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第 19 页目录目录1内容摘要2关键词2第一章 前 言31.1 设计对象的基本情况31.2 本设计应完成的任务4第二章 负荷计算52.1 确定企业的计算负荷52.2各车间计算负荷一览表11第三章 主接线方案及所址选择113.1 总降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设计123.2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123.3 总降压变电所所址的确定14第四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144.1 短路计算144.2 主变压器的选择174.3 电气设备的校验与定型18第五章 供电系统的保护195.1 概述195、2 继电保护的要求205、3 变压器保护205.4 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21第六章
2、 设计感想21第七章 致谢22参考文献22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内容摘要 本设计完成一个机械厂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按照需要系数法进行全厂负荷计算,并经过技术比较对企业的供电方案进行论证与选择,确定最优供电方案;然后开始企业总降压变电所的设计,在比较了多个主接线方案后确定一个最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主接线方案,并绘制电气主结线图和电气总平面布置图等,最后完成保护。 本次设计的变电所与旧式变电所有所不同,在设备选择上采用了一些新型设备,充分保证了工厂生产工艺所需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另外,设计中在以供电可靠性为基础的前提下力求节约,使企业供配电系统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且
3、尽力降低了有色金属消耗量,使设计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变电所、需要系数法、电气主接线、负荷、短路。第一章 前 言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供配电技术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宽、内容越来越深,与实际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些都为培养高质量的供用电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要求,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电气工程人员,必须尽可
4、能多的掌握供配电知识,另外还要了解用电知识和节电知识。 35KV企业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要反映电力系统各方面的理论和要求。具体到本次设计中,首先根据企业各车间的设备容量按照需要系数法计算出全厂总负荷;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供电电压等级和主变压器的容量,进而选择电气主接线方案和设计总降压变电所,并进行保护。1.1 设计对象的基本情况 1.1.1 工作电源情况 1、企业从处在其正北方的区域变电所接一回架空线路对企业供电。 2、供电电压等级:由区域变电所用一回35KV架空线对企业供电。 1.1.2 设计对象概况 本次设计对象是一个机械厂,其主要负荷为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配料车
5、间、热处理车间、锻工车间、高压站、高压水泵房、冷工车间和模具车间。并且车间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大。 1、该地区气象条件: (1)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2)年雷暴日为20天; (3)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0C; (4)土壤0.8-1.2米深处一年最热月平均温度为10C; (5)土壤冻结深度为0.7米。2、地质及水文条件: 根据勘测部门提供的本厂工程地质资料得知本厂区地质构造: (1)地表平坦,土壤主要成分为沙质粘土,层厚2.6-5米不等; (2)地耐压力为25吨/平方米; (3)地下水位普遍为1.9米。 1.1.3 技术要求 (1)企业的功率因数值应在0.9以上; (2)在总降
6、压变电所35千伏侧进行计量; (3) 区域变电所35千伏侧配出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为1.5秒,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的整定时间不应大于1.0秒。 1.2 本设计应完成的任务 1.2.1 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全厂负荷计算 1.2.2 总降压变电所的设计 (1)根据原始资料和相关数据确定主接线方案。 (2) 根据电气设备选择和继电保护的需要确定短路计算点,计算三相短路电流。 (3)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变压器、隔离开关、导线截面等的选择及校验。 (4)进行供电系统保护。 1.3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设
7、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2) 安全可靠、先进合理;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3) 近期为主、考虑发展;应根据工作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4) 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工厂供电设计是整个工厂设
