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53页).doc
《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5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53页).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第 46 页目 录1、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编制范围1、编制原则12、工程概况与现场施工条件1、工程概况1、线路资料2、地质概况2、地层岩性2、地质构造2、气象资料3、交通条件33、施工部署与资源配置计划3、总体施工原则3、现场总平面布置3、工装及设备配置使用计划3、人员配备计划3、测量试验设备仪器配备计划4、材料配置使用计划4、临时用水及用电4、现场准备工作44、施工方案5、总体施工方案5、施工顺序及流程6、施工方法6、洞顶截水沟施工6、锚固桩7、边仰坡开挖与防护10、洞口导向墙14.5、管棚施工16、监控量测20、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20、仪器配置21、量测方法21
2、、量测数据的处理及应用22、超前地质预报23、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23、组织机构24、超前地质预报的施工方法24、超前地质预报成果28、洞口常见问题的预防及措施285、施工进度计划28、施工进度计划28、工期分析及保证措施296、工程质量管理29、组织机构29、质量管理目标30、主要工序质量保证措施30、管棚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0、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07、安全生产管理31、组织机构31、安全管理目标32、主要安全风险辨识32、安全技术措施32、一般安全技术措施32、洞口土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3、钻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3、防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33、用电安全技术措施34、防火与防水安全技术措
3、施34、应急救援预案34、组织机构34、救援过程36、实施方案37、事故上报程序388、施工成本管理38、组织机构38、管理目标及措施39、成本控制目标39、成本控制措施399、环水保管理39、组织机构39、管理目标399.3、重要环境因素39、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及环境事故应急预案40、环境保护技术措施40、环境事故应急预案4310、文明施工44、文明施工组织机构44、管理目标44、成品保护45、现场综合治理及保证措施45、做好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工作45、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45、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46、创建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47、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宽松的外部社会环境48
4、、严格纪律,做“三有职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4811、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48、与建设方的协调48、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49、与设计单位的协调49、与地方的协调4912、附件49附件1:图3-1现场平面布置图50附件2:表3-1设备配置使用计划表51附件3:表3-2人员配备计划表52附件4:表3-3测量试验设备仪器配备计划表53附件5:图7-1安全保障体系图54附件6:表7-2主要安全风险辨识55新建铁路*至*铁线*标段*隧道出口进洞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隧
5、道设计图大临施隧-26-2;新建铁路*至*设计附图大临隧附0113;新建*至*铁路DLZQ-5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编制范围*隧道出口DK*+*洞口开挖、截水天沟、锚固桩、边仰坡防护、导向墙、大管棚等工序施工。1.3、编制原则严格执行“早进晚出、环境保护”的原则,尽量做到拱顶不刷坡或少刷坡进洞,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设计施工图纸、铁路施工验标的要求,优化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保证工程质量,重视环境保护,做到文明施工。坚持对施工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确保安全,特别是爆破作业安全,初期支护安全,防隧道坍塌安全,防汛抗洪安全,以及林区防火安全
6、。做到技术方案可靠,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2、工程概况与现场施工条件2.1、工程概况*隧道出口位于*省*县南部*河旁斜坡上,处于祥临二级公路旁,洞口距公路水平距离168米。起讫里程DK165+201DK*+*,为双线单压式明洞门。洞口土石分界线较陡,洞口开挖后土体易失稳下滑,为确保洞口稳定及结构安全,设置4根预加固桩。2.2、线路资料本隧道DK165+201DK166+段m位于R-2500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段位于直线上。出口段依次为3(405m),15(400m长),2(1049m长)的下坡(面向小里程)。隧道出口端临近*双线大桥,桥隧间隔13米,洞口地势陡峻,洞顶山坡上植被较为茂
7、密。2.3、地质概况2.3.1、地层岩性隧道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人工填土;坡残积(Q4dl+pl)粉质黏土、黏土;冲洪积(Q4al+pl)粉质黏土、卵石土、漂石土,坡洪积(Q4dl+pl)粉质黏土;第四系更新统(Qp)粗、细圆砾石、卵石土、漂石土;断层破碎带(Fbr)断层角砾、断层泥;下伏基岩为印支期(51)花岗岩;三叠系中统忙怀组(T2m1)凝灰岩、泥质板岩等;下古界澜沧群(Pz1ln)绢云片岩夹炭质板岩等。2.3.3、地质构造本施工区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之扬子亚板块、印支亚板块、滇缅亚板块三大亚板块以红河断裂带和澜沧江深大断裂为分界,地跨扬子亚板块之盐源
