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意义(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的意义(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集体备课的意义-第 16 页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新课程背景下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提倡集体备课,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追求效果。作者认为集体备课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1.能发挥集体的智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在集体讨论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比较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有利于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案,形成教育合力。 2.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
2、发展的过程。 3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我们常常在讨论教案时,结合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对各流派的教学观点和方法加以讨论和比较,分析一些老师的教学点,探讨怎样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集他人之长为我所用。由于讨论中认识逐步得到了统一,所以教学中能做到齐心协力,步调一致。 4.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面对新课程,不少人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5有利于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之少走弯路。集体备课中新老教师互相学习,老教师起了传、帮、带
3、的作用。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年轻教师能较快地学会怎样分析,处理教材,怎样围绕重点进行讲、练、用等活动,怎样运用恰当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控制课堂等等。他们在集体的帮助下,能较快地走上教学正轨,摸索出一些有益的实践经验,较早地熟练教学。 6.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浅议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龙泉驿区洛带镇小学 胡登团备,防范,或主动防御。备课,即是备战,是战时胜负的关键环节,是战前意识的提升,是战时状态前的预想,是战时中环节和构
4、件的检验,现多指教育教学中一个确定的术语。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愚以为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一、集体备课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摒弃了一本教参书打天下的格局,前所未有地激发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本领。较过去相比,教师必须有一本参考书,否则教师就无法上课,把教参书当作教书的法宝,忽略了自身教书育人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构建了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打破了教师依照教参教学的定向思维,它需要教师自身去挖掘教材资源,把握教材的目标和重难点,积极主动地去猜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构想课堂教学的策略。但是,教师
5、的独立思维却不能使课堂达到完美,难免出现没有预料的问题,其结局是高耗低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教材一改过去的条款式,有时从课题到练习就只有寥寥几个文字,大多数是图画,没有教师的精心准备是绝对不能走进课堂的。正如很多家长说教本,看不懂。正是如此,教师需要集体备课,展示教师个体和集体的融合,解决教材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地针对问题进行设计、构思和准备,达成“数字化”共识的一项高智商活动。二、集体备课的模式。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的意识正飞向一个崭新的台阶,就是人们对信息的处理高速、清晰、便捷、互动、有效。而集体备课最有效
6、的方法、最值得推广的模式也是“数字化”备课模式。根据我区申报确立的成都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师数字化发展研究,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小学数学备课模式包括:(一)导向机构的建立,在这里我把这个集体备课的领导者、领导集团,叫做“导向机构”主体,目的是让任何参与者都站在主人翁的地位,拥有良好的心态:积极、投入、主动。当然,不管是领导者还是组织者,当具备组织的勇气和策划能力,包括能够拟定组织的计划、目标、方案、导向。(二)中心组的建立,中心组成员就是能为中心尽心尽力地思考、谋划的积极活跃成员,能负责检验、推广、提供最有效的策略,能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三)模板的设计,既然要做
7、到“数字化”集体备课,就应当在实施的过程中便于操作,因此要建立集体备课的模板。模板包括:主题,时间、地点、研究对象、参与方式,活动组名称、组长、记录员、监督员、计时员、发言人(可以是多人发言)。当然这些都是直接的参与者,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目的是人人平等参与。(四)探究模式,针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工、分时段,在探究过程中做到分合统一。对于一堂数学课,应当探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时设计,教学准备,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包括课堂的引入,新授教学,练习巩固,反馈矫正,课堂小节,作业设计。在具体的探究中,应当灵活运用组内分工,在一定的时段进行发布、评价、小节。三、集体备课的作
8、用。集体备课弥补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独立思维,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保证了教学资源最广大的效用。具体作用表现如下:(一)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备课观念。在过去,教师面对一本独立的教本,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只要有一本教参,教师就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正是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大地制约了教师的创造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改变了依赖教参书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备课,主动地去思考、交流、记录、内化,没有人文相轻,只有团结互助。(二)转变了教师被动的备课意识。在过去,教师备课就是打开教参书,照抄照搬教参书,备课的目的就是单一的为了上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现在,在集体备课的感染下,教师不再被动备课,而是主
9、动地与标准、教材、学生和生活相联系,主动地寻求教教师和网络的帮助,确立课堂究竟教给学生什么,探究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正确引导了教师备课的动机,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倡导了教师合作备课的风尚。独立备课,形同闭门造车,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不能对问题进行最大的猜想,难以形成高效的教学设计,会给教学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教师的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从意识间的合作走向了行为上的合作,从单一的知识结构形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了教师间平等、互助、合作、共进步的良好风尚,为教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行的模型。(四)提高了教师
10、备课的水平。教师个人备课,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正是如此,集体备课充分保证了教师备课需要的时效,提供了教师交流的平台,集聚了教师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既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较大地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水准。(五)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压力。教师独立备课,花的时间多,任务重,问题难,压力大。集体备课与教师独立备课相比较,集体备课大大地缩短了教师用于备课的时间,减轻了教师每天忙于备课的压力
