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5万吨绿色腌制食品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年产3.5万吨绿色腌制食品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5万吨绿色腌制食品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6页).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产3.5万吨绿色腌制食品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 39 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 项目名称: 年产3.5万吨绿色腌制食品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县老土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08年*月*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
2、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议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3.5万吨绿色腌制食品生产线项目建设单位*县老土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县*镇牡丹小区9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县*镇果河路旁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
3、设性质新建R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其它食品加工业1390占地面积(平方米)16700绿化面积(平方米)5000总投资(万元)3410.16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8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4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09年*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蔬菜品种多、产量大、质量优,在此基础上,当地形成了几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蔬菜腌制食品,*酸腌菜就是其中之一。*酸腌菜由于酸香可口、风味独特,产品呈供不应求之势。同时*县是典型的农业县,蔬菜种植面积大,也迫切需要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县老土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在*新建一条年生
4、产3.5万吨绿色腌制食品生产线。二、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绿色腌制食品3.5万吨,其中酸腌菜2.5万吨,泡红辣椒0.6万吨,腌冬菜0.4万吨。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项目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表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年处理蔬菜)t/a1330002绿色腌制食品t/a350003主要原辅料用量粉杆青菜t/a125000鲜辣椒t/a6000黄姜t/a2000食盐t/a1500塑料包装袋纸板包装箱电万KWh96.67新鲜水万吨94厂区占地面积hm21.675建筑面积m2142346年运输量万吨17.39其中:运入量万吨13.72 运出量万吨3.677全厂
5、定员人241其中:工人人184技术及管理人员人50服务人员人78主要投资效果指标项目总投资万元3410.16计算期内平均年销售收入万元10943.3315年平均值计算期内平均利润总额万元1042.7515年平均值投资利润率%54.36投资利税率%34.64三、总平面布置主要生产厂房布置于厂区中部和西部,生活区设在厂区东北部,仓库设在厂中部,辅助设施布置于厂区南侧,行政功能区布置于厂区东部,公司正大门设于龙华路,进厂原料从厂南大门运入,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见图1。四、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公辅设施等,工程建设内容见表2。表2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名称规模建设内容 一、 主体工程生产车
6、间10400m2包括分拣洗切车间、脱水车间、拌料车间、包装车间、泡腌车间。 二、辅助工程成品库、辅料库2400m2供热锅炉房200m2项目采用电热锅炉供生产用汽,热负荷最大为0.7t/h,最小为0.3t/h,供热能力为1.0t/h给水系统/给水水源来自于厂区附近的自备井,为地下井水。日出水量为300 m3排水系统/蔬菜清洗废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排放;生活粪便设旱厕收集后用于农灌,洗涤废水和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排放。雨水经室外雨水管网排入附近的果河路雨水管网。供电 /从*县城西变电站架设专线并在厂内建设变电所一座,用电负荷为244.19KW,年用电量为96.67万KWh厂内道路厂内主干道宽
7、7米,次干道5米 三、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系统60 m2蔬菜清洗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沉淀、过滤处理后回用于洗菜粗洗工序和作为车间地面冲洗和绿化用水,剩余部分外排。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生活粪便设旱厕收集后用于农灌,洗涤废水和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排放。绿化5000 m2绿化率:30%(一)原辅材料供应本项目所需的原料和辅料基本就地采购,其中生产所需蔬菜由公司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在*县建设原料基地,坝区以种植粉秆青菜为主,山区、半山区主要种植辣椒、黄姜等作物。(二)给排水(1)给水工程项目劳动定员241人(工人184人,技术管理服务人员57人),季节用工60人,生产车间实行三班制作业,每天在岗员工按240
