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pt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雪等 天气,伴随热传递,吸收太阳紫外线,光合作用、保温效应,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生物呼吸,臭氧空洞(氟 氯烃化合物),增多,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由哪些成分组成?,氮78%,氧21%,其他气体1% 氩、CO2、O3,干洁空气组成图,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D、氮 E、氧 F、尘埃,D,F,A,B,E,C,2、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主要是因为城市空气中有较多的 A、二氧化碳 B、固体杂质 C、水汽 D、臭氧,1、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依据什么? 2、随高度
2、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3、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4、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热量来自地面,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米,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不一样。这是因为: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中纬地区则适中。,因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而增温,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2大气的垂直分布,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 到北极,依次穿过了
3、哪几层?,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探究:,(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 阳 辐 射 波 长 范 围,复习:1.太阳辐射根据波长共分为哪几个波段? 2.太阳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集中在哪个光区?,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 波长越短反之,越长。,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光,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上界,讨论(1)为什么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提示:辐射能力最强的是哪一波段的光?),特点:有选择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4、:,云层、颗粒较大的尘埃,无选择性,云层作用最明显,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反射作用越强。,讨论:夏季晴朗的白天与多云的白天,哪个天气更凉爽?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更凉爽,因为云层越厚,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越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 蓝紫色光容易被散射),无选择性,(1)因为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2)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散射。(3)日出前日落后太阳离地平线很近,大气把太阳光散射地平面上。,讨论:(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2)为什么交通信号灯把红灯作为停的标志?(3)日出前,日落后,天空为什么是亮的?,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
5、大气吸收,(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短波辐射,其余均为长波辐射,地面辐射,(二)大气的保温作用,(一)纬度位置:,1、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的能量在地面分布的面积(受热面积)越小,表明太阳辐射就越强。,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2、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越短,受到大气削弱越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纬度位置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得到能量就越多,地面辐射就越强。,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原因,(二)下垫面(地球表面,含陆面和洋面):,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吸收就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吸收就越强。
6、陆地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海洋。,南极大陆内部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除与其高纬度、高海拔等因素外,极冰的强反射也是形成其低温的重要原因。,思考:为什么全球最寒冷的地方是南极大陆而不是北冰洋?,例如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并不是在纬度位置最低的南方地区,而是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晴天,太阳辐射强。东部和南部地区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三)气象因素:,降水少、多晴天和空气稀薄的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三、影响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等量太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流层 大气 受热 过程 进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