8、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供电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产及发展。作为从事工厂供电工作的人员,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工厂供电设计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第二章 负荷计算2.1 确定企业的计算负荷 图2-1 厂区车间分布图 1-机加工车间、2-装配车间、3-配料车间、4-热处理车间、5-锻工车间 6-高压站、7-高压水泵房、8-冷工车间、9-模具车间 由于本企业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太悬殊,所以采用数需要系法计算企业负荷。 2.1.1 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的主要公式及车间有功功率情况 表2-1-计算的主要公式计算负荷计算公式有功功率(KW)P=KxPe无功功率(KVAR)Q=Ptg
9、视在功率 (KVA)变压器损耗系数 表2-2 -各车间负荷情况序号车间或用电设备组名称额定容量Pe(KW)需要系数Kx功率因数COS1机加工车间25000.80.852装配车间22000.850.83配料车间17050.250.64热处理车间14500.150.55锻工车间18000.250.66高压站17000.50.77高压水泵房16000.450.758冷加工车间12000.20.59模具车间4500.80.8510所用电9000.60.852.1.2 各车间计算负荷的分别确定 (1)机加工车间: P1=KxPe=0.82500=2000KW; COS=0.85, tg=0.62; Q1
10、= P1tg=0.622000=1240kvar; 变压器损耗计算: Pb1=S1=0.022353.21=47.06KW; Qb1=S1=0.12353.21=235.32Kvar; 总负荷: P1=KP1(P1+Pb1)=0.72(2000+47.06)=1473.88KW; Q1=KQ1(Q1+Qb1)=0.72(1240+235.32)=1062.23Kvar;(2)装配车间: P2=KxPe=0.852200=1870KW; COS=0.8, tg=0.75; Q2= P2tg=0.751870=1402.5kvar;变压器损耗计算: Pb2=S2=0.022337.5=46.75K
11、W; Qb2=S2=0.12337.5=233.75Kvar; 总负荷: P2=KP2(P2+Pb2)=0.8(1870+46.75)=1533.4KW; Q2=KQ2(Q2+Qb2)=0.8(1402.5+233.75)=1309Kvar;(3)配料车间: P3=KxPe=0.251705=426.25KW; COS=0.6, tg=1.33;Q3= P3tg=1.33426.25=566.91kvar;变压器损耗计算: Pb3=S3=0.02709.28=14.19KW; Qb3=S3=0.1709.28=70.93Kvar; 总负荷: P3=KP3(P3+Pb3)=0.65(426.25
12、+14.19)=286.29KW; Q3=KQ3(Q3+Qb3)=0.65(566.91+70.93)=414.6Kvar;(4)热处理车间: P4=KxPe=0.151450=217.5KW; COS=0.5, tg=1.732 Q4= P4tg=1.732217.5=376.72kvar;变压器损耗计算: Pb4=S4=0.02435=8.7KW; Qb4=S4=0.1435=43.5Kvar; 总负荷: P4=KP4(P4+Pb4)=0.7(217.5+8.7)=158.34KW; Q4=KQ4(Q4+Qb4)=0.7(376.72+43.5)=294.15Kvar;(5)锻工车间: P
13、5=KxPe=0.251800=450KW; COS=0.6, tg=1.33 Q5= P5tg=1.33450=598.5kvar;变压器损耗计算: Pb5=S5=0.02748.8=14.98KW; Qb5=S5=0.1748.8=74.88Kvar; 总负荷: P5=KP5(P5+Pb5)=0.8(450+14.98)=371.98KW; Q5=KQ5(Q5+Qb5)=0.8(598.5+74.88)=538.7Kvar;(6)高压站: P6=KxPe=0. 51700=850KW; COS=0.7, tg=1.02 Q6= P6tg=1.02850=867kvar;变压器损耗计算: P
14、b6=S6=0.021214.62=24.28KW; Qb6=S6=0.11214.62=121.46Kvar; 总负荷: P6=KP6(P6+Pb6)=0.75(850+24.28)=655.71KW; Q6=KQ6(Q6+Qb6)=0.75(867+121.46)=741.35Kvar;(7)高压水泵房: P7=KxPe=0.451600=720KW; COS=0.75, tg=0.88 Q7= P7tg=0.88720=633.6kvar;变压器损耗计算: Pb7=S7=0.02959.09=19.18KW; Qb7=S7=0.1959.09=95.91Kvar; 总负荷: P7=KP7
15、(P7+Pb7)=0.7(720+19.18)=517.43KW; Q7=KQ7(Q7+Qb7)=0.7(633.6+95.91)=510.66Kvar;(8)冷加工车间: P8=KxPe=0.21200=240KW; COS=0.5, tg=1.732 Q8= P8tg=1.732240=415.69kvar;变压器损耗计算: Pb8=S8=0.02480=9.6KW; Qb8=S8=0.1480=48Kvar; 总负荷: P8=KP8(P8+Pb8)=0.8(240+9.6)=199.68KW; Q8=KQ8(Q8+Qb8)=0.8(415.69+48)=370.95Kvar;(9)模具车
16、间: P9=KxPe=0.8450=360KW; COS=0.85, tg=0.62 Q9= P9tg=0.62360=223.2kvar;变压器损耗计算: Pb9=S9=0.02423.58=8.47KW; Qb9=S9=0.1423.58=42.36Kvar; 总负荷: P9=KP9(P9+Pb9)=0.75(360+8.47)=276.35KW; Q9=KQ9(Q9+Qb9)=0.75(223.2+42.36)=199.17Kvar;(9)所用电: P10=KxPe=0.6900=540KW; COS=0.85, tg=0.62Q10= P10tg=0.62540=334.8kvar;变
