设计者自己处理;剪力墙连梁截面高度较高,有较高的刚度储备,开一定大小的洞,以构造方式即可以解决。2.86、当仅一层框架,即底层框架上部砖混结构的综合楼,底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是按“楼层框架梁”(P54)还是按“屋面框架梁”(P55)的构造选用图集?答:03G101-1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这个问题属于砌体结构的问题,如果选用03G101-1是设计者扩大了使用范围,问题最好由设计者解决。砌体结构中的“墙梁”问题(详见GB50003-2001),既不能按03G101-1中的“楼
41、层框架梁”,也不能按“屋面框架梁”,但可以借鉴“框支梁”,不过其构造也不能照搬(其实也无法照搬),要经设计者按墙梁要求进行调整。2.87、锚固可以简单的分成弯锚和直锚。大多情况下选择弯锚比直锚要节省钢筋吗?答:弯锚比直锚要节省钢筋的说法值得商榷。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6.7条是这样规定的,框架中间层的端节点处,当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用直线锚固方式锚入端节点时,其锚固长度除不应小于laE外,尚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当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梁下部纵向钢筋在
42、中间层端节点中的锚固措施与梁上部纵向钢筋相同,但竖直段应向上弯入节点。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顶层端节点中的锚固措施与中间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锚固措施相同。因此:(1)直锚由两个条件控制,锚固长度除不应小于laE外;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2)弯锚同样是两个条件控制,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但弯锚有一个大前提,即“当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0.4laE是不应小于而不是等于,15d是等于,所以弯锚时的水平投影长度“缩回”到0.4laE的位置是不符合规范的要求的。“直锚水平段长度0.4LaE”只是一个检
43、验梁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条件,并不是说可以取定“直锚水平段长度=0.4LaE”。当然当柱子宽度较小时,“直锚长度水平段+15dLaE”是可能发生的,只要满足“直锚长度水平段0.4LaE”,就是正常的情况。2.88、暗柱的箍筋有没有“隔一拉一”的规定?答:暗柱设计的拉筋在竖向布置上应与箍筋间距一致,不可以隔一道箍筋拉一道;至于是否隔一道纵筋拉一道应按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7.16条明确规定,构造边缘构件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事实上做到隔一拉一的效果是容易的。2.89、柱伸入承台梁或基础梁中,是否设置箍筋?此箍筋起什么作用?答:柱纵向钢筋在基础、
44、承台、基础梁顶面以下的部分应该设置两根根或两根以上的箍筋,其作用是保持柱纵筋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钢筋笼的定位不受扰动。除此以外,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在基础、承台、基础梁顶面以下的部分的纵向钢筋如果不是用箍筋套在一起,柱就不是一个整体进入“基础”!而用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500)箍筋箍住,若干根柱纵向钢筋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若干根纵向钢筋整体的锚固力大于各单个纵向钢筋的锚固力量的算术和,这符合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自然法则。箍筋箍起来之后,不只是单根纵向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对各钢筋的握裹力,还有纵向钢筋围成的核心区混凝土的摩阻力,所以抗拔锚固作用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升华,这比所谓的定位当然
45、重要得多了。2.90、03G101-1中,原位标注的钢筋包括通长筋,与集中标注的通长筋是不是同一根?答:03G101-1中,原位标注的钢筋包括通长筋,与集中标注的通长筋是同一根,但不一定与集中标注的通长筋直径相同。规范规定的通长筋直径并不大,且可与支座负弯矩钢筋筋搭接完成“通长使命”。不过设计工程师通常简单地将支座负筋中的两根(或多于两根)直接伸至跨中与对面来筋搭接作为通长筋,钢筋直径往往比规范规定的最小直径大,但设计施工都方便,因此这样做并无不当。2.91、平法第49页,在计算lc时需用到墙肢长度hw,在一段直墙中,有多个YAZ,请教应算到哪一个呢?答:只考虑端部的,本来就是“边缘构件”的l
46、c。2.92、暗柱的功能主要有哪些?答:暗柱是剪力墙的一部分,暗柱不可能独立于墙肢而存在。暗柱的功能一是集中安放整片剪力墙需要的抗弯钢筋,二是构成剪力墙肢的加强边缘。2.93、如何区别剪力墙的端柱?答:构件代号注明为YDZ、GDZ的即为端柱。端柱截面尺寸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7.15条规定,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QQ1321118740长期更新精品建筑、预算日志2.94、箍筋配置困难的梁、柱端部区域,是否可以做成组合箍,即先加工两个半圈箍筋,再在现场绑扎时组合成完整箍筋?答:梁、柱节点的梁端、柱端,根据抗震构造要求应设置箍
47、筋加密区,其配筋密集,施工困难,但无论如何,应保证箍筋的完整性而不能用两个半箍形成的组合箍来替代,原因如下:()地震作用下梁端、柱端有最大的弯矩与剪力,往往钢筋屈服而形成塑性铰并导致局部区域混凝土裂缝及碎裂,如果采用半箍组合而成的组合箍,则在地震反复荷载作用下容易胀开,使其对于芯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大大削弱,容易引起端部混凝土压溃而破坏。()采用135度弯钩并有10d的余长,则箍筋围箍的约束作用得以加强,如进一步采用焊接封闭箍或连续螺旋箍,则箍筋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对芯部混凝土的围箍约束作用加强,构件的承载能力及延性将大大提高,有望在强烈地震造成构件端部混凝土破碎的情况下,依靠封闭箍筋强大的侧向围箍约束,保证构件仍具有相当的承载力而不致压溃。()箍筋的形式对构件的抗力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历次地震过后震害调查证明了的事实,在唐山地震后的重建过程中因为特别重视,那段时间的施工没有因此犯难的声音,怎么过了三十年后反不好施工了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在放梁筋的同时,将柱子的箍筋套上(可以将该部位的箍筋加工成焊接封闭箍),就是先放梁底筋,再套柱子箍筋,然后放梁面筋,等梁筋扎好后,再扎柱子箍筋即可。2.95、梁的抗扭腰筋与构造腰筋如何区分?答:看设计的标注,凡注明的即为抗扭腰筋,注明的即为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搭接按受拉考虑,构造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