8、人计,厂区仅设倒班宿舍,不设生活区,厕所为旱厕,不设水冲式厕所,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员工用水按60.0 L/人班,职工食堂用水按20.0 L/人班,员工用水定额确定为80L/人班,则生活用水量为19.2m3/d;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蔬菜清洗用水和锅炉用水,根据工程设计,项目蔬菜清洗用水为600m3/d,锅炉用水为10m3/d;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为自备井水。项目区内的公共绿地面积为5000m2,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一般绿化用水量为1.03.0L/m2d,本报告按2.0 L/m2次,每天浇洒1次计,每天所需的浇灌水为10m3/d,采用蔬菜
9、清洗废水经沉淀过滤后的出水作为水源。本项目总新水用量325.6m3/d,其中生产新水用量310m3/d,生活用水量19.2m3/d;生产循环用水量300m3/d,二次水用水量20m3/d;生产总用水量630m3/d,生产生活用水量649.2m3/d,生产循环用水率50.8。项目用水情况详见表3。 表3 项目用水统计表用水对象用水量标准用水单位数日用水量(m3)用水水源蔬菜清洗60m3/h/60050%为自备井水,50%为沉淀后的循环水蒸汽锅炉1m3/h/10自备井水工作人员80L/人.班240人19.2车间地面冲洗/10蔬菜清洗废水沉淀过滤后的回用水绿化2L/m2.日5000 m2. 10.0
10、合计645.6(2)排水工程项目区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工程:项目占地范围内雨水经雨水口收集至室外雨水管网并最终排入厂址附近的果河路雨水管网。污水工程:项目办公生活用水量19.2m3/d,按用水量的80%计污水产生量为15.4m3/d,生活粪便设旱厕收集后用于农灌,洗涤废水和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废水经二级沉淀处理后外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蔬菜清洗废水按用水量的90%计为540 m3/d,经二级沉淀池处理后300 m3/d返回蔬菜清洗工序,10 m3/d 用于车间地面冲洗,旱季10 m3/d 用于厂区绿化,220 m3/d外排;雨季230 m3/d外排。锅炉蒸汽消毒后产生的冷凝水属清净下水,直接外排
11、。厂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进入厂区污水管网汇合后进入果河路旁的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毗雄河。 项目给排水平衡见图2 。 图2 项目旱季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d)图3 项目雨季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d)(3)污水处理设施洗菜废水处理工艺: 图3 洗菜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根据类比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清洗废水水质,本项目清洗废水水质为CODcr150mg/L、BOD540mg/L、SS500mg/L、氨氮12mg/L。项目清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泥土、碎菜叶等大颗粒污染物,通过沉淀池沉淀、过滤处理后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生活粪便设旱厕收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12、中的相关数据,洗涤废水水质为CODcr120mg/L、BOD540mg/L、SS50mg/L,食堂废水水质为CODcr900mg/L、BOD55000mg/L、SS250mg/L,洗涤废水直接排入二级沉淀池,食堂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二级沉淀池,洗涤废水和食堂废水沉淀处理后可外排水质为CODcr250mg/L、BOD5150mg/L、SS100mg/L。(三)生产设备本项目设备选型及配置见表4。 表4 主要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电热锅炉台12水处理设备台13巴氏杀菌机台14捆扎机台25磨粉机台26皮带运输机台17真空包装机台308提升机台19洗姜机台110洗菜机台811切菜机台
13、2012淘洗机台213 斩拌机台214 洗洁机台1合计73五、项目投资及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3410.16万元。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计划于2009年6月投入生产。六、劳动定员及生产天数项目劳动定员241人(工人184人,技术管理服务人员57人),季节用工60人,生产车间实行三班制作业,年生产天数225天。七、环保投资估算本工程环保总投资84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46%,环保投资估算见表5。 表5 环保投资估算项目单位投资金额备注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万元57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垃圾处置、施工废水处置、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处置、水土流失防治)万元102、生产废水处理措施:蔬菜清洗废