17、压器损耗计算: Pb10=S10=0.02635.37=12.71KW; Qb10=S10=0.1635.37=63.54Kvar; 总负荷: P10=KP10(P10+Pb10)=0.75(540+12.71)=414.53KW; Q10=KQ10(Q10+Qb10)=0.75(334.8+63.54)=298.76Kvar;2.2 各车间计算负荷一览表 表2-3-各车间计算负荷一览表序号用电设备组有功功率P(KW)无功功率Q(KVAR)视在功率S(KVA)1机加工车间1474106218172装配车间1533130920163配料车间2864155044热处理车间1582943345锻工车
18、间3725396556高压站6567419907高压水泵房5175117278冷加工车间2003714219模具车间27619934110所用电415299511总计588757408316第三章 主接线方案及所址选择企业总降压变电所是由变压器、配电装置、保护及控制设备、测量仪表以及其他附属设备(试验、维修、油处理设备等)及有关建筑物构成的。同样,它更是工厂接受和分配电能的中枢。总降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是变电工程的关键部分。它与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布置,以及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均有密切联系。因此设计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时必须全面分析一些有关的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19、3.1 总降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设计 电气主接线是总降压变电所的主要电路,它明确表示了变电所电能接受与分配的主要关系,是变电所运行、操作的主要依据。在设计中,主接线的拟定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保护和控制测量的设计、建设投资以及变电所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主接线的选择是供电系统设计中一项综合性的重要环节。 (在三相对称情况下,电气主接线图通常以单线图表示,图上所有电器元件均用同一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3.2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综合考虑经济技术指标,决定采用下图所示作为这次设计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总降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如图3-1所示: 图3-1
20、 总降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3.3 总降压变电所所址的确定 根据有关规定,站址最好选择在负荷中心,并靠近公路、交通方便。总降压变电所即高压变配电所的地理布置图如图3-2所示: 总降压变电所 车间变电所 配电线路 1-机加工车间、2-装配车间、3-配料车间、4-热处理车间、5-锻工车间 6-高压站、7-高压水泵房、8-冷工车间、9-模具车间 图3-2 总降压变电所所址 第四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4.1 短路计算 在企业供电系统中短路电流的计算一般采用近似的方法,首先假定: (1)供电电源是无限大功率系统。 (2)认为短路回路的元件的电抗为常数。 (3)元件的电阻,一般略去不计,只有在短路电阻中
21、总电阻R大于总电抗的三分之一时才考虑电阻,否则认为z=x。 短路电流按正常运行方式计算的计算电路图如图4-1所示: 图4-1 计算电路图为了选择高压电器设备,整定电气保护,需计算总降压变电所的35KV侧、10KV母线侧以及厂区高压配电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 4.1.1 各元件的电抗值计算 设基准容量 Sj=100MVA 基准电压 Uj1=37KV Uj2=10.5KV 系统电抗X*xt地区变电所110KV母线的短路容量Sd为600MVA因此系统电抗标幺值X*xt=Sj/Sd=100/600= 0.17 地区变电所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中压绕组之间的电抗标幺值35KV供电线路的电抗:总降压变电所的主
22、变压器电抗:4.1.2 d1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图4-2 等值电路(1)系统最大运行方式 短路回路总电抗:按无限大系统计算由公式计算d1点三相短路电流标幺值为:基准电流为:d1点三相短路电流的有名值为:冲击电流:d1点短路容量:(2)系统最小运行方式短路回路总电抗标幺值:三相短路电流标幺值:其它计算结果见表4-1:表4-1-d1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项目(KA)(KA)(KA)(MVA)计算公式最大运行方式2.52.56.4160最小运行方式1.921.924.91224.1.3 d2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1)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短路回路总电抗:(2)系统最小运行方式短路回路总电抗:基准电流:表4-