11、。保证了教师充分准备教学资源,保证了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创新课堂教学,保证了教师拥有充沛旺盛的课堂教学精力。总之,集体备课通过教师的实践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能够为教师提供快速、准确、互动、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集体备课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高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是教师贯彻实施新课标的良好途径,是小学数学教师数字化发展研究的良好平台。我相信只要教师将备课喻作战事防御,那么我们的教师将会在集体备课中起到重要的重作,在课堂教学中也会得心应手。集体备课制度日期:2009-02-15来源:姜堰市大伦中心小学 作者:教导处字体:大 中 小
12、 备课是实行优质教学的前提。集体备课是指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开展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为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结合我校实际,特重新修定本集体备课制度。一、 集体备课的组织1、集体备课的时间:单周星期二中午(语文),单周星期三中午(数学),单周星期四中午(英语),单周星期五中午(其它科目)2、集体备课的地点:年级组办公室、体育组办公室、三楼会
13、议室3、集体备课的范围及参加成员:全校所有年级、学科和全体任课教师。4、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各年级分为语、数、英备课组和其它组,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5、集体备课数量:每学期不少于八次,每次为一课时一单元或一篇课文。二、 集体备课的要求1、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每学期开学后,各备课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并及时上报学校教导处。2、教师应积极认真地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时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 3、加强集体备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每次活动备课组长都要让老师明确重点。做到“三定、一有”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有记录
14、。教师要积极支持备课组长工作,主动承担任务。 4、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中心发言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撰写出本次集体备课的讲稿,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每次可轮流由一位教师主讲,其他教师再作补充)。个人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5、集体备课时要尊重同志,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6、同备课组备课要求做到“五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在“五统一”基础上,根据各人教
15、学风格特点和教学对象编写教案。 7、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8、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9、活动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整理和记录工作。三、 集体备课的检查及奖励1、学校教导处加强对集体备课活动的检查,要有详实记录并定期总结、评比奖励。2、各备课组要全员参与,保证集体备课时间,无故缺席者扣发相应奖励津贴,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当天集体备课的须向校长室请假。3、备课组每一名教师每一学期都必须至少有一次担任中心发言人。4、校长室、教导处和教科室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集体
16、备课材料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督导,并及时反馈。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计划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结合我校以往的经验,特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实施
17、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先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4、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
18、优化“两法”、精选“两题。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5、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19、其它教师在原有备课上进行修改,特别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这将成为我们评价教案等次的重要依据。集体备课组长:张桂杰杨淑梅每个年级的教师互相商定集体备课时间,将它制成表格报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将确定好的内容报教导处。每个年级组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必须参加,学校将不定时检查,并将此纳入到备课评估中。 教导处将制定集体备课的规章制度及考核细则,确保计划的落实。林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心得体会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强调的正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集体备课是实现教师交互式教学及进行教法研讨的一种新型备课模式。集众人睿智,取长补短可令集体的工作锦上添花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形成一种交流
20、、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更好地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呢? 一、备课组的管理要到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集体备课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管理活动,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既需要管理层的合理引导,更需要教师们的积极配合。如果备课组老师各自为战、互不联络、互不交流,甚至还互相封锁,生怕别人学去自己的“高招”。其结果,年级整体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而少数老师那护若至宝的“高招”也成了“井底之蛙”。可以说,出现这种现象,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失败,是教研活动的悲哀。所以说,集体备课的首要工作,是抓好对备
21、课组的管理工作。 备课活动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时间、地点、信息、物、人等因素。我认为,在这些因素的管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备课的现代科学管理应该以人为中心,充分运用管理职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因此,首先,可以在年级内以民主形式推选出一位众望所归的学科带头人,让他担任备课级长。其次,要制订学期备课计划,做到“三定”,即:定话题、定重点、定策略。在计划中,要明确提出备课要求和宗旨,让老师有“法”可依。再次,要科学搭配好各备课组组员,尽量做到以老带新、新旧搭配。另外,为了保证备课组活动的正常进行,备课组长要定好备课的时间和地点,各年级的教师每周至少要聚一次,进行备课活动。 二、集体备课需做好备
22、课的内容要落实。集体备课要设想出一套要求明确、内容具体的集体备课模式,分三个分阶段进行: 、备前准备阶段。进行集体备课之前,先明确备课的内容,提出备课任务,要求教师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握好重点和难点,确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方向,设计出适当的课型,选择适当的教法。此外,还要求教师认真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报纸杂志。这样,才能了解有关教法、学法,才能吸取他人好的教学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可以为课堂的授课增加营养,而且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才真正能做到研究教材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在课型设计与选择教法上比较优劣。 、备课研讨阶段。一是备教材。教师主要就自己在钻研教
