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36页).doc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36页).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 36 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一、课程特点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互相贯通、整体呈现在主题单元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
2、义的活动。 (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三、教学措施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
3、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四、教学活动形式讨论,资料调查,现
4、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视障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视障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视障儿童生活的逻辑,以视障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视障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视障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视障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视障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视障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
5、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视障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视障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视障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视障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视障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4、补偿性 本课程遵循视障儿童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满足视障儿童补偿缺陷和发挥潜能的特殊需要,通过生动、有效的教学形势及教学内容促进视障儿童全面素
6、质的提高,并帮助他们克服残疾带来的困难。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视障儿童。 二、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正确认识残疾,自信、诚实、求上进。(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第三部分 内容标
7、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克服盲态,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既无障碍设施,提高定向行走能力,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 1喜欢
8、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9、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比自己困难的残疾人,懂得回报社会。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3在自己的生
10、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
11、,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视障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视障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视障儿童的好奇心,引发视障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视障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视障儿童展开
12、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针对年龄较大的视障儿童,教材内容较浅,教师可深化主主题内容。视障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视障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教学活动应源于视障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视障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视障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视障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视障儿童活动的工具,
13、是视障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视障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视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四)教学活动本课程以视障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补偿于活动之中。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视障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
14、从视障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视障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视障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上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视障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视障儿
15、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视障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视障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视障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视障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视障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视障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
16、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视障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视障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视障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
17、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视障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视障儿童的情感,让视障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视障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视障儿童的社会
18、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8.欣赏 这是一种以视障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视障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视障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自己和同学的进步等等。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视障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克服盲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10.讲故事 讲故事是以故事
19、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视障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视障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视障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视障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二年级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进度表周 次日 期内 容11、 我爱家乡山和水22、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33、 我家门前新事多4单元复习54、我们的大地妈妈65、美化家园76、花草树木点头笑87、我和动物交朋友
20、9单元复习10期中测试118、鲜艳的红领巾129、红领巾胸前飘1310、快乐的“六一”14单元复习1511、我们长大了1612、暑假生活我安排17单元复习18总复习19总复习20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单元备课)设计构想:本单元共设三个主题:主题一:我爱家乡的山河水。让学生通过观察,查找资料,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主题二:家乡物产多又多。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并为家乡感到自豪。主题三:我家门前新事多。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变化的留意观察,激发了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感情。单元目标:1、知道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2、学习用多种
21、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3、在教师帮助下,汇总、表达获得的经验和信息。4、乐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难点:学习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乐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教具:小黑板 、课件授课时数:67课时 第一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
22、乡的情感。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与生活 新人 小学 年级 下册 品德 生活 教案 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