23、2-d2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项目(KA)(KA)(KA)(MVA)计算公式最大运行方式3.183.188.1157.8最小运行方式2.862.867.2952.084.2 主变压器的选择 4.2.1 无功补偿器的容量及型号 功率因数的计算 :COS=P/S=5887/8316=0.708; tg=0.997。计算无功补偿容量 根据功率因数考核基准值0.9的要求,应将本站功率因数补偿至0.9。所以补偿后的功率因数换算为正切值 tgc=0.484。 所以补偿电容值为 :QC=(tg- tgC)P=0.7(0.997-0.484)5887=2114kvar 选用的补偿电容型号及台数: TBB10.
24、5-1500/25 两套 4.2.2 主变压器的定型 (1)主变压器容量计算 :(2)主变容量、数量的选择按照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和工厂供电的特点,应选用2台主变。又根据变压器可带急救负载的特点,最大容量的变压器因故退出运行时,另一台变压器应能承担起全部负荷的70%。所以:每台主变的容量S= 70%x6914=4839.8KVA。 故选用两台S9-5000/10(6)型变压器作为总降压变电所的主变压器。 4.3 电气设备的校验与定型 4.3.1 母线选择校验 1、10KV母线选择校验 (1) 母线形式确定 由于正常工作时流经母线的电流:因此应选择矩形铝导体。 (2) 母线截面积选择 按经济电流
25、密度选择,Tmax=5000h,铝导体经济电流密度1.15A/mm2, 截面则应选择Sj=Ig/1.15=558.87/1.15=502.04 mm2; 本方案按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型号: LMY-638 (3) 热稳定校验 : t取1,70时C=87 Smin=3180/87=36.55 mm2所选导体截面504 mm236.7 mm2,故满足热稳定条件。 2、35KV母线选择校验35KV母线采用户外布置,选择软导体较为经济,便于施工。 (1) 型式选择 选择钢芯铝绞线。 (2) 截面选择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Tmax=5000h,铝导体经济电流密度1.15A/mm2, 截面则应选择Sj=I
26、g/1.15=158.60/1.07=137.91 mm2; 经查表即选取LGJ-150/8。 (3) 截面热稳定校验S Smin即满足热稳定要求。 4.3.3 隔离开关的选择 (1)35KV隔离开关的选择 要求:工作电压Ug=35KV; 工作电流Ig=156.05A; 根据隔开发展和应用情况,选取隔离开关型式为GW4-35W/630A户外双柱隔离开关。 其铭牌参数如下: 额定工作电压35KV=Ug; 额定工作电流630AIg;(2) 10KV 隔离开关选择GN19-10C/1000型 其额定工作电压为10KV,满足要求 Ig=558.87A 额定工作电流1000A Ig第五章 供电系统的保护
27、5.1 概述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发生故障和不正常状态。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形式的短路。各种短路会产生大于额定电流几倍到几十倍的短路电流,同时使系统的电压降低。其后果可能导致烧毁或损坏电气设备,破坏用户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或影响产品质量,严重者可能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并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并未发生短路故障,这种情况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例如,设备过负荷、温度过高、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等。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在电力系统中应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或减少故障。当一旦发生故障,必须迅速将故障设备切除,恢复正常运行
28、;而当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要及时处理,以免引起设备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基本任务是:(1)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其他部分迅速恢复正常生产,使故障设备免于继续遭到破坏;(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可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带有一定的时限,以保证选择性。5、2 继电保护的要求考虑继电保护在设计中的作用非常重大,在技术上一定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这四个基本要求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互相矛盾的一面。在考虑保
29、护方案时要统筹兼顾,尽力做到简单经济。本设计中采用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为保证迅速,可靠而又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可将这三种电流保护,根据需要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整套保护,称为阶段式电流保护。5、3 变压器保护5.3.1 概述变压器是工厂供电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设备。它的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变压器故障对发生在油箱内相油箱外。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心烧损等,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短路。此外还有变压器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等。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为过负荷和油面降低。根据以上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考虑变压器的容