14、水沉淀、过滤处理设施万元203、生活污水处理措施万元12(1)旱厕万元5 (2)食堂废水隔油池万元2(3)洗涤废水、食堂废水二级沉淀池万元54、固废收集及处理措施万元105、噪声治理措施万元5二、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绿化)万元20三、环境管理及科技投资万元7环境评价费万元2环境监理费万元5总投资万元84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区占地区现状为农田,距拟建厂址约600米处的毗雄河沿岸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中,同时沿途农业面源污染也对毗雄河造成一定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 地理位置*县
15、位于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3532之间,地处云南省西部,*自治州东南部,项目选址于*县*镇果河路旁,交通条件便利,距县城中心1公里,厂区附近的果河路与*公路相连,距*市53公里,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5。(二) 地形、地貌*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北向南呈一狭长地性。山脉河流多呈西北东南向展布,最高点九顶山,海拔3117.9米,最低点牛街乡米苦拉,海拔1223米,高低差为1894.9米。由九顶山巅到南部的最高点天生营(海拔2784.4米),相对高差为333.5米;由北部盆地最低处(海拔1673米)到南部最低点的米苦拉,相对低差为450米。其地貌可分为构造剥蚀地形,中切割中山峡谷山地
16、,溶蚀中山峡谷和山间盆地四大类。(三) 地质*县位于*、程海大断裂交汇处北端,地处中甸剑川下关断裂带,和东北向西南延伸的永胜、祥云断裂带和以*县苴力镇为源头的西北向东南延伸的红河断裂带以及西南东北延伸的祥云南定河断裂带四大断裂带的交切延伸处。在县境内,古生代至新生代地层均有外露;中生代三迭、侏罗、白垩系为滨海浅海相沉积,出露于毗雄河西部及南部,分布比较广泛,以*断裂带为界;在新生代,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壳上升,*坝为断陷堆积盆地,自更新统盆地形成至今,先后堆积了更新统的湖积物、全新统冲击、冲洪积和冲湖积等物。第四系的更新统湖积物、砂岩粘土、砂层、砂砾岩、褐煤层,出露于*盆地西部边缘台地,呈带
17、状分布。(四) 气象 *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立体气候明显,从低热河谷龙树大桥,到高寒山区的朵祜,平均温差7.8,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谷区热,坝区暖,半山区、山区凉,高寒山区冷”的特征。多年平均气温为16.3,最热月的六月份平均气温为21.7,最冷月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8.9。*县东部和东南部地区雨水较少,年均降雨量730毫米;西部和北部地区雨水较多,为900毫米或以上;*坝区居中,为750毫米左右。*县常年风向多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全年日照时数2519.8小时。(五) 水文水系县内河流属红河上游,元江支流,境内有毗雄河水系、白云河
18、水系、牛街河水系、毗雌河水系和亚溪河,另有28条沙河,组成河网,但都属季节性河流。其中以毗雄河为主干河流,发源于九顶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上游(史近以上)旧称赤水江,中游(锁云桥以上)称毗雄江,下游称苴力河,接纳东西两面呈羽状分布的16条沙河,浩浩南流。(六) 土壤*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好,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县有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冲积土、水稻土、盐土7个土类,分别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4.31%、0.29%、41.70%、43.53.7%、0.07%、9.75%、0.35%。(七) 植被、生物多样性全县森林覆盖率57.6%,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山栎、白杨、杜鹃
19、、山茶、滇橄榄、杨梅、水冬瓜等。被列为州自然保护区的县西太极顶,蕴藏着大片原始杜鹃林,马缨杜鹃花仍保持着原始生态群落。花卉资源和中药材资源丰富,古树名木、奇花异卉众多,有家养和野生花卉40多种,中草药113个科,286个种,在全国普查的354种中,*县有146种。县内南山与哀牢山相连,河谷水草丰茂,适宜各种野生动物繁殖生长,有虎、豹、熊、野猪、山驴等野生兽类20多种,雉、孔雀、鹦鹉、画眉、杜鹃、雪雕、白鹇等野生鸟类20多种,另有水产类、昆虫类、爬行类野生动物若干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社会经济简况*县地处云南省西部,*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592个全省7
20、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交通便利,古称“六诏咽喉”。国道214线、320线交汇境内,广大铁路、昆瑞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内陆通往东南亚的重要干线和滇西的交通枢纽。*县国土面积1523.43平方公里。辖5镇3乡,即*镇、红岩镇、新街镇、寅街镇、苴力镇、密祉乡、德苴乡、牛街彝族乡。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320611人,有汉、彝、白、回、傈僳、佤、纳西、傣、哈尼、拉祜、壮、苗、蒙古、布郎、瑶等22个民族。2006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2.9亿元,同比增12.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4.7亿元、3.4亿元、4.8亿元,同比分别增5.5%、26.5%、10.6%;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3.5 绿色 腌制 食品 生产线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4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