23、材时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集多个人的智慧与力量来解决疑问。备教材在整个备课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教师素质的体现,阅读钻研深入细致,才会使授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二是备学生。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妄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厢情愿地讲个不停,结果只能是“吃力不讨好”,因此,对学生进行研究,是上好课的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必须认清学生的群体特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需求。其次,教师还应了解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小结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各自情况因材施教。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掌握好学生情况,提前制定上课的策略
24、,做到心中有数,稳操胜券,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三是备教法。所谓“教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方式和手段。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以保证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上的积极性。备课时,老师先提出自己的教学观点供他人参考,再由集体讨论选择适合教材特点的适当的教学法。从导语的设计,到问题的导引,再到内容的小结,甚至到作业的布置,都应有全盘的把握。 三、集体备课需与时俱进 教学改革的形势发展迅速,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备课组作为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基层小组,最有能力、最有条件吸取新的教学思想,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无论管理层或备课小组,都应具备创新意识,博取众长,努力把集
25、体备课活动变成学习新思想、尝试新教法的科研活动。这样做了,我们的集体备课活动就能不断地上水平、上台阶,我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就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更新自己。同时还可形成良好的教研气氛,培养优秀的教学人才。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自己获益匪浅。备课时,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可以在课程、教法、学法等方面吸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因此,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集体备课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集体备课的心得体会06:17, 2009-12-03 . 0 评论 . 全文 集体备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每周一次集中集体备课,都有一位老师作为主讲人,主讲这一周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备
26、课。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大家讨论,形成授课思路。之后,老师自己再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学生的情况,加以修改,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备课模式。然后推选出每天的示范课领头人,并把课尽量向前安排先讲,老师听课后加以改进再讲。 其次,集体备课有许多可取之处,集体备课真正集中了各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取长补短,为促进教师“共同富裕”大开方便之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更是提供了难得的“教学蓝本”,引领新教师早日入门,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可以使新教师在教学中少走弯路,缩短成长周期。另一
27、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再次,个人单打独斗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落后,完全不适应时代及新课程的要求,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另外,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毕竟课改施行的时间不长,有些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经验不足不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集体备课年老帮助年轻老师尽快的成长起来。最后,集体备课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
28、学会协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集体备课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目前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搞的不是很好,集体备课使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逐步提高.总之集体备课,给我的感触很深,我深深感到它的好处,也从中收获很多.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仅依靠个人孤军奋战,显然不可能的,.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交流,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对于我们数学学科而言,其效果甚佳。 概括一句话: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 。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应该采取什么方式
29、2008年04月22日 星期二 20:06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掀起了“集体备课”的热潮,以期达到思想碰撞、资源共享的目的。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包产到户”式 学校教研组将各章各节备课任务以“包产”的形式分配给每位教师,教师完成任务后,由教研组装订成册,分发到教师手中,谓之“集体备课”。每个课时备课旁边有一个“修正栏”,意在让老师在授课前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姑且不谈教师是否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单就其形式来看,就违背了“思想碰撞”的真谛。 二、“独领风骚”式 每每集体备课时,校领导就会提前指定一位资历深的教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作系统的讲解,谓之“
30、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则成了集体备课中事实上的陪衬人。于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教学模式统一化,二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本来意义。 三、“众说纷纭”式 每次集体备课时,同学科的老师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由于预先没有统一的规划,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开展集体备课呢? 首先,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明确把握所教学段在课标中的基本要求,熟悉教学内容,为参与集体备课做好准备。 其次,要计划好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放在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上,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三,针对计划,教师阐述自己的想法,尤其