30、量,在变压器上要装设下列几种保护。(1)瓦斯保护,(2)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3)过电流保护,(4)零序电流保护,(5)过负荷保护。5.3.2 车间变电所的各分厂变压器保护(1) 瓦斯保护:防御变压器铁壳内部短路和油面降低。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作用于跳闸。(2) 电流速断保护:防御变压器线圈和引出线的多相短路,动作于跳闸。(3) 过电流保护:防御外部相间短路并作为瓦斯保护及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保护动作于跳闸。(4) 过负荷保护:防御变压器本身的对称过负荷及外部短路引起的过载。按具体条件装设。5.4 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都是反应
31、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整定动作电流。电流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它虽能无延时动作,但不能保护本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下级线路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动作范围来整定,它虽能保护线路全长,却不能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本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可作为本线路及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但动作时间较长。第六章 设计感想通过这次对工厂降压变电所系统的设计,我对负荷计算的重要性,功率因数补偿的必要性,短路电流的危害性等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已应用。工厂供电系统既是电力
32、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反映电力系统各方面的理论和要求,并如何恰当地运用在工厂供电的设计、维护运行之中,它当然要受到电力系统工作的影响和制约。在设计的过程中,又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理清了一遍,巩固了旧知识,也获得了许多新体会,以前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本专业知识的一个大概的轮廓。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我的知识面不断的扩展,认识问题的方法与方式也在逐步的成熟。最重要的是,我通过本次设计,我学会了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查阅资料,如何把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起来。第七章 致 谢在做论文的过程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
33、作精神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另外,老师经常给我讲解不懂的地方,教我怎么入手,使我能尽快的完成论文。还要感谢系里其它的老师的指导,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对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的指导和关心致以最真诚的谢意。此外这次设计对我们的锻炼是多方面的,除了对设计过程熟悉外,我们还进一步提高了作图,编辑,各种信息的查阅和分析,也大大的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及对WORD文档的使用等多方面的进一步的了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不断的努力,成功的距离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的未来才更加的充满憧憬!我们即将毕业,在此,再一次向三年中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过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致谢。参考文献1刘学军.工厂供电设计指导.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082马桂荣 王全亮.工厂供配电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3苏文成.工厂供电.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4孟祥萍.工业企业供电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5鞠平.电力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7Auto CAD2008电气设计完全自学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8尹克宁.电力工程.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059夏道止.电力系统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0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