8、-丽江陆缘拗褶带、印支亚板块兰坪-思茅拗陷与滇缅泰亚板块保山褶皱带。2.3.4、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沿线地表水系发育,沿线经过的水系穿越澜沧江水系与怒江水系分水岭。水质良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孔隙潜水、构造裂隙水、基岩裂隙水。2.4、气象资料隧道区位于南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植被茂密,具有一年四季温差小,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冬无严寒,夏季凉爽,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属于*县,年平均风速1.9m/s,多年平均降雨量911.7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148.0mm,多年平均日照数2234.5小时,相对湿度71%,降雨受地形控制,山区多,盆地少,并具有山高雨多
9、,三里不同天之特点。2.5、交通条件隧道附近有祥临二级公路、乡村道、乡间小道相通,交通较为方便。隧道顺接G214国道,新修2-12米钢便桥一座,新修便道210米至隧道洞口。3、施工部署与资源配置计划3.1、总体施工原则加强管理,合理利用,保证工期,质量保证,安全第一,控制成本,环境保护,文明施工。3.2、现场总平面布置现场主要有施工便道、值班室、发电机房、配电室、电压器房、空压机房、蓄水池、生活区、材料场等,具体平面布置详见附件1:图3-1现场平面布置图。3.3、工装及设备配置使用计划隧道洞口施工投入主要机械设备24台套,详见附件2:表3-1设备配置使用计划表。3.4、人员配备计划隧道洞口工程
10、由隧道作业七队负责施工,施工人数共计53人,详见附件3:表3-2人员配备计划表。3.5、测量试验设备仪器配备计划为了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投入精度高、性能好、技术先进的仪器,并按规定进行检验和标定,以保持其良好的性能状态。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测量试验设备仪器配备49台套,详见附件4:表3-3测量试验设备仪器配备计划表。3.6、材料配置使用计划根据工程总体施工安排,材料分三阶段调配,按照适当提前的原则进行材料调配,保证各工序的正常进行。*隧道出口洞口段主要材料数量见下表。材料配置使用计划表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锚杆(22)m15225混凝土C20m1222网喷砼
11、(C20)m446混凝土C35m2893钢筋网HPB300kg11547声测管48m2414钢筋kg223888108管棚m13503.7、临时用水及用电该洞口工程施工用水为*乡大寨子村生活用水,施工现场用蓄水池保证施工用水。新架35KV供电线路800米到隧道洞口,并在线路DK167+070右侧20米处设置630KVA变压器供施工用电。现场配备250KW发电机发电保障施工生产。3.8、现场准备工作“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平面布置符合施工要求;工程所需混凝土由4#拌和站统一供应,4#拌和站已验收通过;工程所需型钢拱架、管棚、锚杆等由钢构件加工厂统一供应,钢构件加工厂已通过验收;中心试验室和工地检
12、测组已通过验收;现场开工所需的其他条件已具备,达到开工条件。4、施工方案4.1、总体施工方案针对隧道洞口段围岩地质条件较差,采用导向墙+超前大管棚的支护形式进洞,超前大管棚支护长度30m,预留变形量设为30cm。隧道洞口地处咽喉地段,施工成败事关全局,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洞口施工避免大挖大刷,以保持边、仰坡的稳定,及时施作洞门。洞口开挖时,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的施工方法。每层边仰坡开挖完成后,采用人工清理坡面浮石,并修整坡面,保证坡面基本平顺后再进行边仰坡防护施工,边仰坡防护施工完成后再做其它工序施工。主要内容包括:洞顶截水沟、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洞口锚固桩、导向墙、大管棚施工、监
13、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等。具体方案如下:人员及设备进场后先进行场地的建设,包括生产、生活房屋建设和“三通一平”的建设,为施工做好准备。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在边仰坡开挖前完成,清除洞口段山坡危石、灌木、坡集层碎石及有可能滑塌的表层土。根据现场测量放出的边仰坡刷坡线外5m,做好截水天沟,完成洞口排水系统,确保洞口施工安全。本隧道设计出口洞门为双线单压式明洞门。根据设计进行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按设计坡率、地表标高准确放出边坡开挖线,自上而下逐段分层开挖,杜绝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土方用挖掘机挖装,石方用风钻打眼弱爆破,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开挖分层高度2m左右,随挖随防护,确保坡体稳定。考虑
14、进洞时的超前支护施工,开挖时挖成台阶状,台阶长度按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在台阶上进行进洞超前支护施工。 在预留的台阶上进行大管棚施工。管棚施工严格控制钻孔平面位置,以保证不侵入隧道开挖线内,相邻的钢管不相撞和立交。做好进洞前的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为进洞施工做好准备。4.2、施工顺序及流程*隧道出口进洞工程施工顺序:测量放样施工洞顶截水沟洞口锚固桩施工边坡仰坡开挖及防护导向墙施工大管棚施工。边坡仰坡开挖及防护:依据设计进洞技术交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隧道口围岩破碎,植被茂密,山体较陡等实际情况,临时边仰坡采用挂网喷锚防护,明洞段左侧采用土钉墙防护;永久防护采用土钉墙防护和人字型截水骨架防护
15、。其它工序施工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具体施工方法见后续施工方案。4.3、施工方法 4.3.1、洞顶截水沟施工开挖测量放线。由测量班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截水天沟的开挖轮廓线,洞顶截水天沟设于仰坡开挖线外5m。结合地形,本隧道口截水天沟采用式(尺寸b=40cm,h=60cm),见图4-1。图4-1 式水沟天沟采用人工开挖,按所放开挖轮廓线进行开挖。根据地形设计,本隧道口截水天沟顺延至*河中。开挖时禁止直接往坡下弃土,并设专人随时注意洞口人员、机械设备的运动,防止落石伤人。开挖应避开雨天施工。开挖完成后,基底修理平整,报检合格后进行天沟浇筑。天沟混凝土浇筑洞口截水天沟采用C25混凝土立模浇筑,式厚度为30