31、是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重点讨论,这是能否落实课改理念的关键。必要时可以组织教师观看本学科教师的常态录像课,以使讨论更加深入有效。 第四,做好集体备课笔记。因为集体备课是“团体的产物”,教师只有将“思想碰撞的结晶”带回去,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当然,各校情况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师水平不同,我们应更多地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更为积极有效的集体备课形式集体备课应该采取什么方式2008年04月22日 星期二 20:06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掀起了“集体备课”的热潮,以期达到思想碰撞、资源共享的目的。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包产到户”式 学校教研组将各
32、章各节备课任务以“包产”的形式分配给每位教师,教师完成任务后,由教研组装订成册,分发到教师手中,谓之“集体备课”。每个课时备课旁边有一个“修正栏”,意在让老师在授课前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姑且不谈教师是否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单就其形式来看,就违背了“思想碰撞”的真谛。 二、“独领风骚”式 每每集体备课时,校领导就会提前指定一位资历深的教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作系统的讲解,谓之“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则成了集体备课中事实上的陪衬人。于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教学模式统一化,二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本来意义。 三、“众说纷纭”式 每次集体备课时
33、,同学科的老师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由于预先没有统一的规划,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开展集体备课呢? 首先,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明确把握所教学段在课标中的基本要求,熟悉教学内容,为参与集体备课做好准备。 其次,要计划好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放在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上,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三,针对计划,教师阐述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重点讨论,这是能否落实课改理念的关键。必要时可以组织教师观看本学科教师的常态录像课,以使讨论更加深入有效。 第四,做好集体备课笔记。因为集体备课是“团体
34、的产物”,教师只有将“思想碰撞的结晶”带回去,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当然,各校情况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师水平不同,我们应更多地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更为积极有效的集体备课形式集体备课”经验总结司前中心小学 数学考研组 新课程已经真切地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新的课程标准已摆在每位教师的案头,开放的教材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和空间。然而,面对新课程的实施,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综合素质都将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 校本教研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主渠道。随着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更新,必然要有新的教学方法与之适
35、应。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个体教师来说,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困难是很大的,而集体备课给了教师们互相补充、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教研的效率和备课的质量。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课程的综合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相同年级、相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位教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学科教学,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学校整体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意
36、义,而且还具有教育功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同伴合作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价值。而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研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习,不同的意识在研讨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看法都进行了改造和重组,每个人都获得了新意义的“学习共同体”。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将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集体备课的目的 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
37、的备课形式而言的,集体备课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创造能力,激发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它是新课改下的教师钻研教材、课标,探求教法的最佳教研方式,是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2、激活校本教研的三个途径。集体备课充分体现了观念转化为行动的教师反思;共同成长的同伴互助;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引领的教研过程。 3、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个案思维品质;有利于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探讨;有利于对课标、教材的整体正确理解;有利于学科的整合;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课改中来。 三、集体备课的实施 组织形式:1、学科总内容,按单元组划分为三
38、次合作小组备课。2、各部分教学内容按辅导片区交流探讨(对“焦点问题”全体交流)。3、每位教师负责13课时作为主体备课、说课、通案编写。4、以辅导片区为单位推荐个别教师展示“集体备课”研讨课,并进行课后评议、反思、总结、推广。 一般过程: 1、自主探究:根据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要求,按教学内容,不仅要设计好教学方案,还要阐述自己设计的理由和意见,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 2、同伴合作:就个体的案例,采用“问说议”结合的动态议课形式和“说议研”一体化的主题思路,教师间相互交流意见、看法,完善个案。 3、反思修改:交流后的教案是对一般学生而言的,每位教师都应从自己和本班学生实际
39、出发,进行反思和修改,重构符合实际的方案,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的智慧,又体现个人的风格,突出创新。 4、集体听课:通过集体听课反馈,教师反思修改,使每位教师感受集体备课的作用和效果,增强集体备课意识,提高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的个体水平。 5、总结评估:分析这次集体备课的作用、效果,总结出课的优点、缺点及改进方法。尤其总结出实践课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共同探讨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四、应注意的问题 1、合作小组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地点,有关领导要参加备课活动,应有专人检查考核。2、避免集体讨论、交流和反思流于形式,要通过集体备课真正做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探索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40、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改革传统的备课方式我们周围的老师许多一直沿袭传统的备课模式: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现成的教案书,抄抄写写就成了自己的备课笔记。也许十几年书教下来,同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没有多大的改观,甚至在我们周围有的老师干脆拿出旧的备课笔记本抄一下,那样就算备课了。我们的小学教育应该是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阶段,课堂教育向我们伸手了,向我们索求有效的备课了,于是我们幸福地拥有了农远资源、电子备课室、互连网等等备课资源,备课的方式也逐渐在更新。针对农村的小学,我认为集体备课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所任教的邱村中心小学,04年就开始提出集体备课了,那时集体备的是学期