16、cm,底面净宽40cm,净高60cm,适用于边坡开挖1:11:1.5,为避免截水沟移引起较大工程量或坡面不允许刷方时,可于采用。沟底纵向坡度不小于3。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是否存在杂物,木模板是否用水湿润,应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浇筑完成24小时后拆模,拆模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4.3.2、锚固桩洞口段土石分界线较陡,洞口开挖后土体易失稳下滑,为确保洞口稳定及结构安全,2.0m,长边平行于线路方向;7#桩中心里程为DK167+048, 1.75m,短边平行于线路方向;8#桩中心里程为DK167+054.25, 1.5m,短边平行于线路方向
17、。4.3.2.1、施工顺序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施工锁口挖孔做护壁钢筋笼制作、安装声测管安装混凝土浇筑。4.3.2.2、施工方法施工准备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然后进行施工放样。按设计图纸定出桩位、设十字护桩,引至挖孔范围以外,以备施工中校核桩位。四周应挖好排水沟;备好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备。 挖孔锚固桩采用人工进行开挖,井口上部2m范围为C20砼锁口,锁口顶面位于施工平台以上55cm,厚度50cm,施工平台以下145cm壁厚为25cm,其下每2m一节为C20砼护壁,厚度20cm。护壁接头不要留在岩石分层、土石分界或土层分界处。如遇井壁稳定性差时,应缩短护壁分节高度,采用0.5m1.0m
18、一节,必要时加密钢筋,加厚护壁,以确保安全。护壁的内孔尺寸不得小于桩的截面尺寸。挖孔至设计高程后,孔底应不积水,并应进孔底行处理,做到平整,无松碴等软层;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上报监理、业主单位进行处理。 钢筋骨架制作、安装钢筋笼加工在钢构厂集中加工,因桩基较长,钢筋笼不能制作成整体,纵向受力筋采用钢套管连接,在接头处的35d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不得大于该截面钢筋面积的50%。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先套好主筋,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
19、度。然后吊起骨架放于支架上,套入箍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箍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检测管安装底管封口用 D76*10 A3 钢板焊接,要求满焊,特别注意电焊时避免焊渣落在声测管上,防止声测管漏水。将底管用铁丝绑到钢筋笼上,绑扎点间距不超过 2m,其中声测管底端应为桩底设计标高。 后续管安装:两根声测管接头处用70*80mm 钢管焊接牢固,防止漏水。 充分固定:为了确保安装牢固,用10#16#铁丝3050 厘米/根,按8字形接头把管体固定在钢筋笼上,绑扎间距不超过 2m。 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应防止扭曲,管与管平行垂直,声测管随钢筋笼分段安装。 浇筑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孔径、孔深、孔型全部检
20、查并报监理工程师,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1m。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碴尽可能冲开,是控制桩底沉碴,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灌注连续进行,中途停歇时间不超过30min。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及时提升导管,控制导管埋深,导管在混凝土埋深控制在26m之间。考虑桩顶含有浮碴,灌注完时混凝土的浇筑面按高出桩顶设计高程80cm控制,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4.3.3、边仰坡开挖与防护临时防护:明洞两侧临时开挖面、明暗分界直立开挖面及临时边仰坡采用喷锚网临时
21、防护。明暗分界直立开挖面防护参数:喷C20砼,厚10cm;22砂浆锚杆,每根长6m,间距1.0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8mm钢筋,网格间距20cm20cm。明洞线路右侧临时边仰坡喷锚网防护参数:喷C20砼,厚12cm;22砂浆锚杆,每根长4m,间距1.0m,梅花形布置;钢筋网采用8mm钢筋,网格间距20cm20cm。明洞线路左侧采用桩间土钉墙防护,土钉长10m,间距1.2m,梅花型布置。永久防护:明洞段永久仰坡及转角采用土钉墙进行防护,土钉长12m,间距1.2m,梅花型布置;明洞线路左侧永久边坡采用人字型截水骨架防护,主骨架净距3m,次骨架净距3m。4.3.3.1、边仰坡开挖施工工序根据现场
22、实际,结合设计要求,洞口边仰坡开挖施工工序如下:测量放线清除植被边仰坡开挖清理坡面浮泥、虚碴。施工方法隧道洞顶地表沉降在隧道边仰坡尚未开挖前开始布置进行,这样可以获得开挖过程中全位移曲线,地表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配合水平尺进行。清除开挖面上的松碴以及其它杂物,自上而下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严禁上下垂直作业,自卸汽车运碴至弃碴场。为了确保边坡的平顺和稳定,尽量避免超、欠挖和对边坡的过大扰动,如需爆破开挖,采用松动爆破,严格控制对围岩的扰动。施工技术要求a、边坡开挖前,先调查边坡岩石的稳定性;对设计开挖线以内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边坡,必须进行处理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山坡上所有危石及不稳定岩体应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进洞 专项 施工 方案 5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