41、计划,发展到现在学校提出的要求是每个年级组每个月要就某堂课展开一次集体备课。但一学期下来,这一要求并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也是流于形式了,老师们依旧在抄着备课笔记,其实备课笔记只是物化了的教学思路,真正上课运用到的还是我们大脑中的智慧。针对那些不参加职评的老师,是不是可以让他们省下抄笔记的时间来进行集体备课,进行课后反馈呢?日积月累形成学校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当然,集体备课要有效果,还是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一、一年级组为单位,团结起来,集思广益,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有这样一种情况,在集体备课时,年长的教师认为年轻教师的思路活、方法新,不感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年轻的教师认为年长的教师经验足、方法多
42、,也不敢“班门弄斧”,于是很长时间的集体备课大家都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物化的教案还是得从教参中借鉴。二、集体备课的阶段1、备前准备阶段在集体备课之前,年级组内的教师选择课题,提前几天认真钻研文本,把握文本的方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自己确定三维目标,选择适当的教法,认真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报纸杂志,利用农远工程收集资料,这样,才能了解有关教法、学法,才能吸取他人好的教学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才真正能做到研究教材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在课型设计与选择教法上比较优劣。2、备课研讨阶段是集体备课的关键环节。备课时,老师先提出自己的教学观点供他人参考,再由集体讨论选择适合教材特点的适当的教学法。
43、从导入的设计,到问题的导引,再到内容的小结、板书的设计,甚至到作业的布置,都应有全盘的把握。教师在准备阶段已充分钻研了教材,在这一环节,教师就自己在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就有话可说了,集多个人的智慧与力量来解决疑问。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在价值观的取向方面也许会有分歧,那么就需要深入细致地展开谈论,制定适合本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这样才会使授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这一环节,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掌握和贯彻教学大纲的精神和要求,对年级段的教学内容、目的和任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第二,要结合全学期教学计划,做到兼顾全局,突出重点。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握教材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44、,把教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第三,要把单元教案与课文教案一起备,使单元知识目标能具体落实到每一篇课文之中。教师只有深入、全面地熟悉教材,领会大纲精神,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科学的教学结构。3、课后反馈阶段。无论课前准备得多充分,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是一节完美的课。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新的课堂生成,如何应对这些“意外”,往往可以成为备课活动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也许这些课堂生成和我们的课堂预设完全不一样,也许同样的问题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它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们的课后反馈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个阶段,年级组长要及时组织组员讨论各人在上课时遇到的问题,可以是自己很好地解决了的,也可以是
45、自己在课堂中忽略的,这样的集体备课记录不就是一份很好的教学反思么?智者说: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天才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如果能坚持做好这样的课后反思,它也将会为集体备课增添画龙点睛的一笔。三、丢掉抄备课笔记的负担备课笔记的书写到底是为了评职称还是将文本信息传到大脑再反映为文字表述?我想应该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的方法,那就不要再一年又一年抄写同样的备课笔记了,教学反映的应该是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我们时常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其实对于我们的教学同样需要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不可以将同年级的集体备课结果打印几分,省下教师抄备课笔记的时间来多钻研教材?之,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6、是授课前的有力武器。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集体备课能使自己的教学避免单一化,达到一个新层次、新境界。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可以在课程、教法、学法等方面吸取营养,充实自己。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集体备课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当然我的建议还不够完善,仍需努力改进。有关网络备课引发的思考以网络、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它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下载学习内容,丰富课堂实践,扩大了师生学习的信息量,使师生更多的享受到优质资源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网络技术发展快,涉及面广,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过
47、程的各个环节,尤其对于教师的备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备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能否备好课,是能否教好课的前提和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网络备课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在提供备课资料方面是一位好帮手。下面仅就利用网络备课谈几点看法。一、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精神财富,就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进而牢固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熟悉,意味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多层次地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网络能提供给我们这个环境。在网上,很多有识学者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其优越性和不足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他老师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自己的意见可以及时的反馈到网上。在以前若是遇到知识上的盲点,其探讨的范围是狭窄的,而如今,只要你在网上提出疑问,诸多解释即会纷至沓来,使问题迎刃而解。网络使天南海北的距离缩短,宁夏的老师和海南的老师足不出户、共同探讨以成为可能,使以前一位老师或是一个区域内的老师闭门造车的时代终结,而这些发表、探讨、争论等,其最终结果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认识,具体掌握。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掌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师驾驭教材,是指教师在
限制150内